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92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属于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和渔业发展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块石、卵石作为边墙和底板,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下的河道,包括鱼道底板、边墙、隔墙。鱼道底板以混凝土和卵石铺设,卵石铺填在混凝土基座上,形成鱼道底板;所述边墙、隔墙均垂直于鱼道底板;隔墙分为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右隔墙和中部隔墙,其中每一对左、右隔墙之间横向预留过鱼主通道,对应形成一个竖缝结构;边墙和隔墙均采用钢筋石笼的方式建造,利用沿程水头损失、水流扩散等消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简单,修建难度低,造价成本低,是对传统鱼道的优化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利用自然材料满足鱼类洄游的仿自然河流环境通道。的仿自然河流环境通道。的仿自然河流环境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属于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和渔业发展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水利工程发展的需要,人类拦河建坝破坏了鱼类的生活环境,鱼道是为了保护鱼类洄游习性、生态多样性而修建的供鱼类洄游的通道。鱼道的型式多种多样,例如淹没孔口式结构、竖缝式结构等,都有各自设计上的优势,但传统鱼道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糙率较小,水流的沿程损失低,对水流的消能效果不明显;很难适应不同的水流流态;混凝土结构的鱼道,更是使鱼道丧失了原有的生态属性,河流中生物的减少破坏了生态系统。
[0003]因此,鱼道的设计被赋予了更多保护生态的需求,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此之下,更加提倡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仿自然、生态型鱼道成为鱼道体型设计、改进、发展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解决了水流沿程损失低、消能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解决了鱼道水流状况不稳定、鱼类上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同时生态型的鱼道,更利于鱼类主动进入鱼道上溯,减弱水流对鱼类洄游的冲力,满足鱼道生态化建设要求。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包括鱼道底板1、边墙2、隔墙;
[0006]所述鱼道底板1包括卵石1a层和混凝土基座1b,卵石1a铺填在混凝土基座1b上,边墙2、隔墙均垂直于鱼道底板1,隔墙包括:左隔墙3、右隔墙4和中部隔墙5,一对左隔墙3、右隔墙4左右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墙2上,形成一个隔墙单元,每一对左隔墙3、右隔墙4之间横向预留过鱼主通道,相邻两隔墙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部隔墙5,
[0007]优选地,相邻两隔墙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中部隔墙5之间的间距相等。
[0008]优选地,所述鱼道边墙2和隔墙均采用钢筋石笼的方式建造。
[0009]更优选地,所述钢筋石笼,采用石料堆砌,内部填充不同粒径的块石,耐蚀钢筋焊接在外固定,隔墙内部填充压实的块石粒径大于鱼道边墙2内部填充压实的块石粒径。
[0010]优选地,所述左隔墙3、右隔墙4的边角处和中部隔墙5的边角处均采用圆弧形耐蚀钢筋绑扎。
[0011]优选地,所述鱼道底板1和鱼道边墙2的形状均为矩形。
[0012]优选地,所述边墙2与隔墙的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边墙2墙背用混土石方回填。
[0013]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鱼道结构,结合鱼道实际地形,通过卵石铺填在混凝土基座上形
成鱼道底板,能够对底流进行消能,帮助游泳能力较差的底层鱼类上溯。
[0015]2、本技术的鱼道结构,边墙和隔墙主要利用钢筋石笼的结构,水流流经鱼道时,水流经过各池室和钢筋石笼中产生的不规则孔隙进行掺混消能,降低水流速度,同时减弱水中涡旋,增大水流沿程损失,消能效果较传统鱼道提升很大,更符合仿自然的鱼道设计,有利于消能和鱼类洄游;
[0016]3、本技术的鱼道结构,边墙和隔墙外沿的圆弧形耐蚀钢筋绑扎设计,不仅保护鱼类免受边角处钢筋较锋利的伤害,而且有利于鱼类洄游;
[0017]4、本技术的鱼道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修建难度低,造价成本低,仿自然河道的特征,有效地减少对鱼类洄游的阻力,对保护河流中生物的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生态型鱼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生态型鱼道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2的A

A剖面图;
[0021]图4为图2的B

B剖面图;
[0022]图5为图2的C

C剖面图。
[0023]图中标记说明:1.底板,1a.卵石层,1b.混凝土基座,2.边墙,3.左隔墙,4.右隔墙,5.中部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包括鱼道底板1、边墙2、隔墙;
[0026]所述鱼道底板1包括卵石1a和混凝土基座1b,卵石1a铺填在混凝土基座1b上,形成鱼道底板1,能够对底流进行消能,减少底层鱼类在上溯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边墙2、隔墙均垂直于鱼道底板1,隔墙包括:左隔墙3、右隔墙4和中部隔墙5,一对左隔墙3、右隔墙4左右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墙2上,形成一个隔墙单元,每一对左隔墙3、右隔墙4之间横向预留过鱼主通道,对应形成一个竖缝结构,鱼能够通过竖缝进行回溯,相邻两隔墙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部隔墙5。
[0027]进一步地,相邻两隔墙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中部隔墙5之间的间距相等。左隔墙3、右隔墙4所组成的隔墙单元和中部隔墙5交错布置,等距成一定距离交错排列在鱼道长度方向,将鱼道体分成若干个池室。
[0028]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鱼道边墙2和隔墙均采用钢筋石笼的方式建造,钢筋石笼中产生若干不规则的孔隙,能够透水,水流在一对左隔墙3、右隔墙4单元之间的过鱼通道和中部隔墙5两边的分支通道中,掺气消能充分,降低水流速度,消能效果较传统鱼道提升很大,更符合仿自然的鱼道设计,有利于消能和鱼类洄游。
[0029]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石笼,采用石料堆砌,内部填充不同粒径的块石,耐蚀钢筋焊接在外固定,隔墙内部填充压实的块石粒径大于鱼道边墙2内部填充压实的块石粒径。采用钢筋石笼的设计利用沿程水头损失、水流扩散等消能,提高了水流沿程消能的效率,降解了水压力,对上游流下的水流具有缓冲减速的作用,相较之下鱼道内产生漩涡小,使其较平顺
流向下游,在水流发生变化时能够保持鱼道的稳定性,对鱼类洄游具有重要帮助。
[0030]进一步地,所述左隔墙3、右隔墙4的边角处和中部隔墙5的边角处均采用圆弧形耐蚀钢筋绑扎,降低钢筋对鱼类的伤害;且耐蚀钢筋,不仅能具承受拉应力,同时又具备抗腐蚀的特性,相对腐蚀率低于70%,可有效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即是延长鱼道的使用周期。
[0031]进一步地,所述鱼道底板1和鱼道边墙2的形状均为矩形。
[0032]进一步地,所述边墙2与隔墙的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边墙2墙背用混土石方回填,用于抵消鱼道内水的横向作用力,同时钢筋石笼利用自重,整体提高鱼道结构的稳定性。鱼道的边墙、隔墙高度可以参考具体工程设计要求的水位来设计。
[00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如图2所示,当洄游的鱼类进入该鱼道结构中,经过每一对左隔墙3、右隔墙4之间横向预留的过鱼主通道,即是经过竖缝结构进行回溯,然后往中部隔墙5两边的通道中继续往上游,向上陆续游经每一个隔墙单元和中部隔墙5两侧,直到完成洄游。隔墙和中部隔墙后可以供体力不足的鱼类休息和恢复体力使用,卵石1a层对底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道底板(1)、边墙(2)、隔墙;所述鱼道底板(1)包括卵石(1a)层和混凝土基座(1b),卵石(1a)铺填在混凝土基座(1b)上;边墙(2)、隔墙均垂直于鱼道底板(1),隔墙包括:左隔墙(3)、右隔墙(4)和中部隔墙(5),一对左隔墙(3)、右隔墙(4)左右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墙(2)上,形成一个隔墙单元,每一对左隔墙(3)、右隔墙(4)之间横向预留过鱼主通道,相邻两隔墙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部隔墙(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隔墙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两中部隔墙(5)之间的间距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鱼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楠囡沈春颖刘春旸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