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33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4
本申请涉及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及加工工艺,属于燃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载体技术领域,其包括载板,载板上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气道,各个气道相互平行且均倾斜设置,相邻两个气道的开口朝向相反。本申请增加了尾气的净化效果。化效果。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及加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燃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载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蜂窝结构件主要用于通用燃油燃气发动机的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载体,也可用于一般的工业、民用过滤催化剂的载体。
[0003]常规型金属蜂窝载体是由一根波纹与带方向垂直的波纹带,从起始点处叠加缠绕形成的螺旋圆柱结构,其叠加旋转缠绕后形成的是直孔型的金属蜂窝载体,由于其整体孔道直通,当需要废气从孔道通过时,只有少部分与孔道内壁接触,而大部分气流是从孔道中间通过,并未与孔道壁直接接触,未能触碰到孔道壁上的催化剂,使催化净化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废气净化效果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及加工工艺。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上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气道,各个气道相互平行且均倾斜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气道的开口朝向相反。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流进入气道时,由于气道倾斜设置产生螺旋气流,同时气流在相邻孔道交叉混合,增加了气流通过时的紊流特性,使得废气与载板上涂覆的化学剂充分接触反应,从而增加尾气的净化效果;多层载板堆叠增加了气道的数量,双S型的结构设计增加了废气通过时的紊流效果,同时废气可经气槽经过载体内部,使得废气可与催化剂充分接触,降低了载体内部催化剂老化的可能性,也提升了尾气净化效果。r/>[0007]可选的,所述气道的倾斜角度为5
°‑
10
°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度范围的设定,一方面使得紊流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基带的加工难度以及基带受到的背压影响。
[0009]可选的,所述载板在各个气道上开设有气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槽使得载板两侧的气流相互连通,也打乱了气流原先的流动方向,使得废气通过时的紊流特性增强。
[0011]可选的,所述载板在各个气道上均设有扰流段,所述扰流段的长度为载板轴向长度的20%

60%,所述气槽设置在扰流段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流段长度的限定,一方面有助于增强紊流效果,另一方面保证了载板的强度。
[0013]可选的,所述载板在气槽内设有扰流片。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流片增加了气流紊乱特性。
[0015]可选的,所述扰流片包括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所述第一弧片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在第二弧片的两侧,所述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的开口朝向相反。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流经过第一弧片和第二弧片时,气流被分割成多层,配合载板两侧气流连通时产生的交叉,使得气流的紊乱特性增强。
[0017]可选的,相邻两个气道对应的扰流片朝向相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相邻气道中气流受到的切割、紊乱效果相当,利于减少蜂窝载体受到的冲击,稳定蜂窝载体结构。
[0019]可选的,所述载板上设有若干沿自身轴向间隔排列的导流凸脊,所述载板在导流凸脊背风的一侧开设有贯通的导流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流遇到导流凸脊时,气流一部向上散开,另一部分向下经过导流孔,使得废气多方向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废气通过时的紊流特性。
[0021]可选的,所述载板端部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长度小于载板长度,所述加固板长度为5mm

20mm。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提高了载板整体的抗压强度,同时起到了对废气进入时的导流作用;加固板长度范围在保证载板抗压强度的基础上,最大化节省了加固板的用料,使得载板整体的重量下降。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轧制载板;S2、焊接:将加固板头端与载板点焊固定;S3、卷制:将堆叠好的载板与加固板的头端装置到同心圆卷制机的卷轴上,启动卷制机进行卷绕作业;S4、裁切:当达到设备圈数时,采用自动切片机将载板与加固板同时切断,形成载体的芯体;S5、套装:在壳体内部涂覆焊料,将卷绕好的芯体套入壳体内;S6、修整:通过压装设备将芯体的端面压制平整;S7、浸泡焊膏:将制作的载体进气端和出气端浸泡上足够的焊膏;S8、成型:将载体置于高温钎焊炉中进行真空钎焊,钎焊完成后即形成产品。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与载板之间采用柔性焊接的方式进行预固定,保证卷制后加固板与载板间贴合的紧密度,减小间隙产生的可能。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气流进入气道时,由于气道倾斜设置产生螺旋气流,同时气流在相邻孔道交叉混合,增加了气流通过时的紊流特性,使得废气与载板上涂覆的化学剂充分接触反应,从而增加尾气的净化效果;2.加固板提高了载板整体的抗压强度,同时起到了对废气进入时的导流作用;加固板长度范围在保证载板抗压强度的基础上,最大化节省了加固板的用料,使得载板整体的重量下降。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用于体现扰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用于体现载板卷绕在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用于载体加工工艺流程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用于体现进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载板;11、气道;12、气槽;13、扰流段;2、扰流片;21、第一弧片;22、第二弧片;3、导流凸脊;31、导流孔;32、进气通道;4、加固板;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实施例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如图1、图2和图3,尾气净化用基带包括载板1和壳体5,载板1上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气道11,气道11两端贯通,各个气道11相互平行且均沿载板1的轴向倾斜设置,气道11的轴向倾斜角度为5
°‑
10
°
,相邻两个气道11的开口朝向相反,使得载板1整体呈两端直通式的正弦波形,载板1上的波峰和波谷即为气道11,载板1截面亦可采用梯形。载板1和加固板4均采用铁铬铝合金材质的薄板,载板1设有若干个且各个载板1以同向或交叉方式堆叠,堆叠的各个载板1卷绕呈双S型并固定在壳体5内。
[0035]载板1在各个气道11上均设有扰流段13,扰流段13的长度占比为载板1轴向长度的20%

60%,载板1在扰流段13开设有若干沿对应气道11轴向间隔排列的气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1)和壳体(5),所述载板(1)上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气道(11),各个气道(11)相互平行且均倾斜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气道(11)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载板(1)设有若干个且同向或交叉堆叠,所述载板(1)卷绕呈双S型并固定在壳体(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11)的倾斜角度为5
°‑
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在各个气道(11)上开设有气槽(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在各个气道(11)上均设有扰流段(13),所述扰流段(13)的长度为载板(1)轴向长度的20%

60%,所述气槽(12)设置在扰流段(1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在气槽(12)内设有扰流片(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尾气净化用蜂窝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2)包括第一弧片(21)和第二弧片(22),所述第一弧片(21)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在第二弧片(22)的两侧,所述第一弧片(21)和第二弧片(22)的开口朝向相反。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琦
申请(专利权)人:亿达天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