【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觉对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觉对中装置,属于工装夹具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一种待加工零件的端部带有十字刻线交点,该点与工件外圆面的圆心有一定的误差,为保证车削后的工件外圆面的圆心与十字刻线交点重合,需使车床主轴圆心与十字刻线交点重合。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视觉对中装置,以用于将工件夹装于对中夹具,并调整工件十字刻线交点与对中夹具的定位轴套圆心重合,将对中夹具夹装于车床主轴上进行车削便可达到以上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觉对中装置,通过对中夹具、调整机构的配合以用于实现工件的视觉对中。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视觉对中装置,包括对中夹具1、调整机构2;所述调整机构2用于装夹对中夹具1;用于为对中夹具1提供动力,并基于调整机构2中工业相机41提供的坐标值将工件20十字刻线交点调整至对中夹具1中定位轴套3的中轴线上。
[0005]所述对中夹具1,通过调整机构2中的手动三爪卡盘34装夹定位轴套3;通过调整机构2中的电机Ⅰ37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夹具(1)、调整机构(2);所述调整机构(2)用于装夹对中夹具(1);用于为对中夹具(1)提供动力,并基于调整机构(2)中工业相机(41)提供的坐标值将工件(20)十字刻线交点调整至对中夹具(1)中定位轴套(3)的中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夹具(1),通过调整机构(2)中的手动三爪卡盘(34)装夹定位轴套(3);通过调整机构(2)中的电机Ⅰ(37)提供动力,驱动对中夹具(1)中工件夹具(19)上的工件(20)在X方向相对于定位轴套(3)移动;通过调整机构(2)中的电机Ⅱ(45)提供动力,驱动工件(20)在Y方向相对于定位轴套(3)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夹具(1)包括X驱动轴(7)、X传动螺母(8)、X基座(12)、蜗杆(9)、Y螺杆(14)、Y传动螺母(15)、涡轮总成(16)、Y基座(18);通过电机Ⅰ(37)提供动力驱动X驱动轴(7)转动,X传动螺母(8)在X驱动轴(7)螺纹段的驱动下在X向移动,并带动X基座(12)移动,进而带动工件(20)在X向移动;通过电机Ⅱ(45)提供动力驱动蜗杆(9)转动,蜗杆(9)与涡轮总成(16)的轮齿啮合,驱动涡轮总成(16)转动,并带动Y螺杆(14)转动,则Y传动螺母(15)在Y螺杆(14)螺纹段的驱动下在Y向运动,并带动Y基座(18)相对于X基座(12)移动,进而带动工件(20)在Y向移动;其中,蜗杆(9)的轴线与Y螺杆(14)轴线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觉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夹具(1)包括定位轴套(3)、固定座(4)、交叉滚子导轨Ⅰ(5)、X驱动轴(7)、X传动螺母(8)、蜗杆(9)、X基座(12)、Y螺杆(14)、Y传动螺母(15)、涡轮总成(16)、交叉滚子导轨Ⅱ(17)、Y基座(18)、工件夹具(19)、阻尼座Ⅰ(21)、阻尼座Ⅱ(22)、轴承Ⅰ(23)、轴承Ⅱ(24)、轴承Ⅲ(25)、卡簧(26)、阻尼橡胶圈(29)、紧定螺钉(30)、平键(48);其中,定位轴套(3)安装在固定座(4)一侧,两个交叉滚子导轨Ⅰ(5)的其中一条导轨安装在固定座(4)另一侧,另一条导轨安装在X基座(12)一侧,实现X基座(12)相对于固定座(4)在X向移动;安装在X基座(12)一侧的X传动螺母(8)设有用于传动的螺纹孔,并与X驱动轴(7)的螺纹段配合;X驱动轴(7)一端与一个轴承Ⅰ(23)的内圈作孔轴配合,X驱动轴(7)另一端与另一个轴承Ⅰ(23)的内圈作孔轴配合后从另一个轴承Ⅰ(23)伸出,X驱动轴(7)伸出端用于和电机Ⅰ(37)输出端安装的X驱动套筒(35)配合,传递X驱动套筒(35)的扭矩;两个阻尼橡胶圈(29)分别以孔轴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阻尼座Ⅰ(21)、阻尼座Ⅱ(22)的座孔内,两个紧定螺钉(30)分别与阻尼座Ⅰ(21)、阻尼座Ⅱ(22)上部所设螺纹通孔配合,旋紧后给阻尼橡胶圈(29)施加预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