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481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养殖池塘选择及遮阴棚架设、养殖池塘处理、育珠贝养殖等步骤;具体包括在高温期将育珠期的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移到养殖池塘内养殖,移入池塘前先对池塘进行处理,为池塘提供最佳光照和间隔充气,促进池塘单细胞藻的快速生长和繁殖,为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提供充足的饵料和溶解氧,提高马氏珠母贝育珠贝抵御高水温的耐受力;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生产马氏珠母贝珍珠的育珠贝成活率高、珍珠层厚度大,能够提高马氏珠母贝珍珠培育的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适用于珍珠生产企业和养殖户的植核育珠生产,经济社会效益良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我国北部湾沿海地区利用马氏珠母贝培育的珍珠称为南珠,其产量占我国海水珍珠产量的95%以上。
[0003]雷州半岛是我国南珠的主产区,生产高峰时养殖面积达5.38万亩,约4.5万人从事珍珠产业,珍珠年产量约20吨,占全国珍珠产量的70%以上。南珠产业已经形成了养殖、加工和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为国家出口创汇和雷州半岛沿海地区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国南珠年产量只有2

3吨,南珠的产量和效益大幅度下滑,南珠养殖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经营,养殖户纷纷转行,南珠产业陷入了困境。南珠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殖环境恶化、极端天气频发、养殖技术落后,导致育珠贝死亡率高、留核成珠率低、珍珠质量差,珍珠销售价格低,严重影响了珠农养贝育珠的积极性。
[0004]人工养殖珍珠就是将一个珍珠贝的外套膜切成小片,移植到另一个同种不同个体的珍珠贝结缔组织中,同时植入用蚌壳或者其它材料做成的珠核,该手术过程称为植核,随后被移植的外套膜小片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包围珠核的珍珠囊,分泌珍珠质沉积在珠核上,而形成人工有核珍珠。完成植核手术处于休养恢复期(手术后20

30天)的贝称为施术贝,经过休养期进入育珠阶段的施术贝称为育珠贝。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由所培育的珍珠产量和质量决定,其中珍珠的产量主要由育珠贝的成活率决定,珍珠的质量由珍珠的形状、光泽、厚度、表面完美度和颜色等因素决定,其中珍珠层厚度是影响珍珠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近年来,雷州半岛养殖场所极端天气频发,表现为5

9月持续高水温,造成育珠贝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90%。目前,海水珍珠的珍珠层厚度约300微米,由于珍珠层比较薄珍珠饰品佩戴时间短,导致珍珠销售价格低、销路不畅,而优质海水珍珠的珍珠层厚度应大于300微米。因此,亟需开发新的珍珠养殖技术,提高育珠贝成活率和增加珠层厚度,以提高马氏珠母贝珍珠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育珠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能够提高马氏珠母贝在植核手术后的成活率,也能提高高温期养殖过程中珍珠质的分泌速度,即增加珍珠层厚度,从而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达到提高马氏珠母贝珍珠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池塘建设:选择具有进排水设施的池塘作为养殖场所;并采用白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在养殖池塘中间占池塘面积三分之二面积的上方架设遮阴棚;
(2)池塘养殖前处理:在马氏珠母贝育珠贝养殖过程中,当养殖海区连续5天的平均水温大于等于30℃时,对架设遮阴棚的池塘进行消毒和肥水处理,培养单细胞藻;(3)高温期育珠贝养殖:马氏珠母贝在海区进行养殖;当养殖海区连续5天的平均水温大于等于31℃时,将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移到经所述步骤(2)处理过的养殖池塘中养殖,养殖期间间隔施用麦饭石粉,以及间隔充气处理;当养殖海区水温连续5天小于31℃时,移回到海区养殖。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养殖池塘面积为10

15亩,深度为3

3.5米。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遮阴棚通过展开和收起遮阳网,将光照强度调节在10000

13000Lx范围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培养的单细胞藻为角毛藻、圆筛藻、卵形藻、菱形藻和小球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单细胞藻浓度为1.8

2.5万细胞/mL,单细胞藻浓度低于设定值通过施肥调节,超过设定值利用潮差换水调节。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马氏珠母贝育珠贝在养殖池塘中的养殖密度为1.6

2.0万只/亩,吊养海水深度为2.0

2.5米。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移入池塘养殖时就开始施用麦饭石粉,麦饭石粉规格为500目,施用量为20

25mg/L,每隔8

10天施用一次。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充气时间为1:00

6:00和11:00

16:00,充气时水体呈沸腾状。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马氏珠母贝珍珠培育在3月底开始进行植核手术,育珠贝在海区养殖到第二年1

2月收获珍珠,然而5

9月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高温、台风和暴雨多发季节,加上近年来极端高温影响,造成育珠贝大量死亡。马氏珠母贝育珠贝最合适的生长水温为23

29℃,水温超过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适温上限,会影响马氏珠母贝的代谢水平,温度越高影响越大。例如,2019年和2020年6

9月的水温持续超过31℃,其中2019年6

7月水温高达32.5℃,导致马氏珠母贝育珠贝死亡率达90%以上。其次,高水温还影响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水温越高,水体溶解氧含量越低,水体低溶解氧含量又进一步影响育珠贝的呼吸作用。角毛藻、圆筛藻、卵形藻、菱形藻和小球藻是马氏珠母贝的优质饵料,这些单细胞藻的最合适生长光照强度约为10000Lx,例如角毛藻最合适的光照强度为10000

15000Lx,小球藻最合适的光照强度为10000Lx, 而雷州半岛珍珠养殖海区夏季光照强度为13000

90000Lx,中午前后强烈的太阳光照影响单细胞藻的生长繁殖。本专利技术通过遮光棚遮挡中午及中午前后强烈的太阳光照,为单细胞藻的生长提供最合适光照强度,促进单细胞藻生长繁殖。其次,本专利技术在1:00

6:00和11:00

16:00充气,因为深夜到凌晨,藻类和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溶解氧,反而吸收氧气,育珠贝的呼吸作用也消耗氧气,因此1:00

6:00充气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11:00

16:00光照充足,单细胞藻光合作用旺盛,产生大量的氧气,而水体深层溶解氧含量较低,此时进行充气,可以增加水体深层溶解氧含量,其次是将底层无机盐带到水体上层供单细胞藻利用,并且还使水体中的单细胞藻随水流翻动避免长时间的强光照和高水温影响。可见,调节光照强度达到单细胞藻的最佳生长繁殖水平和间隔充气,可以为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的生长提供充足的优质饵料和溶解氧,增强马氏珠母贝育珠贝对高水温的耐受力。
[0015](2)麦饭石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矿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池塘建设:选择具有进排水设施的池塘作为养殖场所;并采用白色透明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在养殖池塘中间占池塘面积三分之二面积的上方架设遮阴棚;(2)池塘养殖前处理:在马氏珠母贝育珠贝养殖过程中,当养殖海区连续5天的平均水温大于等于30℃时,对架设遮阴棚的池塘进行消毒和肥水处理,培养单细胞藻;(3)高温期育珠贝养殖:马氏珠母贝育珠贝在海区进行养殖;当养殖海区连续5天的平均水温大于等于31℃时,将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移到经所述步骤(2)处理过的养殖池塘中养殖,养殖期间间隔施用麦饭石粉,以及间隔充气处理;当养殖海区水温连续5天小于31℃时,移回到海区养殖。2.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养殖池塘面积为10

15亩,深度为3

3.5米。3.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珠母贝育珠贝高温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遮阴棚通过展开和收起遮阳网,将光照强度调节在10000

13000Lx范围内。4.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珠母贝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龙李俊辉杨创业王庆恒廖永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