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324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包括料斗本体、筛网组件和抑尘功能部。筛网组件内置、固定于料斗本体的空腔中。抑尘功能部包括有立式吸尘设备、抑尘管道系统和储尘箱。立式吸尘设备并排地布置于料斗本体的一侧。抑尘管道系统由吸尘管组件和外接风管构成。吸尘管组件与料斗本体的空腔相沟通。外接风管用作吸尘管组件和立式吸尘设备之间的沟通过渡。抑尘箱与立式吸尘设备相配套应用。工作状态下,立式吸尘设备启动,生成于料斗本体空腔中浮尘在空气负压作用下沿着吸尘管组件、外接风管、立式吸尘设备进行流通,并最终被收集于储尘箱中。如此,不但可有效地抑制铜矿砂粉尘的生成、扩散,而且整套设备造价相对较低,利于进行推广、普及。普及。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矿砂卸料设备制造
,尤其是一种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

技术介绍

[0002]铜矿砂为含铜品质较高、精细的砂状铜矿。当铜矿砂运输船靠岸后,需要借由岸边门座式起重机(5t)将铜矿砂转运至皮带输送机上,以输送至货运车或指定储放点。皮带输送机配套有矿砂料斗。工作状态下,首先,借由门座式起重机的抓斗以抓取船舱中的铜矿砂,随后,门座式起重机继续动作以对抓斗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当调整到位后,抓斗张开以释放铜矿砂至矿砂料斗中,使得铜矿砂可控地落料至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带上,以避免铜矿砂在由门座式起重机抓斗向着皮带输送机中转的进程中发生物料外撒现象。
[0003]实际物料中转进程中,当门座式起重机抓斗抓取着铜矿砂位移至矿砂料斗的正上方后,且向着矿砂料斗卸料的瞬间,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不仅危害工人健康,引发职业病,还会对码头区域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不利于国家环保政策的落实,且当空气中的铜粉尘或颗粒物达到极限浓度时还具有爆炸风险。据调查,出于环保目的考虑,较为常见为做法为喷水淋湿法,即在矿砂料斗的四周布置大量的喷雾头,在卸料进程中,高压水经由喷雾头喷射,以在矿砂料斗的周围形成防护水雾。此方案虽说可以有效地抑制铜矿砂粉尘的生成、扩散,然而,整套喷雾设备的购置成本极高,且还需额外配套有给水站以及污水处理站,更进一步增加了投资成本。另外,后续阶段,在需配套热风设备对淋湿态铜矿砂进行烘干处理,以利于存储。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故,本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的出现。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与门式起重机、皮带输送机相配套应用,以实现矿砂的卸料、运输操作,其包括有料斗本体和筛网组件。料斗本体上同时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筛网组件内置、固定于料斗本体的空腔中,以过滤经由进料口喂入的矿砂。另外,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还包括有抑尘功能部。抑尘功能部包括有立式吸尘设备、抑尘管道系统以及储尘箱。立式吸尘设备并排地布置于料斗本体的一侧。抑尘管道系统由吸尘管组件和外接风管构成。吸尘管组件与料斗本体的空腔相沟通,且布置位置高于筛网组件。外接风管用作吸尘管组件和立式吸尘设备之间的沟通过渡。用来暂存灰尘的抑尘箱与立式吸尘设备相配套应用。工作状态下,立式吸尘设备启动,吸尘管组件被持续地供入负压空气,而生成于料斗本体空腔中浮尘在空气负压作用下被集中收纳。
[000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吸尘管组件优选为分体式结构,其由第
一抑尘管子组件和第二抑尘管子组件构成。其中,第一抑尘管子组件包括第一异形抑尘风管和多个第一吸尘嘴。第二抑尘管子组件包括第二异形抑尘风管和多个第二吸尘嘴。第一异形抑尘风管和第二异形抑尘风管均环绕于料斗本体的外侧壁进行固定。而第一吸尘嘴、第二吸尘嘴分别沿着第一异形抑尘风管、第二异形抑尘风管的长度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布,且穿透料斗本体。
[000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抑尘管子组件还包括有第一过渡软管。第一过渡软管连接于外接风管和第一异形抑尘风管之间。第二抑尘管子组件还包括有第二过渡软管。第二过渡软管连接于外接风管和第二异形抑尘风管之间。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料斗本体由多块厚度不低于8mm的Q345B钢板依序拼焊而成。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筛网组件由格栅板和钢板网构成。其中,格栅板呈水平态布置,且内置、固定于料斗本体的空腔中。钢板网平铺于格栅板上,且可拆卸地固定为一体。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还包括激振发生部。工作状态下,激振发生部持续地向着料斗本体施于高频激振力,其由至少一个可拆卸地固定于料斗本体外侧壁上的震动电机构成。
[0011]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矿砂料斗,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矿砂料斗配套有抑尘功能部。在矿砂卸料进程中,立式吸尘设备始终保持于开机状态,以向着外接风管和吸尘管组件持续地供应负压空气,以使得料斗本体的空腔保持于负压状态,如此,生成于料斗本体空腔中浮尘在空气负压作用下沿着吸尘管组件、外接风管、立式吸尘设备进行流通,并最终被收集于储尘箱中。这样一来,一方面,可有效地抑制铜矿砂粉尘的生成、扩散,即避免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整套设备造价相对较低,且节省了施工场地,利于在矿砂卸货码头进行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中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的侧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的俯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中吸尘管组件相对于料斗本体一种视角的布局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中吸尘管组件相对于料斗本体另一种视角的布局示意图。
[0018]1‑
料斗本体;11

进料口;12

出料口;2

筛网组件;21

格栅板;22

钢板网;3

抑尘功能部;31

立式吸尘设备;32

抑尘管道系统;321

吸尘管组件;3211

第一抑尘管子组件;32111

第一异形抑尘风管;32112

第一吸尘嘴;32113

第一过渡软管;3212

第二抑尘管子
组件;32121

第二异形抑尘风管;32122

第二吸尘嘴;32123

第二过渡软管;322

外接风管;33

储尘箱;4

激振发生部;41

震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与门式起重机、皮带输送机相配套应用,以实现矿砂的卸料、运输操作,其包括有料斗本体和筛网组件;所述料斗本体上同时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筛网组件内置、固定于所述料斗本体的空腔中,以过滤经由所述进料口喂入的矿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抑尘功能部;所述抑尘功能部包括有立式吸尘设备、抑尘管道系统以及储尘箱;所述立式吸尘设备并排地布置于所述料斗本体的一侧;所述抑尘管道系统由吸尘管组件和外接风管构成;所述吸尘管组件与所述料斗本体的空腔相沟通,且布置位置高于所述筛网组件;所述外接风管用作所述吸尘管组件和所述立式吸尘设备之间的沟通过渡;用来暂存灰尘的所述储尘箱与所述立式吸尘设备相配套应用;工作状态下,所述立式吸尘设备启动,所述吸尘管组件被持续地供入负压空气,而生成于所述料斗本体空腔中浮尘在空气负压作用下被集中收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尘功能良好的矿砂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组件为分体式结构,其由第一抑尘管子组件和第二抑尘管子组件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抑尘管子组件包括第一异形抑尘风管和多个第一吸尘嘴;所述第二抑尘管子组件包括第二异形抑尘风管和多个第二吸尘嘴;所述第一异形抑尘风管和所述第二异形抑尘风管均环绕于所述料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林陈宏陆兵李建军陆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