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909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4
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的柱状部精深加工;步骤二: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的连接部精深加工;步骤三: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的板状部精深加工;步骤四: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整体进行表面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能够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通过各步骤所涉及的夹具对工件进行高精度夹持固定,然后进行镗孔、铣、铰等工序,提高了工件加工成品率。提高了工件加工成品率。提高了工件加工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底座夹持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0002]船用齿轮箱是船舶动力系统的主推进传动装置,具有倒顺、离合、减速和承受螺旋桨推力的功能,与柴油机配置组成船舶动力系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船、渔船、游艇等,是船舶工业的重要关键设备。由于齿轮箱体结构相对不规则,在对齿轮箱体加工过程中,对齿轮箱体装夹固定较为困难,常规夹具难以满足需求,导致加工过程中工件极易发生错位现象,降低工件加工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毛坯件固定精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的柱状部精深加工;
[0006]步骤二: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的连接部精深加工;
[0007]步骤三: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的板状部精深加工;
[0008]步骤四: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整体进行表面处理。
[0009]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表面处理为对工件整体进行去毛刺处理。
[0010]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从左至右包括板状部、连接部、柱状部以及凸翼部,工件的板状部为竖向板状结构,板状部前端为弧形状,板状部所在竖向平面与柱状部长度方向平行,板状部前端中部以及下端中部位置均开设有槽口;柱状部部为空心圆柱形结构,柱状部的直径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变小,板状部与柱状部通过连接部连接;凸翼部为机翼状结构,凸翼部左端连接于柱状部的右侧。
[0011]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加工时对所述工件固定的夹具包括:
[0012]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柱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连接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板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整体进行表面处理的夹具。
[0013]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柱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包括基座、基座板、U形板、顶板、定位装置、夹紧装置,所述基座板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基座板上垂直设有一排呈均匀排布的U形板,U形板的排布方向与工件长度方向相同,U形板下端与基座板连接,顶板与U形板上端连接,U形板所在竖向平面与工件长度方向相垂直,U形板的U形开口朝向位于U形板左侧工件的方向;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球头,每个U形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球头,两个第一定位球头分别设置于U形板上U形开口左侧端头位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设置于第一定
位装置左侧,包括上定位基座、上定位球头、下定位基座、下定位球头,所述上定位基座设置于顶板的下底面上,上定位基座设有若干个且排布方向与U形板的排布方向相同,上定位球头设置于上定基座板的下端,下定位基座设有若干个且排布方向与U形板的排布方向相同,下定位球头设置于上定位基座的上端;所述第一定位球头、上定位球头、下定位球头与工件柱状部外表面接触且各球头轴向均朝向工件柱状部的轴心方向;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装置,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夹紧顶块,第一气缸设置于基座板上,第一夹紧顶块与第一气缸活塞杆端部连接,第一夹紧顶块位于工件连接部的后端;
[0014]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连接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包括支撑基座、支撑基准块、定位销、纵向压紧装置、横向压紧装置;所述支撑基准块包括第一支撑柱、支撑圆盘,所述第一支撑柱下端固设于支撑基座上,支撑圆盘设置于第一支撑柱上顶端;所述定位销包括主定位销、辅定位销,所述主定位销包括主定位基座、主销轴,主销轴设置于主定位基座上且主销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辅定位销包括辅定位基座、辅销轴,辅销轴设置于辅定位基座上且辅销轴为菱形柱结构;所述纵向压紧装置设置于支撑基座上;所述横向压紧装置设有两组且对称的设置于支撑基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横向压紧装置包括横向液压缸基座、横向液压缸,所述横向液压缸设置于基座上,两组横向压紧装置上的横向液压缸相对设置;
[0015]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板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包括底板、第一竖向板、定位支撑柱、纵向固定装置、定位销;所述第一竖向板垂直设置于底板上,定位支撑柱垂直设置于底板上且位于第一竖向板左侧;所述定位销包括定位基座、定位销轴,定位基座设置于第一竖向板左侧侧表面上,定位销轴设置于定位基座上且定位销轴的轴向方向分别与底板、第一竖板所在平面平行,用于对工件板状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销轴为柱状结构且定位销轴的直径与工件板状部上的定位孔直径相同;所述纵向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螺钉、第一螺母、第一压板、第一压足,所述第一螺钉垂直设置于第一竖向板上顶端,第一压板中部开设有竖向通孔,第一压板通过竖向通孔套设于第一螺钉上,第一螺母螺接于第一螺钉上且第一螺母位于第一压板上方,第一压足上端与第一压板一端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0016]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整体进行表面处理的夹具,包括底座、工件支撑板、压紧装置、顶紧装置、限位装置,所述工件支撑板为方形板状结构且设置于底座上,压紧装置设置于底座上,限位装置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工件支撑板的前端,限位装置设有若干个且围绕工件支撑板四周设置于底座上,顶紧装置固设于底座上且位于工件支撑板后端;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包括压紧块、压紧螺钉、压紧螺母、第二支撑柱,所述压紧块上开设有通孔,压紧螺钉的下端穿过压紧块上的通孔垂直螺接于底座上,压紧螺母螺接于压紧螺钉上且位于压紧块上方;所述压紧块下底面远离工件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第二支撑柱垂直设置于底座上且位于压紧块的凹槽的下方;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紧基座、轴套、限位销轴、顶紧螺钉,所述顶紧基座设于底座上,轴套为前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轴套的后端与顶紧基座的前端端面固定连接,限位销轴后部设置于轴套内,限位销轴前中部设置于轴套外,位于轴套内的限位销轴的侧表面上设有第二斜向切削面,位于轴套的侧壁上开设有螺孔,顶紧螺钉的下端旋进至螺孔内与限位销轴的第二斜向切削面接触。
[0017]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柱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还包括限位竖板、前端限位块,限位竖板垂直设置于基座板左侧,限位竖板与U形板相互垂直,前端限位块设置于限位竖板上,使工件板状部前端的槽口可与前端限位块卡接;
[0018]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二夹紧装置、下部限位块、第三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气缸基座、第二气缸、第二夹紧顶块,气缸基座设置于顶板左端,第二气缸设置于气缸基座上,第二夹紧顶块与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部连接,第二夹紧顶块位于工件板状部的后端,第二夹紧顶块可对工件板状部施加向前方的顶紧力;所述下部限位块设置于基座板上,使工件板状部下端的槽口可与下部限位块卡接;所述第三夹紧装置包括第三气缸、第三夹紧顶紧块,气缸设置于气缸基座上,第三夹紧顶紧块与第三气缸活塞杆端部连接,第三夹紧顶紧块设置于工件板状部的上端,用于对工件板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5)的柱状部(8)精深加工;步骤二: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5)的连接部(7)精深加工;步骤三: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5)的板状部(6)精深加工;步骤四:将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固定,对工件(5)整体进行表面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为对工件整体进行去毛刺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从左至右包括板状部(6)、连接部(7)、柱状部(8)以及凸翼部(9),工件(5)的板状部(6)为竖向板状结构,板状部(6)前端为弧形状,板状部(6)所在竖向平面与柱状部(8)长度方向平行,板状部(6)前端中部以及下端中部位置均开设有槽口;柱状部(8)部为空心圆柱形结构,柱状部(8)的直径由后端至前端逐渐变小,板状部(6)与柱状部(8)通过连接部(7)连接;凸翼部(9)为机翼状结构,凸翼部(9)左端连接于柱状部的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加工时对所述工件固定的夹具包括: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柱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连接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板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整体进行表面处理的夹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柱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包括基座(1

1)、基座板(1

2)、U形板(1

3)、顶板(1

4)、定位装置、夹紧装置,所述基座板(1

2)设置于基座(1

1)上,所述基座板(1

2)上垂直设有一排呈均匀排布的U形板(1

3),U形板(1

3)的排布方向与工件长度方向相同,U形板(1

3)下端与基座板(1

2)连接,顶板(1

4)与U形板(1

3)上端连接,U形板(1

3)所在竖向平面与工件长度方向相垂直,U形板(1

3)的U形开口朝向位于U形板(1

3)左侧工件的方向;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球头(1

5),每个U形板(1

3)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球头(1

5),两个第一定位球头(1

5)分别设置于U形板(1

3)上U形开口左侧端头位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设置于第一定位装置左侧,包括上定位基座(1

6)、上定位球头(1

7)、下定位基座(1

8)、下定位球头(1

9),所述上定位基座(1

6)设置于顶板(1

4)的下底面上,上定位基座(1

6)设有若干个且排布方向与U形板(1

3)的排布方向相同,上定位球头(1

7)设置于上定基座板(1

2)的下端,下定位基座(1

8)设有若干个且排布方向与U形板(1

3)的排布方向相同,下定位球头(1

9)设置于上定位基座(1

6)的上端;所述第一定位球头(1

5)、上定位球头(1

7)、下定位球头(1

9)与工件柱状部外表面接触且各球头轴向均朝向工件柱状部的轴心方向;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装置,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气缸(1

10)、第一夹紧顶块(1

11),第一气缸(1

10)设置于基座板(1

2)上,第一夹紧顶块(1

11)与第一气缸(1

10)活塞杆端部连接,第一夹紧顶块(1

11)位于工件连接部的后端;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连接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包括支撑基座(2

1)、支撑基准块(2

2)、定位销、纵向压紧装置(2

11)、横向压紧装置(2

17);所述支撑基准块(2

2)包括
第一支撑柱(2

3)、支撑圆盘(2

4),所述第一支撑柱(2

3)下端固设于支撑基座(2

1)上,支撑圆盘(2

4)设置于第一支撑柱(2

3)上顶端;所述定位销包括主定位销(2

5)、辅定位销(2

8),所述主定位销(2

5)包括主定位基座(2

6)、主销轴(2

7),主销轴(2

7)设置于主定位基座(2

6)上且主销轴(2

7)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辅定位销(2

8)包括辅定位基座(2

9)、辅销轴(2

10),辅销轴(2

10)设置于辅定位基座(2

9)上且辅销轴(2

10)为菱形柱结构;所述纵向压紧装置(2

11)设置于支撑基座(2

1)上;所述横向压紧装置(2

17)设有两组且对称的设置于支撑基座(2

1)的左右两侧,所述横向压紧装置(2

17)包括横向液压缸(2

19)基座(2

18)、横向液压缸(2

19),所述横向液压缸(2

19)设置于基座(2

18)上,两组横向压紧装置(2

17)上的横向液压缸(2

19)相对设置;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的板状部精深加工的夹具,包括底板(3

1)、第一竖向板(3

2)、定位支撑柱(3

3)、纵向固定装置(3

4)、定位销(3

10);所述第一竖向板(3

2)垂直设置于底板(3

1)上,定位支撑柱(3

3)垂直设置于底板(3

1)上且位于第一竖向板(3

2)左侧;所述定位销(3

10)包括定位基座(3

11)、定位销轴(3

12),定位基座(3

11)设置于第一竖向板(3

2)左侧侧表面上,定位销轴(3

12)设置于定位基座(3

11)上且定位销轴(3

12)的轴向方向分别与底板(3

1)、第一竖板所在平面平行,用于对工件板状部进行定位的定位销轴(3

12)为柱状结构且定位销轴(3

12)的直径与工件板状部上的定位孔直径相同;所述纵向固定装置(3

4)包括第一螺钉(3

5)、第一螺母(3

6)、第一压板(3

7)、第一压足(3

8),所述第一螺钉(3

5)垂直设置于第一竖向板(3

2)上顶端,第一压板(3

7)中部开设有竖向通孔,第一压板(3

7)通过竖向通孔套设于第一螺钉(3

5)上,第一螺母(3

6)螺接于第一螺钉(3

5)上且第一螺母(3

6)位于第一压板(3

7)上方,第一压足(3

8)上端与第一压板(3

7)一端的下底面固定连接;对船用发动机齿轮箱体工件整体进行表面处理的夹具,包括底座(4

1)、工件支撑板(4

2)、压紧装置(4

3)、顶紧装置(4

10)、限位装置(4

16),所述工件支撑板(4

2)为方形板状结构且设置于底座(4

1)上,压紧装置(4

3)设置于底座(4

1)上,限位装置(4

16)设置于底座(4

1)上且位于工件支撑板(4

2)的前端,限位装置(4

16)设有若干个且围绕工件支撑板(4

2)四周设置于底座(4

1)上,顶紧装置(4

10)固设于底座(4

1)上且位于工件支撑板(4

2)后端;所述压紧装置(4

3)包括包括压紧块(4

4)、压紧螺钉(4

5)、压紧螺母(4

6)、第二支撑柱(4

7),所述压紧块(4

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周少杰石旭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日机械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