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加料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156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炉加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炉加料转运系统,q其包括设置在厂房内的地坑和车间平面地坑的一侧设置有电炉加料车,厂房内设置有行车,行车上的铁链上设置有用于吸附地坑内的废料铁的电磁吸盘,车间平面上滑动连接有料斗,车间平面上设有料框,车间平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料斗输送至料框内的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进入料框内的料斗内的废铁倒入电炉加料车内的翻斗加料组件。本申请具缓解受到老厂房高度限制,行车难以将原料铁直接运输到电炉加料车内的问题。难以将原料铁直接运输到电炉加料车内的问题。难以将原料铁直接运输到电炉加料车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炉加料转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炉加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炉加料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炉是把炉内的转化为对工件加热的,可以将废铁加入电炉内进行加热熔化,形成铁水,再进行重新浇铸成成品,实现了对铁的回收再利用。
[0003]工人通常会在厂房内挖一个用于存储废铁的地坑,能够放置大量废铁,并在厂房内设置行车和电炉加料车,在行车上设置用于吸附废铁原料的电磁吸盘,当需要向电炉加入废铁原料时,电磁吸盘吸附废铁原料,并移动至电炉加料车上方,通过电炉加料车向电炉内加入原料铁。
[0004]但是,受到老厂房高度的影响,行车的高度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吸附过多的废铁,被吸附的废铁堆积的厚度加上电磁吸盘的厚度,使得电磁吸盘难以将原料铁运输到电炉加料车的上方,影响对废铁的正常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受到老厂房高度限制,行车难以将原料铁直接运输到电炉加料车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炉加料转运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炉加料搬运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炉加料搬运系统,包括设置在厂房内的地坑和车间平面所述地坑的一侧设置有电炉加料车,厂房内设置有行车,所述行车上的铁链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地坑内的废料铁的电磁吸盘,所述车间平面上滑动连接有料斗,所述车间平面上设有料框,所述车间平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料斗输送至所述料框内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进入所述料框内的所述料斗内的废铁倒入所述电炉加料车内的翻斗加料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人启动行车,行车带动电磁吸盘移动到地坑的上方,然后再将行车上的链条进行放卷,使得电磁吸盘进入地坑内,对电磁吸盘通电,吸附废铁,再次启动行车,将废铁移动至料斗的正上方,关闭电磁吸盘,在重力的作用下,废铁落入料斗内,之后,操作者启动输送组件,将料斗输送至料框内,再通过翻斗加料组件将料斗内的废铁倒入电炉加料车内,减小了因厂房高度受限而难以直接将电磁吸盘上吸附的废铁放入电炉加料车内的可能性,缓解了受到老厂房高度限制,行车难以将原料铁直接运输到电炉加料车内的问题。
[0008]可选的,所述翻斗加料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竖向轨道,所述竖向轨道沿着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弧形轨道,所述第一弧形轨道与所述竖向轨道连通,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顶端朝向所述电炉加料车弯曲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第二弧形轨道,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与所述竖向轨道连通,所述料框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移动轮组,所述移动轮组包括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所述第一轮组滑动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
所述竖向轨道内,所述第二轮组也滑动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竖向轨道内,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料框上下移动的移动组件,当所述第一轮组移动至所述第一弧形轨道顶端时,所述第二轮组位于所述竖向轨道与所述第二弧形轨道连通处,当第二轮组移动至第二弧形轨道的顶端时,所述料框顶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电炉加料车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启动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带动料框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移动轮组在对应的竖向轨道内移动,竖向轨道对料框起到了导向的作用,第一轮组经过竖向轨道并进入第一弧形轨道内,此时第二轮组位于竖向轨道内,当第一轮组移动至第一弧形轨道的顶端时,第二轮组位于竖向轨道与第二弧形轨道连通处,移动组件继续将料框向上拉动,第二轮组进入第二弧形轨道内,并且在第二弧形轨道的导向、第一弧形轨道的限位下,料框的底部沿着第二弧形轨道移动,料框顶部的开口逐渐向朝向电炉加料车的一侧翻转,当第二轮组移动到第二弧形轨道的顶部时,料框顶部的开口朝向电炉加料车顶部的开口,位于料框内的废铁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电炉加料车内,实现了转运,操作方便。
[0010]可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承重架、多个输送辊和输送电机,多个所述输送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承重架上,相邻两个所述输送辊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输送辊的一端设有链轮,位于同一侧的多个链轮上共同绕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与多个所述链轮啮合,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个所述输送辊的辊轴连接,所述料斗放置在多个所述输送辊上,所述料框的竖向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料斗进入的第一进料口,所述料框的底壁开设有供多个所述输送辊插入的第一让位通槽,当所述料框放置在所述承重架上时,所述料框的底面与多个所述输送辊的顶面齐平。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启动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一个输送辊转动,进而使得该输送辊的辊轴转动,带动链轮转动,链轮和链条配合,使得多个输送辊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放置在输送辊上的料斗移动,由于料框的底面与多个输送辊的顶面齐平,因此料斗能够顺畅的移动至料框内,进而对料斗实现的运输。
[0012]可选的,所述料框相对的侧壁均设有限位管,当所述料斗朝向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侧壁贴合所述料斗的侧壁时,所述限位管抵触所述料斗的顶壁,所述第一进料口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管,能够减小料框在翻转的过程中,料斗从料框内滑出的可能性,对料斗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0014]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减速电机、收卷辊和钢绳,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共同连接有动力台,所述减速电机设置所述动力台上,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收卷辊的辊轴,所述钢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收卷辊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动力台连接在所述料框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启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收卷辊转动,收卷辊对钢绳进行收卷,进而使钢绳将料框向上拉动,当需要将料框下放时,反向启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带动收卷辊反向转动,使得收卷辊进行放卷,在料框重力的作用下,料框向下移动,操作方便。
[0016]可选的,所述车间平面上设有溜槽,所述溜槽的截面呈倒梯形设置,所述溜槽上下均开口设置,所述溜槽位于所述料斗的上方,所述溜槽与所述料斗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溜槽,废铁从溜槽内滑入料斗内,倒梯形的溜槽能够增大漏斗的入料口,减小了电磁吸盘断电时,废铁落入漏斗外的可能性。
[0018]可选的,所述收卷辊设置有两个,每个述收卷辊上均连接所述钢绳,两个所述收卷辊的轴通过同轴杆同轴连接,所述料框的两侧壁与两根所述钢绳一一对应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减速电机时,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一个收卷辊转动,通过同轴杆,使得两个收卷辊同时转动,使得料框两侧均能够被钢绳拉起来,使料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设置电炉加料车、电磁吸盘、行车、料斗、输送组件、加料组件,启动行车,行车带动电磁吸盘移动到地坑的上方,然后再将行车上的链条进行放卷,使得电磁吸盘进入地坑内,对电磁吸盘通电,吸附废铁,再次启动行车,将废铁移动至料斗正上方,关闭电磁吸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加料搬运系统,包括设置在厂房内的地坑(1)和车间平面(8),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1)的一侧设置有电炉加料车(3),厂房内设置有行车(6),所述行车(6)上的铁链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地坑(1)内的废料铁的电磁吸盘(7),所述车间平面(8)上滑动连接有料斗(9),所述车间平面(8)上设有料框(10),所述车间平面(8)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料斗(9)输送至所述料框(10)内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进入所述料框(10)内的所述料斗(9)内的废铁倒入所述电炉加料车(3)内的翻斗加料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加料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加料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21),所述第一支撑架(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211),所述支撑柱(211)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竖向轨道(22),所述竖向轨道(22)沿着所述支撑柱(2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2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弧形轨道(23),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3)与所述竖向轨道(22)连通,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3)的顶端朝向所述电炉加料车(3)弯曲设置,所述支撑柱(211)的顶端设有第二弧形轨道(24),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4)与所述竖向轨道(22)连通,所述料框(10)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移动轮(4)组,所述移动轮(4)组包括第一轮组(25)和第二轮组(26),所述第一轮组(25)滑动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竖向轨道(22)内,所述第二轮组(26)也滑动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竖向轨道(22)内,所述第一支撑架(2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料框(10)上下移动的移动组件,当所述第一轮组(25)移动至所述第一弧形轨道(23)顶端时,所述第二轮组(26)位于所述竖向轨道(22)与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4)连通处,当所述第二轮组(26)移动至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4)的顶端时,所述料框(10)顶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电炉加料车(3)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加料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承重架(11)、多个输送辊(12)和输送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求虎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远景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