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块料铺贴下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道路施工的
,具体而言,涉及基于BIM的块料铺贴下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IM技术应用的最大价值就是在于打通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了保证道路施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采用BIM技术来解决道路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使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符合相关要求,减少风险,并显著提高效率。
[0003]现如今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部分有铺贴深化项目的出图仅限于一个工程适用,其余项目仍需要重新绘图出图,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同时在块料切割全凭工人随性而为,无规划无预期,切割后的余料直接抛弃或仅少部分利用,废料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BIM的块料铺贴下料方法,用于平面、立面饰面层块料的快速深化设计及出图,并且深化设计程序一旦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仅需输入铺贴区域轮廓即可自动完成深化设计,在同时输入多个铺贴区域轮廓,程序能自动按区编号,便于后期铺设施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有铺贴深化项目的出图仅限于一个工程适用,其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的块料铺贴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导入或绘制铺装区域轮廓,并依次填入块料尺寸、铺贴方式的初始参数,并对铺装区域按初始参数进行块料铺装建模;S2:模型完成后自动生成效果图,若对模型进行参数调整,调整后模型自动更新,并自动生成更新后的效果图;S3:确定模型参数后,提取需要切割的块料模型,并对每个切割后的块料模型进行编号并标注尺寸;S4:对编号后的块料模型进行组合拼版,操作者在组合拼版时可看见每个切割后的块料的编号;S5:组合拼版完成后自动生成拼版图纸,后续通过该拼版图纸进行块料切割与铺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块料铺贴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块料是以板状、块状形式存在的建筑材料,利用区域轮廓的边界形状进行建模模拟块料的铺贴方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块料铺贴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对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包括方案设计深化、施工深化、装配式生产、装配式设计深化,实现模型自动更新并声场效果图。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块料铺贴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是基于三维建模软件Rhino的内置参数化程序Grasshopper进行的以变量驱动模型生成的设计方法,实现参数修改对全模型联动变化、条件判断、数据结构编码的调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块料铺贴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切割的块料模型会根据参数化设计程序生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延,刘铁军,于芳,刘正雄,郭智刚,肖曦彬,钟原,张浩华,封宇阳,张吁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