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气机和涡轮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44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气机和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压壳和背盘,所述压壳设置在所述背盘上,所述压壳与所述背盘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穿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中;可磨耗涂层,所述可磨耗涂层涂设在所述安装腔的壁面上,所述可磨耗涂层用于填充所述旋转叶轮的顶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设置在所述压壳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提升压气机可磨涂层的可靠性,大幅提升压气机的效率。大幅提升压气机的效率。大幅提升压气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气机和涡轮增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
,尤其涉及一种压气机和涡轮增压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为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物流运输提供便利的同时,造成化石能源逐渐短缺及环境污染。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节省化石能源的使用,对汽车的尾气排放要求愈发严苛,对整车厂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车辆匹配排量更小的发动机需要更强的起步及加速性能。涡轮增压器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发动机性能和油耗水平。其中,提升压气机效率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因此压气机性能的提升十分重要。
[0003]目前,对压气机提升性能的方案中,在压气机叶顶间隙内喷涂一种可磨耗的涂层,来使叶顶间隙密封效果达到较高水平。使用可磨涂层的技术,控制叶顶间隙值,大大提升了压气机的性能。但是在压气机运行过程中,气体压比提高会使压气机的压壳温度提升,在涡轮增压器长期的复杂工况使用环境下,涂层会因为气压比升高带来的温度升高而造成涂层卷边和脱落。脱落后的可磨涂层与叶轮打击后会产生的碎末,碎末有可能随气流进入发动机气缸,对发动机的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0004]因此,需要一种压气机和涡轮增压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气机和涡轮增压器,能够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提升压气机可磨涂层的可靠性,大幅提升压气机的效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压气机,包括:
[0008]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压壳和背盘,所述压壳设置在所述背盘上,所述压壳与所述背盘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
[0009]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穿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中;
[0010]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中;
[0011]可磨耗涂层,所述可磨耗涂层涂设在所述安装腔的壁面上,所述可磨耗涂层用于填充所述旋转叶轮的顶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
[0012]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设置在所述压壳上,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能够进行冷却介质的循环,以对所述压壳进行冷却。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冷却流道、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开设在所述压壳中,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开设在所述压壳上,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开设在所述压壳上,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还包括第一冷却介质流管和第二冷却介质流管,所述
第一冷却介质流管设置在所述压壳上,且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介质流管设置在所述压壳上,且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的截面呈L形。
[0016]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设置在所述背盘上,所述第二冷却结构能够进行冷却介质的循环,以对所述背盘进行冷却。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第二冷却流道、第三冷却介质入口和第四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开设在所述背盘中,所述第三冷却介质入口开设在所述背盘上,所述第三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冷却介质出口开设在所述背盘上,所述第四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0018]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结构还包括第三冷却介质流管和第四冷却介质流管,所述第三冷却介质流管设置在所述背盘上,且与所述第三冷却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四冷却介质流管设置在所述背盘上,且与所述第四冷却介质出口连通。
[0019]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和轴承,所述旋转轴穿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轴承的外圈设置在所述背盘上。
[0020]可选地,还包括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0021]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压气机。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压气机,由压壳和背盘组成壳体,壳体具有中空的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在安装腔中转动设置转轴组件,在转轴组件上设置有旋转叶轮,通过旋转叶轮的转动对气体进行压缩,并通过排气口输出;在安装腔的壁面上涂设有可磨耗涂层,可磨耗涂层用于填充旋转叶轮的顶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控制旋转叶轮的叶顶与安装腔之间的间隙值,大大提升了压气机的性能;在压壳上设置有第一冷却结构,第一冷却结构能够进行冷却介质的循环,从而对压壳进行冷却;通过设置第一冷却结构,能够对压壳进行有效降温,从而使得压壳的温度得到大幅的降低,可磨耗涂层的粘附能力因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降低了压缩空气的温度,显著地提升了可磨耗涂层的可靠性,压气机的效率也能得到提升。
[002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压气机,通过设置第一冷却结构,能够对压壳进行有效降温,从而使得压壳的温度得到大幅的降低,可磨耗涂层的粘附能力因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降低了压缩空气的温度,显著地提升了可磨耗涂层的可靠性,压气机的效率也能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压气机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压气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压气机的剖视图。
[0028]图中:
[0029]1、压壳;11、第一冷却流道;111、第一冷却介质流管;112、第二冷却介质流管;2、背盘;21、第二冷却流道;211、第三冷却介质流管;212、第四冷却介质流管;3、旋转轴;4、旋转叶轮;5、可磨耗涂层;6、排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涡轮增压器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发动机性能和油耗水平。其中,提升压气机效率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因此压气机性能的提升十分重要。
[0033]对压气机提升性能的方案中,在压气机叶顶间隙内喷涂一种可磨耗的涂层,来使叶顶间隙密封效果达到较高水平。使用可磨涂层的技术,控制叶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压壳(1)和背盘(2),所述压壳(1)设置在所述背盘(2)上,所述压壳(1)与所述背盘(2)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穿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旋转叶轮(4),所述旋转叶轮(4)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中;可磨耗涂层(5),所述可磨耗涂层(5)涂设在所述安装腔的壁面上,所述可磨耗涂层(5)用于填充所述旋转叶轮(4)的顶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设置在所述压壳(1)上,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能够进行冷却介质的循环,以对所述压壳(1)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冷却流道(11)、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流道(11)开设在所述压壳(1)中,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开设在所述压壳(1)上,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1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开设在所述压壳(1)上,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11)的另一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还包括第一冷却介质流管(111)和第二冷却介质流管(112),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流管(111)设置在所述压壳(1)上,且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介质流管(112)设置在所述压壳(1)上,且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出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气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爱元陈掌董大陆叶雨豪张恒杨海涛张武凯胡猛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