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苞荆芥地上部分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是一种神香草中二萜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Nepetabrate I并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Nepetabrate I具有显著的抗炎、抑制炎症的作用效果,能够起到协同抗炎的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原料易得,可在制备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中进行应用。可在制备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中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香草中二萜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苞荆芥地上部分分离纯化
,是一种神香草中二萜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神香草中二萜成分为所述Nepetabrate I的简称。
技术介绍
[0002]炎症是动物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及其所引起的损伤产生的防御性反应,是一种涉及免疫细胞,血管和分子介质的保护性应答。炎症组织肿胀,通常伴有疼痛、发热、细菌和病毒感染。大苞荆芥Nepeta bracteata Benth.为唇形科(Labiatae)荆芥属Nepeta植物,维吾尔名也为“祖发”,具有生热、温肺平喘、驱寒止咳、燥湿化痰、排汗解毒、消炎消肿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治疗湿冷、粘液性呼吸道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开发和利用大苞荆芥的单体化合物,进一步挖掘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并对其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确定和表征,系统评价大苞荆芥中松香烷二萜抗炎能力对于开发利用大苞荆芥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0003]大苞荆芥的药效主要来源于其中的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类和二萜类化合物,其中优势成分二萜类成分抗炎、抑菌活性较好。因此,开发和利用大苞荆芥的松香烷二萜类单体化合物,进一步挖掘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并对其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确定和表征,对于开发利用大苞荆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香草中二萜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Nepetabrate 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Nepetabrate I并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Nepetabrate I具有显著的抗炎、抑制炎症的作用效果,能够起到协同抗炎的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原料易得,可在制备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中进行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Nepetabrate I,化学结构式为:
[0006][0007]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8]上述Nepetabrate I按照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大苞荆芥地上部分粉碎过筛并加入乙醇,在室温下浸泡3小时至4小时后,用50%甲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约3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总浸膏;第二步,将大苞荆芥总浸膏用水分散成混悬液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将萃取液浓缩得到各部位浸膏;第三步,将正丁醇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
‑
甲醇梯度洗脱50:1至1:1,洗脱顺序依次为50:1、20:1、10:1、
5:1、2:1、1:1得到共6个部分;第四步,第3个馏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后纯化分离,并收集洗脱物,在第17.8分钟处得到Nepetabrate I。
[0009]上述第一步中,每1g大苞荆芥地上部分加入8mL至12mL乙醇。
[0010]上述第四步中,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的洗脱液为甲醇和水的混合液,其中,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85:15。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Nepetabrate 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大苞荆芥地上部分粉碎过筛并加入乙醇,在室温下浸泡3小时至4小时后,用50%甲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约3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总浸膏;第二步,将大苞荆芥总浸膏用水分散成混悬液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将萃取液浓缩得到各部位浸膏;第三步,将正丁醇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
‑
甲醇梯度洗脱50:1至1:1,洗脱顺序依次为50:1、20:1、10:1、5:1、2:1、1:1得到共6个部分;第四步,第3个馏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后纯化分离,并收集洗脱物,在第17.8分钟处得到Nepetabrate I。
[0012]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13]上述第一步中,每1g大苞荆芥地上部分加入8mL至12mL乙醇。
[0014]上述第四步中,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的洗脱液为甲醇和水的混合液,其中,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85:15。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Nepetabrate I作为制备预防炎症药物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四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Nepetabrate I作为制备抗炎药物的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五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Nepetabrate I作为制备防治炎症保健品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Nepetabrate I,并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Nepetabrate I具有显著的抗炎、抑制炎症的作用效果,能够起到协同抗炎的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原料易得,可在制备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中进行应用。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化学结构图。
[0020]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HR
‑
MS图谱。
[0021]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1H
‑
NMR谱图。
[0022]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13C
‑
APT谱图。
[0023]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H1
‑
H1 COSY谱图。
[0024]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HSQC谱图。
[0025]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HMBC谱图。
[0026]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NOESY谱图。
[0027]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Nepetabrate I的动物实验肿胀度抑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本专利技术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质量重量百分数;本专利技术中的溶液若没有特殊说明,均为溶剂为水的水溶液,例如,盐酸溶液即为盐酸水溶液;本专利技术中的常温、室温一般指15℃到25℃的温度,一般定义为25℃。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实施例1:该Nepetabrate I,化学结构式为:
[0031][0032]实施例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按照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大苞荆芥地上部分粉碎过筛并加入乙醇,在室温下浸泡3小时至4小时后,用50%甲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约3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总浸膏;第二步,将大苞荆芥总浸膏用水分散成混悬液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将萃取液浓缩得到各部位浸膏;第三步,将正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epetabrate I,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epetabrate I,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大苞荆芥地上部分粉碎过筛并加入乙醇,在室温下浸泡3小时至4小时后,用50%甲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约3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总浸膏;第二步,将大苞荆芥总浸膏用水分散成混悬液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将萃取液浓缩得到各部位浸膏;第三步,将正丁醇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二氯甲烷
‑
甲醇梯度洗脱50:1至1:1,洗脱顺序依次为50:1、20:1、10:1、5:1、2:1、1:1得到共6个部分;第四步,第3个馏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后纯化分离,并收集洗脱物,在第17.8分钟处得到Nepetabrate 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每1g大苞荆芥地上部分加入8mL至12mL乙醇。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Nepetabrate I,其特征在于第六步中,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的洗脱液为甲醇和水的混合液,其中,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85:15。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epetabrate 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将大苞荆芥地上部分粉碎过筛并加入乙醇,在室温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岭,马国需,魏鸿雁,朱军,孙照翠,刘红玉,夏提古丽,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