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51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属于废旧电池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试件及两个能够与测量设备相连的贴片,试件由超低碳Inconel625合金制作,两个贴片紧贴待测电池或试件两端,两个贴片分别设于固定极板及与动力部件相连的移动极板上,固定极板固定于底座上,移动极板与底座滑动配合;待测电池为超低内阻的动力电池,贴片为导电材料,固定极板、移动极板及底座均为绝缘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试件测试装置的内电阻、再通过装置内电阻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的内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测试装置误差所带来的误差,能够提高动力电池的内电阻测量精确度,尤其适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的内电阻。尤其适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的内电阻。尤其适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的内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内电阻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情况下,测量电池内电阻常采用惠斯通电桥,即通过4个电阻组成的环形电路,利用已知的3个电阻阻值测得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但对动力电池检测,此方法存在两个问题:
[0003](1)检测过程受检测原理和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准确性有待提高。尽管惠斯通电桥可以精准检测未知电阻,但主要用于测量中等数值的电阻(101~106Ω)。而对于动力电池,特别是超低内电阻动力电池,由于采用特殊制造工艺,内电阻往往极小,甚至可能低于1mΩ,对于3个固定电阻的制作要求极高。这不但较大提高了工件成本,而且造成电阻往往对环境更为敏感,在被测电阻极小的情况下,轻微的环境扰动容易造成被测电阻的精度严重下降,影响测量精度;
[0004](2)检测过程受外夹持状态影响较大,测量体系电阻往往对被测内电阻的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常规测量时需要采用导线连接。根据理论电计算,如果测量系统中连接测量设备,采用50cm长的直径1mm的纯铜线连接,其导线电阻将达到1.5mΩ。如果换成铝线,导线电阻将接近3mΩ。这仅仅是导线电阻,实际由于目前夹持装置大多为弹簧结构,随着电池尺寸的变化接触力值变化很大,带来接触电阻的变化。而目前部分动力电池为了保证电流输出能力,电芯内电阻已达到10mΩ级别,甚至1mΩ级别,体系误差已大大涵盖被测电池的内阻变化差异,因此带来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能够减小测试装置体系误差所带来的误差,提高动力电池电阻检测的准确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包括测量用试件及两个用于与测量设备相连的贴片,两个贴片能够与待测电池或试件两端接触,两个贴片分别设置于固定极板及移动极板上,所述固定极板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移动极板与底座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极板与动力部件相连,用于驱动移动极板相对固定极板移动;所述贴片为导电材料,所述固定极板、移动极板及底座均为绝缘材质;所述试件由超低碳Inconel625合金制作。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极板通过滑座与底座上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座通过力值传感器与动力部件相连,通过力值传感器测量的力值来控制动力部件推动滑座的启停动作,在力值传感器输出力值为2N时,向动力部件发出停止的指令。
[0009]优选的,所述贴片分别通过弹性卡爪与固定极板及移动极板相连,所述弹性卡爪
由多个弧形弹簧片组成,相邻两个弹簧片呈锐角设置,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与贴片背面相连,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与固定极板或移动极板表面的轨道槽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弹簧片为宽1mm,长10mm,厚0.5mm的纯铜片;所述贴片通过铜线与测量设备相连,所述铜线的厚度为2mm、宽度为5mm、长度为10mm。
[0011]优选的,所述试件包括两个柱状试件,分别为I型试件和II型试件,所述I型试件的长度L为65
±
0.5mm,直径D为18
±
0.2mm,所述II型试件的长度L为70
±
0.5mm,直径D为21
±
0.2mm。
[0012]优选的,所述试件采用锻件,加工前进行固溶热处理:真空加热至10650

1100℃,恒温2小时后水冷,试验后再切割为设计尺寸。
[0013]优选的,所述试件的两端采用低电阻率材料包封,并采用真空等离子喷涂形成真空等离子喷涂涂层,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2mm。其中,低电阻率材料采用与电池壳体材料相同的铝材。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动力部件驱动移动极板相对固定极板移动,可将试件或待测动力电池的两端与贴片接触,利用试件及测量设备测量出装置的内电阻,再通过装置内电阻测量出超低内阻动力电池的内电阻。本技术利用导电弹片及绝缘材质的固定极板、移动极板及底座组装为测量装置,能够减小测试装置误差所带来的误差,同时通过上述测量方法来消除被测电阻差异,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量精度,本技术主要针对两端为平面无极耳形式的圆柱状电池进行测试,尤其适用于测量超低内电阻的动力电池的内电阻。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固定极板的左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试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00

试件;1

弹片,2

固定极板,3

移动极板,4

底座,5

动力部件,6

滑座,7

力值传感器,8

弹性卡爪,80

弹簧片;9

轨道槽,10

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所述内电阻测试装置包括测量用试件00及两个用于与测量设备(图中未画出)相连的贴片1,两个贴片1能够与待测电池或试件00两端接触,两个贴片1分别通过螺栓设置于两个测量极板上,两个测量极板分别为固定极板2及移动极板3,所述固定极板2固定于底座4上,所述移动极板3与底座4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极板3与动力部件5相连,用于驱动移动极板3相对固定极板2移动;所述贴片1为导电材料,所述固定极板2、移动极板3及底座4均为绝缘材
质。其中,所述移动极板3通过滑座6与底座4上的滑槽滑动配合,能够降低移动极板在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所述滑座6通过力值传感器7与动力部件5相连,通过力值传感器7测量的力值来控制动力部件5推动滑座6的启停动作。力值传感器采用压力传感器,能够直观测试夹紧试件或动力电池的夹紧力;动力部件采用电机驱动。
[0022]正常测试时,动力电池夹持于固定极板2与移动极板3中间,动力电池横置于底座上,正负极对准两个贴片。当电机推动滑座移动时,由于移动极板与滑座一起移动,可使两个贴片贴到动力电池正负电极上面,完成对动力电池的夹持与测量设备的电路连通,即可进行测试。由于考虑需要待测试动力电池的尺寸具有很大区别,因此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用试件及两个用于与测量设备相连的贴片,两个贴片能够与待测电池或试件两端接触,两个贴片分别设置于固定极板及移动极板上,所述固定极板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移动极板与底座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极板与动力部件相连,用于驱动移动极板相对固定极板移动;待测电池为超低内阻的动力电池,所述贴片为导电材料,所述固定极板、移动极板及底座均为绝缘材质;所述试件由超低碳Inconel625合金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极板通过滑座与底座上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座通过力值传感器与动力部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分别通过弹性卡爪与固定极板及移动极板相连,所述弹性卡爪由多个弧形弹簧片组成,相邻两个弹簧片呈锐角设置,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与贴片背面相连,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与固定极板或移动极板表面的轨道槽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量超低内阻动力电池内电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为宽1mm,长10mm,厚0.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金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