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53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0
车辆座椅(S)的靠背(1),其包括靠背框架(10),所述靠背(1)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的靠背,特别是机动车辆,尤其是重型车辆类型中的座椅的靠背,并涉及一种包括该靠背的车辆座椅、一种包括该座椅的车辆、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该车辆座椅靠背的方法。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座椅的
,特别是机动车辆,尤其是重型车辆类型,即为超过3.5公吨的车辆总重级别(GVWR)的这些车辆。

技术介绍

[0003]众所皆知地,车辆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座椅以用于容纳车辆的驾驶员或乘员,以下称为“用户”。座椅可设计为容纳一个人或数个并排坐着的人,并且能设置于车辆座舱的前部或后部。
[0004]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含义内,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座椅”表示为车辆的前座椅与车辆的后座椅。类似地,本专利技术可于任何类型的车辆中实施,特别是机动车辆,尤其是重型车辆的座椅,即总重级别大于3.5公吨的车辆的座椅。
[0005]车辆座椅通常包括设置为连接至车辆的底板的座椅部分框架,其特别地包括用于固定至车辆底板的装置,该装置通常为配备两个滑轨的形式,每个滑轨设置于下框架的一侧,以配置为固定于车辆底板并允许座椅相对于车辆底板沿座椅纵向方向滑动。
[0006]同样地为已知的方式,座椅部分框架具有前边缘与后边缘,座椅部分框架设置为可容纳至少一名用户。
[0007]座椅通常包括至少一个靠背,该靠背于其后侧边缘处铰接至座椅部分框架,以绕座椅的横向轴线枢转。
[0008]这样的靠背可有利地包括靠背框架,该靠背框架包括大致上沿着座椅的横向方向通过上横梁与下横梁相互连接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从而具有大致为矩形的外形。
[0009]车辆座椅通常还配备有座椅安全带,其设置为在容纳座椅的车辆遭遇碰撞或突然煞车的情况下将座椅乘员牢牢地固定于其上。
[0010]这样的座椅安全带通常包括织带,该织带配置为与通过多个固定装置于多个固定点容纳座椅的车辆连接,以确保乘员可保持于座椅中。
[0011]通常,座椅安全带通过三个独立的固定装置连接到容纳座椅的车辆,分别为:上固定装置、第一侧向下固定装置及第二侧向下固定装置。一旦安全带的织带容纳于所述固定元件中,织带的一部分,称为腰带部分,可在第一侧向下固定元件和第二侧向下固定元件之间延伸,以在座椅乘员的骨盆附近施加支撑力,而织带的另一部分,又称为胸带部分,可在第一侧向下固定元件或第二侧向下固定元件中的一个与上固定元件之间延伸,以开始对座椅乘员的躯干施加支撑力。
[0012]上固定装置可有利地包括导引件,例如环状件,织带能滑动通过该环状件,第一下侧向固定装置和第二下侧向固定装置中的一个也可以包括导引件,织带能滑动通过该导引
件,而另一个可以包括连接至所述安全带织带一端的安全带扣,座椅安全带扣可用于可拆卸地容纳在用于座椅安全带扣的容纳装置中。
[0013]根据欲将座椅固定于其中的车辆类型,例如轻型或重型车辆,和/或根据在固定装置的撕裂强度方面的限制,例如根据有效的安全标准,固定装置可以固定在座椅上和/或容纳所述座椅的车辆上,特别是于其框架上的不同位置。
[0014]因此,根据特别是在欧洲大陆区域现行的ABTS标准(All Belts To Seat),织带的三个固定装置可直接固定于车辆座椅上,尤其是固定于座椅的座椅部分框架和/或靠背框架上。
[0015]根据特别是在北美地区现行的LBTS标准(Low Belt To Seat),第一下侧向固定装置和第二下侧向固定装置可直接固定于车辆座椅框架,特别是固定于座椅部分框架和/或座椅的靠背框架,而上固定装置固定于车架上。
[0016]对于“N3”类别的重型车辆(根据法国公路法规),即车辆总重级别严格地重于12公吨且符合ECE R14标准的重型车辆,其安全带的织带和固定装置必须能够在承受350daN的拉扯应力时抵抗撕裂。
[0017]对于“N2”类别的重型车辆(根据法国公路法规),即车辆总重级别严格地大于3.5公吨、小于或等于12公吨且符合ECE R14标准的重型车辆,其安全带的织带和固定装置必须能够在承受750daN的拉扯应力时抵抗撕裂。
[0018]因此,对于车辆座椅的制造商,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制造商,尤其是重型车辆类型的制造商来说,依据座椅的最终使用地域,例如在欧洲或北美洲,座椅的设计必须符合实际的各种标准,尤其是那些关于安全带的固定装置的位置或这些固定装置的撕裂强度的标准。
[0019]根据现有技术,一般规定不同类型的汽车座椅会在不同的生产线上组装或完全地重新设计,为了使其适应最终使用地域,尤其是要满足法规标准方面来说,其具有以下几项缺点:需要足够的空间来设置不同的独立生产线、因每条生产线或重新设计座椅的摊销时间的增加而使汽车座椅的制造成本增加、需要在组装状态下操作车辆座椅,特别是其靠背框架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20]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座椅的缺点,尤其是座椅靠背。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可更容易根据不同标准,尤其是根据上述ABTS、LBTS标准,并且降低制造成本来制造的汽车座椅靠背。
[002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座椅的靠背,其包括靠背框架,所述靠背包括:
[0022]‑
第一侧翼;
[0023]‑
第二侧翼;
[0024]‑
上横梁;
[0025]‑
下横梁;
[0026]上横梁和下横梁大致上在靠背的横向方向上与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相互连接,使得靠背框架大致为矩形。
[0027]靠背还包括安全带固定装置的支撑框架,其设置为容纳安全带的至少一个固定装
置,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特别地为上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0028]‑
大致上彼此平行的两个上管,每个上管延伸穿过形成于靠背框架的上横梁中的单独的通孔,以在靠背的垂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上横梁上方延伸;
[0029]‑
下管,其大致上沿着靠背的横向方向延伸,位于靠背框架的下横梁附近,并固定于靠背框架的至少一个侧翼上;
[0030]‑
至少一根连接管,其将至少一个上管连接至下管。
[0031]以下段落中描述的特征能够可选地实现,其可相互独立地实施,亦可相互结合地实施:
[0032]‑
支撑框架还包括上安全带固定装置,上安全带固定装置包括环状件,安全带能滑动通过环状件,上安全带固定装置一方面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管,另一方面连接于靠背框架,特别是连接于第一侧翼,优选地连接于第一侧翼的外壁,或者连接于第二侧翼,优选地连接于靠近上横梁的第二侧翼的外壁;
[0033]‑
上固定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纵向端和第二纵向端的支撑管,上固定装置的环状件固定于支撑管,支撑管的第一纵向端固定于上管,并且支撑管的第二纵向端固定于靠背框架;
[0034]‑
支撑管的第二纵向端固定于第一侧翼或第二侧翼中在靠背的横向方向上最接近上管的侧翼,支撑管的第一纵向端固定于上管,支撑管的第二纵向端特别地固定于侧翼的外壁;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座椅(S)的靠背(1),其包括靠背框架(10),所述靠背包括:

第一侧翼(11),

第二侧翼(12),

上横梁(13),

下横梁(14),其中,所述上横梁(13)和所述下横梁(14)大致上在所述靠背(1)的横向方向(Y)上与所述第一侧翼(11)和所述第二侧翼(12)相互连接,使得所述靠背框架(10)大致为矩形,所述靠背(1)还包括安全带固定装置的支撑框架(2),其设置为容纳安全带的至少一个固定装置(3),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特别地为上固定装置(31),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大致上彼此平行的两个上管(21),每个上管(21)延伸穿过形成于所述靠背框架(10)的上横梁(13)中的单独的通孔(15、16),以在所述靠背(1)的垂直方向(Z)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上横梁(13)上方延伸,

下管(22),其大致上沿着所述靠背(1)的横向方向(Y)延伸,位于所述靠背框架(10)的下横梁(14)附近,并固定于所述靠背框架(10)的至少一个侧翼(11、12)上,

至少一根连接管(23),其将至少一个上管(21)连接至所述下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还包括上安全带固定装置(31),所述上安全带固定装置(31)包括环状件(32),安全带能滑动通过所述环状件,所述上安全带固定装置(31)一方面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上管(21),另一方面连接于所述靠背框架(10),特别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翼(11),优选地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翼(11)的外壁(PE11),或者连接于所述第二侧翼(12),优选地连接于靠近所述上横梁(13)的第二侧翼(12)的外壁(PE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装置(31)还包括具有第一纵向端(E33)和第二纵向端(E33

)的支撑管(33),所述上固定装置(31)的环状件(32)固定于所述支撑管(33),所述支撑管(33)的第一纵向端(E33)固定于所述上管(21),并且所述支撑管(33)的第二纵向端(E33

)固定于所述靠背框架(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33)的第二纵向端(E33

)固定于第一侧翼(11)或第二侧翼(12)中在所述靠背(1)的横向方向上(Y)最接近上管(21)的侧翼,所述支撑管(33)的第一纵向端(E33)固定于所述上管(21),所述支撑管(33)的第二纵向端(E33

)特别地固定于所述侧翼(11、12)的外壁(PE1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1),其特征在于,两个上管(21)通过横撑(24)相互连接,所述横撑(24)大致上沿着所述靠背(1)的横向方向(Y)延伸,并在所述靠背(1)的垂直方向(Z)上设置于所述靠背框架(10)的上横梁(13)上方,从而大致上形成U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22)具有第一纵向端(E22),第一安装板(25)特别设置为容纳座椅安全带的第一下侧向固定装置,于所述第一纵向端(E22)处固定于所述下管,所述第一安装板(25)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翼(11),优选地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翼(11)的内壁(PI11),或固定于所述第二侧翼(12),优选地固定于靠近所述下横梁(14)的第二侧翼(12)的内壁(PI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22)具有第二纵向端(E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雷德里克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