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995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通过将完成植核手术的育珠贝移到休养水池养殖,育珠贝养殖密度为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Dunker)又名合浦珠母贝,中国北部湾沿海地区利用马氏珠母贝生产的海水珍珠称为南珠,日本生产的则称为Akoya珍珠。中国目前南珠年产量约3吨,原珠价格约为1.6万元/kg。我国生产的海水珍珠主要为马氏珠母贝珍珠,占海水珍珠产量的95%以上。
[0003]现行马氏珠母贝植核育珠生产中基本上将手术后的育珠贝直接移到海区休养,受到海区水温、流速、比重和饵料生物丰度等环境因子不确定性的影响,育珠贝成活率低、脱核率高,移植细胞小片形成珍珠囊时间长,珍珠质分泌速度慢,优质珠率低。因此,提高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成珠率和珍珠质量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方法,能够提高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成珠率和珍珠质量,从而提高马氏珠母贝珍珠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方法,包括育珠贝休养的步骤,具体为:
[0007]1)将完成植核手术的育珠贝移到休养水池养殖,育珠贝养殖密度为100

120个/m3,吊养水深为1.0

1.2米,保持微波充气;
[0008]2)手术后第3天开始投喂料,日投料二次,投饵时间为7:00

8:00和18:00

19:00,其中第3

6天投喂金藻,投喂量为1.6

2.0万细胞/mL
·
次,第7

9天投喂微胶囊饲料,投喂量为1.0

1.2mg/L
·
次,第9天以后微胶囊饲料的投喂量调整为1.2

1.6mg/L
·
次,并且从第4天开始隔天20:00

21:00投喂维生素D 0.05

0.08mg/L和盐酸赖氨酸0.1

0.3mg/L,每3

5天换水一次,育珠贝养殖时间15

18天;
[0009]所述微胶囊饲料主要成分为硅藻粉和虾片。
[0010]其中,虾片为对虾育苗用饲料主要成分为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灰分、粗纤维。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休养水池为具有遮光挡雨设施和充气设备的方形水池作为休养水池,大小为长60

100米、宽5

10米、深度为1.3

1.6米。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休养水池提前进行消毒处理,盛有比重为1.020

1.025的海水。
[0013]所述海水比重控制方法为:当低于1.020时添加粗盐调节,海水比重高于1.025时添加淡水调节。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海水是从沙滤井抽取的天然海水,经沙层过滤后,再经粒径0.15

0.25mm、厚度50

80cm的贝壳粉过滤得到。
[0015]利用细沙层过滤水体中的颗粒性杂质,利用贝壳粉的多孔结构吸附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释放贝壳粉含有的钙质,为植核母贝手术后康复提供富含钙质的洁净海水,促进育珠贝的创口愈合。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育珠贝是贝龄18

24个月、贝壳表面光洁、壳形端正无病虫害的马氏珠母贝经过植核手术的植核贝,所述植核手术是分别在马氏珠母贝左袋和右袋各植入珠核1颗。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藻为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中的至少一种。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贝壳粉为牡蛎壳或珍珠贝壳清洗干净后粉碎而成。
[0019]优选的,所述贝壳粉为牡蛎壳的粉碎粉末。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投喂金藻、微胶囊饲料、维生素D和盐酸赖氨酸搭配使用,能够促进育珠贝创口愈合和珍珠囊细胞增殖快速分泌珍珠质。其中,金藻个体小、没有细胞壁、在水体中分布均匀,适合手术后具有创伤体弱的育珠贝摄食和消化;微胶囊饲料主要成分为硅藻粉、虾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物资,悬浮性好,是珍珠贝的优质食物;维生素D和盐酸赖氨酸是营养添加剂,能够进一步改善育珠贝营养状况。而马氏珠母贝夜间比较活跃,摄食量大,隔天夜间投喂维生素D、盐酸赖氨酸可以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
[0022](2)马氏珠母贝在植核时受到创伤,贝体摄食量极少甚至没有摄食,手术后三天内不投喂饲料,减少了手术完成后立即投料造成的水体污染,随着贝体的缓慢恢复逐渐增加投料量既保持水环境的洁净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投料方式可以避免海区休养期间饵料生物种群数量变动和突发赤潮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避免了长时间投喂单细胞藻类进行育珠贝术后休养需要大量的藻类培养设施和较高培养技术的要求,以及阴天藻类培养困难等问题。通过保持微波充气,能够为育珠贝术后恢复提供充足的溶解氧,每3

5天换水一次,既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又保持了水环境的清洁。
[0023](3)马氏珠母贝生长的适宜海水比重为1.015

1.028,最适合比重为1.020

1.025,我国近岸海区比重多为1.018

1.022。本专利技术将马氏珠母贝术后休养比重调整到最适合水平,有利于育珠贝的术后恢复;本专利技术还采用普通细沙层和贝壳粉双层过滤海水作为马氏珠母贝术后休养用水,细沙层过滤水体中的颗粒性杂质,而贝壳粉的多孔结构进一步吸附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为育珠贝术后休养提供洁净海水;贝壳粉的主要化学组成为碳酸钙,在过滤过程中能够释放大量的钙质,而珍珠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钙,珍珠化学组成中碳酸钙含量达95%,育珠贝珍珠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钙离子,贝壳粉过滤的海水含有的钙离子能够促进育珠贝创口的快速愈合和珍珠囊细胞增殖分泌珍珠质;贝壳粉优选为牡蛎的话,牡蛎是世界上养殖量最大的附着性贝类,在我国沿海大量养殖,广东、广西等地采收牡蛎后贝壳被作为废弃物集中在养殖场、道路周围,将牡蛎壳清洗粉碎作为过滤层使用,可以提高牡蛎壳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1)休养水池选择:选择具有进排水设施、长100米、宽5米、深度1.3米,设有遮光挡雨设施和充气设备的水池作为休养水池,使用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育珠贝休养的步骤,具体为:1)将完成植核手术的育珠贝移到休养水池养殖,育珠贝养殖密度为100

120个/m3,吊养水深为1.0

1.2米,保持微波充气;2)手术后第3天开始投喂料,日投料二次,投饵时间为7:00

8:00和18:00

19:00,其中第3

6天投喂金藻,投喂量为1.6

2.0万细胞/mL
·
次,第7

9天投喂微胶囊饲料,投喂量为1.0

1.2mg/L
·
次,第9天以后微胶囊饲料的投喂量调整为1.2

1.6mg/L
·
次,并且从第4天开始隔天20:00

21:00投喂维生素D 0.05

0.08mg/L和盐酸赖氨酸0.1

0.3mg/L,每3

5天换水一次,育珠贝养殖时间15

18天;所述微胶囊饲料主要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哲王庆恒杨创业廖永山梁飞龙邓岳文焦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