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旱莲提取物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200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墨旱莲提取物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墨旱莲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墨旱莲粗粉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然后用石油醚萃取,收集醇部位并离心,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墨旱莲醇提物;(2)将墨旱莲醇提物用水溶解,配成墨旱莲粗溶液,将预处理大孔吸附树脂填入色谱柱中,将粗溶液上样,用水清洗除杂后,用20~40%或50~70%的乙醇洗脱,将乙醇洗脱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干燥后,得到墨旱莲提取物。该提取物能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可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修复胰岛细胞损伤药物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剂量低,在同样剂量下的毒副作用也较低。用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旱莲提取物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旱莲黄酮、皂苷提取物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修复胰岛细胞功能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有90%以上的患者患有为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肝脏是胰岛素发挥生物作用的重要靶点器官,其内部发生的糖酵解、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等生物糖代谢途径对葡萄糖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HepG2细胞作为人肝癌细胞株,既保留了正常肝细胞的生理糖脂代谢,又对培养条件要求不高,常被用于筛选降糖药物及研究降血糖糖作用机制。诱发机体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是过量的血糖和脂肪及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体外细胞学实验亦证明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INS、高糖可诱导HepG2细胞建立IR模型。T2DM是由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细胞损伤共同作用导致的高血糖症。胰岛β细胞凋亡和功能损伤目前逐渐成为防治T2DM的研究热点。
[0003]T2DM患者体内的高糖高脂毒性,过量的促炎因子以及高氧化应激水平等多种因素均会引起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发生障碍最终导致机体胰岛素水平紊乱。INS

1细胞是大鼠胰岛β肿瘤细胞,既保留了正常胰岛β细胞的生理活性,又具有永久再生、易于培养的特点,是研究T2DM常用的模型。链脲佐菌素(STZ)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生素活性和抗肿瘤特性的烷基化剂,能特异性的攻击胰岛β细胞,是常用的诱导糖尿病的药物。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保护胰岛β细胞发挥预防高血糖的功效。如周琴等人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INS

1损伤模型观察青钱柳三萜皂苷对其保护用,结果发现青钱柳三萜皂苷能通过下调细胞凋亡蛋白表达,减少氧化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胰岛细胞的作用
[0004]墨旱莲(Eclipta prostrata)属于菊科类植物,在我国主要产自江苏、江西、广西、广东等地。其味甘、酸,性凉,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中,是中成药二至丸的原料药物之一。墨旱莲具有良好的止血、护肝、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以及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功效。黄酮和皂苷组分是其主要的活性大类成分,目前对于墨旱莲的降血糖研究仅在抑制消化酶方面,而对于墨旱莲修复胰岛β细胞未见报道。墨旱莲作为天然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其黄酮和皂苷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降血糖的药理活性研究,对于开发新药、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旱莲提取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胰岛细胞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7]一种墨旱莲提取物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旱莲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08](1)将墨旱莲粗粉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然后用石油醚萃取,收集醇部位并离
心,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墨旱莲醇提物;
[0009](2)将墨旱莲醇提物用水溶解,配成墨旱莲粗溶液,将预处理大孔吸附树脂填入色谱柱中,将粗溶液上样,用水清洗除杂后,用体积分数为20~40%或50~70%的乙醇洗脱,将乙醇洗脱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干燥后,得到墨旱莲提取物(EPFS、EPSS)。
[0010]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选用为HPD300树脂;所述洗脱选用体积分数为的30%乙醇或60%乙醇。
[0011]优选地,所述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的方法为:将大孔吸附树脂先用蒸馏水浸泡12~24h,然后先用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溶液浸泡0.5~3h,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0.5~3h,蒸馏水洗至中性,得到经过预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
[0012]优选地,步骤(2)色谱柱选用为15
×
300mm色谱柱,色谱柱柱体积选用为10~25mL;
[0013]优选地,步骤(2)粗溶液浓度选用为1~3mg/mL,最大上样量选用为180~230mL。
[0014]优选地,步骤(1)所述石油醚为等体积混合,所述萃取时间为2~3h,萃取次数为2~3次。
[0015]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乙醇与墨旱莲粗粉的体积质量比为(10~30)mL:1g;所述加热回流提取的次数为2~4次,每次提取的温度为80~100℃;每次提取的时间为2~3h。
[0016]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离心的转速为3000~4000r/min;所述离心的时间为10~15min;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5~55℃。
[0017]优选地,步骤(1)所述浓缩为减压浓缩;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40~60℃;步骤(2)中所述减压浓缩温度为35~45℃。
[0018]步骤(1)中墨旱莲粗粉的制备:将墨旱莲干燥,粉碎过筛,得墨旱莲粗粉;所述干燥温度为40~60℃;所述干燥时间为18~24h;所述粉碎过筛为40~60目筛。
[0019]所述墨旱莲黄酮皂苷提取物可作为降血糖药物,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修复胰岛细胞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0020]一种降血糖药物,含有上述墨旱莲提取物(EPFS、EPSS)中的至少一种。
[0021]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天然植物来源的有效成分能减缓链脲佐菌素诱导INS

1大鼠胰岛瘤细胞的损伤,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发挥降血糖的功效。本专利技术发现和确证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且使用剂量低,在同样剂量下的毒副作用也较低。
[0022]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墨旱莲提取物(EPFS、EPSS)在体外能保护INS

1大鼠胰岛瘤细胞的损伤,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
[0024](2)本专利技术使用剂量低,在同样剂量下的毒副作用也较低。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组分红外光谱图,其中A为EPFs的红外光谱图,B为EPSs的红外光谱图;
[0026]图2是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墨旱莲组分对IR

HepG2模型细胞降血糖活性的影响。其中A是组分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B是组分IR

HepG2模型细胞降血糖活性的作用结果。
[0027]图3是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墨旱莲组分对链脲佐菌素诱导INS

1大鼠胰岛瘤细胞的
影响,其中A为MTT法检测组分对链脲佐菌素诱导INS

1大鼠胰岛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B为组分对链脲佐菌素诱导INS

1大鼠胰岛瘤细胞损伤的胰岛素释放的影响;
[0028]图4是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墨旱莲组分对链脲佐菌素诱导INS

1大鼠胰岛瘤细胞的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A是细胞凋亡影响,B是细胞周期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旱莲提取物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旱莲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墨旱莲粗粉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然后用石油醚萃取,收集醇部位并离心,并将上清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墨旱莲醇提物;(2)将墨旱莲醇提物用水溶解,配成墨旱莲粗溶液,将预处理大孔吸附树脂填入色谱柱中,将粗溶液上样,用水清洗除杂后,用体积分数为20~40%或50~70%的乙醇洗脱,将乙醇洗脱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干燥后,得到墨旱莲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选用为HPD300树脂;所述洗脱选用体积分数为的30%乙醇或60%乙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的方法为:将大孔吸附树脂先用蒸馏水浸泡12~24h,然后先用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溶液浸泡0.5~3h,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0.5~3h,蒸馏水洗至中性,得到经过预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色谱柱选用为1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国赵思博许喜林杨丽李艺萌郝可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