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46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旋翼桨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桨毂质量较重,寿命相对较短,维护困难,制造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包括安装于桨毂支叉组件上的中心十字叉组件,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上安装有桨叶支臂组件;所述桨叶支臂组件通过拉扭条组件固定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上;所述桨毂支叉组件安装于输出轴上,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绕垂直所述输出轴轴线的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桨毂支叉组件上。采用拉扭条组件替代轴承,桨毂整体质量较轻,寿命相对较长,维护方便,制造使用成本较低。用成本较低。用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旋翼桨毂
,具体涉及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轻型直升机的尾旋翼桨毂最常采用的结构形式是以轴承为主,其主要是通过滚动轴承来实现旋翼桨叶的变距,通过角接触轴承或推力球轴承来承担桨叶旋转时的离心力,这种结构由于轴承较多,一般整体尺寸较大,桨毂质量较重,寿命相对较短,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桨毂质量较重,寿命相对较短,维护困难,制造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包括安装于桨毂支叉组件上的中心十字叉组件,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上安装有桨叶支臂组件;
[0006]所述桨叶支臂组件通过拉扭条组件固定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上;
[0007]所述桨毂支叉组件安装于输出轴上,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绕垂直所述输出轴轴线的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桨毂支叉组件上。
[000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桨叶支臂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桨叶支臂组件关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拉扭条组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桨叶支臂组件连接,所述拉扭条组件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桨叶支臂组件连接。
[000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拉扭条组件设置为一体式,相较于分体式分布方式结构简单,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产品重量和生产制造成本。/>[0010]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所述拉扭条组件的中心压块,所述拉扭条组件的两端到所述中心压块的距离相等。
[001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心压块,中心压块用于固定拉扭条组件的中心位置,防止桨叶变距时拉扭条组件受到的扭转力出现分布不均、扭转位置偏移的情况。
[0012]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拉扭条组件包括至少两片叠加于一起的金属条。
[00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拉扭条组件由多层金属条叠加组合而成,可以很好的承受桨叶做变距运动时的扭转力以及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
[0014]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拉扭条组件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固定于所述桨叶支臂组件上,所述第一锁紧螺栓靠近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所述拉扭条组件的内固定衬套,所述锁紧螺栓远离所述内固定衬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所述拉扭条组件的外固定衬套。
[0015]基于相这技术方案:用于将拉扭条组件的两侧锁紧,防止拉扭条组件出现分层现
象。
[0016]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内固定衬套和所述外固定衬套均通过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固定。
[0017]基于相这技术方案:简化了内固定衬套、外固定衬套的固定结构,使得第一锁紧螺栓在锁紧内固定衬套、外固定衬套的同时可以锁紧拉扭条组件,从而简化了旋翼桨毂的结构。
[001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桨毂支叉组件与所述输出轴之间设置有减振橡胶垫。
[00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在桨叶做变距运动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桨毂支叉组件与输出轴干涉。
[0020]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桨毂支叉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桨毂支叉,所述桨毂支叉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的叉片,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通过第二锁紧螺栓固定于所述叉片上,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与所述叉片之间设置有轴承。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桨毂支叉组件与中心十字叉组件易于装配,并且,通过设置叉片和轴承,中心十字叉组件动作灵活。
[0022]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002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深沟球轴轴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承受轴向以及径向作用力,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0024]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与所述叉片之间设置有调整垫块,所述调整垫块的一侧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接触,所述调整垫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叉片接触。
[00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心十字叉组件和桨毂支叉组件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垫块,可以较为便捷的调整两者之间的间距,防止间距过小时出现干涉或者出现间距过大的问题。
[0026]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桨叶支臂组件套设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上,所述桨叶支臂组件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之间设置有自润滑衬套。
[002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变距时更为顺滑,节省维护成本。
[002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自润滑衬套靠近所述桨毂支叉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之间设置有挡圈。
[002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挡圈用于增大自润滑衬套的轴向受力面积,减小其变形。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1]直升机的尾旋翼在正常工作时存在以下运动,设以垂直于输出轴轴线的平面为基准面,尾旋旋翼桨叶支臂组件和十字叉组件整体在基准面内做绕输出轴轴线的旋转运动,尾旋翼中心的十字叉组件整体相对于基准面做上下挥舞运动,以及尾旋翼支臂组件绕各自变距轴线的桨叶变距运动,上述三个运动是尾旋翼桨毂释放各方向自由度后的随动运动。
[0032]因此,直升机的尾旋翼桨毂应满足上述旋转动作、挥舞动作以及桨叶的变距运动的需求,采用拉扭条组件设计,用以承受尾旋翼桨叶旋转时的桨叶离心力,同时释放尾旋翼桨叶变距方向上的自由度,无轴承设计,降低了桨毂结构的整体尺寸和质量。
[0033]采用拉扭条组件替代轴承设计,减去了内部轴承的润滑系统设计,降低了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外泄污损尾旋翼桨叶的风险,保持尾旋殿桨毂以及桨叶表面的清洁,降低维护成本。
[0034]采用拉扭条组件替代轴承,桨毂整体质量较轻,寿命相对较长,维护方便,制造使
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的中心十字叉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中桨毂支叉组件与中心十字叉组件连接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标号说明:
[0040]1‑
桨叶支臂组件;2

中心十字叉组件;3

桨毂支叉组件;11

桨叶支臂;12

内固定衬套;13

外固定衬套;14

第一锁紧螺栓;21

中心十字叉;22

拉扭条组件;23

中心压块;24

调整垫块;2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桨毂支叉组件上的中心十字叉组件,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上安装有桨叶支臂组件;所述桨叶支臂组件通过拉扭条组件固定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上;所述桨毂支叉组件安装于输出轴上,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绕垂直所述输出轴轴线的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桨毂支叉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支臂组件有两个,两个所述桨叶支臂组件关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拉扭条组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桨叶支臂组件连接,所述拉扭条组件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桨叶支臂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所述拉扭条组件的中心压块,所述拉扭条组件的两端到所述中心压块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扭条组件包括至少两片叠加于一起的金属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扭条式直升机尾旋翼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扭条组件通过第一锁紧螺栓固定于所述桨叶支臂组件上,所述第一锁紧螺栓靠近所述中心十字叉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所述拉扭条组件的内固定衬套,所述锁紧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艺敏郭凯王晋华张宇黄俊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奕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