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由电机隔离的集成充电器和电机控制系统
[0001]本公开通常涉及电力电路领域,例如,电动车中使用的电力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路包括AC
‑
DC功率转换器以及DC
‑
DC功率转换器。电力转换器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在车载充电器(OBC)中给电动车(EV)的电池充电。由于高压和电流,电力转换器具有潜在危险。隔离可以减少危险,而且可能是某些安全标准所要求的。
[0003]电动机(例如,EV的电机)可由电机控制单元(MCU)控制。例如,MCU可以控制从电池到EV的电动机的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电池、连接到电池的直流(DC)总线以及连接到与DC总线并联的电池的DC
‑
DC转换器。电机控制单元(MCU)连接在DC
‑
DC转换器和电动机之间。交流(AC)端口连接到电动机。提供了多个开关,以在驱动模式下将该DC总线和该DC
‑
DC转换器的输出作为输入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装置,包括:电池;连接到所述电池的直流(DC)总线;连接到与所述DC总线并联的所述电池的DC
‑
DC转换器;连接在所述DC
‑
DC转换器和电动机之间的电机控制单元(MCU);连接到所述电动机的交流(AC)端口;和多个开关,以在驱动模式下将所述DC总线和所述DC
‑
DC转换器的输出作为输入串联连接到所述MCU,并在充电模式下断开所述DC总线与所述MCU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驱动模式下,所述MCU接收电压,所述电压是所述DC总线上的电压和来自所述DC
‑
DC转换器的可配置电压之和,所述可配置电压选自电压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
‑
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充电模式下,来自所述AC端口的AC被所述电动机和所述MCU整流以产生第一DC电压,所述第一DC电压被DC
‑
DC转换器转换为第二DC电压,所述第二DC电压被提供以给所述电池充电。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DC
‑
DC转换器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池的第一多电平功率转换器级、连接到所述MCU的第二多电平功率转换器级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一多电平功率转换器级和所述第二多电平功率转换器级的变压器。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DC
‑
DC转换器是具有谐振频率的谐振转换器,所述DC
‑
DC转换器由处理器控制以在所述谐振频率附近的狭窄范围内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DC
‑
DC转换器包括连接到桥的第一臂的第一变压器和连接到所述桥的第二臂的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并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DC
‑
DC转换器包括多个开关,以串联模式串联和并联模式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8.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MCU包括连接到所述电动机的第一绕组的第一节点、连接到所述电动机的第二绕组的第二节点以及连接到所述电动机的第三绕组的第三节点,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节点中的每一个通过开关连接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开关可操作以在所述驱动模式下逆变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处接收的DC电压,并整流在所述充电模式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机绕组接收到的AC电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倍压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倍压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串联连接的二极管、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与所述串联连接的二极管并联连接的串联连接的电容器、在连接到所述AC端口的中性端的所述串联连接的二极管之间的第一节点,在串联连接的电容器之间的第二节点,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开关,以选择性地启用倍压。11.根据权利要求1
‑
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MCU并联连接的附加MCU,连接到所述电动机的一组绕组的所述MCU,连接到所述电动机的绕组的附加组的所述附加MCU,所述AC端口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一组绕组的中性端,并且所述AC端口的第二端子连
接到所述绕组的附加组的中性端。12.根据权利要求1
‑
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MCU并联连接的附加MCU,连接到所述电动机的绕组的第一端的所述MCU,连接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辉斌,戴和平,梁永涛,刘卫平,苏逢,王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