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796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直升机主减速器因为自身结构比较紧凑且体积小,导致散热效果较差,容易影响齿轮和轴承的正常运作的问题。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包括主减速器壳体、减速齿轮组件、旋翼轴和散热组件;旋翼轴与减速齿轮组件相连;主减速器壳体设有储油槽;散热组件包括油泵、进油管和回油管,进油管连接在油泵和储油槽之间,回油管连接在油泵和主减速器壳体之间;回油管上设有散热器;旋翼轴与油泵之间设有传动组件。在主减速器壳体的外部设有油泵、进油管和设有散热器的回油管,通过油泵可以将储油槽的润滑油在循环润滑的过程中同时对润滑油在主减速器壳体外侧进行散热。散热。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直升机主减速器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主减速器是直升机上的主要传动部件之一,其结构一般为齿轮传动式;主减速器的工作特点是减速、转向,能将高转速、小扭矩的输入转变成低转速、大扭矩的输出传递给旋翼轴,并按转速、扭矩需要再传递给尾桨等。
[0003]直升机主减速器即使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正常工作,也会因为自身结构比较紧凑、体积小等设计特点,在高速和重载的情况下,使得整个主减速器系统产生比较大的温差,使温度急速上升,高温会对主减速器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轴承来说,由于元件之间的摩擦以及润滑油粘性的作用,使得其内部快速升温,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润滑油的粘度就会下降,使轴承表面的材料过早地失效,出现胶合咬死的情况,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对于齿轮来说,温度的变化既能影响齿轮传动性能和润滑功能,也能引起齿轮的变形,影响正常的运作;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主减速器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直升机主减速器因为自身结构比较紧凑且体积小,导致散热效果较差,容易影响齿轮和轴承的正常运作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包括主减速器壳体、减速齿轮组件和旋翼轴,所述减速齿轮组件设置在主减速器壳体内,所述旋翼轴与减速齿轮组件相连且所述旋翼轴由减速齿轮组件驱动;所述主减速器壳体的底部设有储油槽;直升机主减速器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主减速器壳体外部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油泵、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油管连接在油泵的进油口和储油槽的底部之间,所述回油管连接在油泵的出油端和主减速器壳体的上端之间;所述回油管上设有散热器;所述旋翼轴的下端与油泵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0006]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散热器为呈蛇形盘旋的散热铜管,所述回油管包括进油段和出油段,所述进油段连接在油泵的出油端与散热器的进油端之间,所述出油段连接在散热器的出油端和主减速器壳体的上端之间。
[0007]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散热器为设置在回油管上且呈蛇形盘旋的散热铜管,可以对从储油槽内运转到主减速器壳体外部的润滑油进行散热降温。
[000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均为铜管。
[0009]基于上述方案,铜管的散热性能较高。
[0010]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油泵为摆线齿轮泵。
[0011]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旋翼轴下端的主动带轮、连接在油
泵上的从动带轮和连接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的同步带。
[0012]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同步带组件可以使得旋翼轴与油泵的传动比固定,从而可以保证稳固的散热效果。
[0013]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减速齿轮组件包括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设置在穿设在主减速器壳体的齿轮轴上,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在旋翼轴上。
[0014]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齿轮轴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位于散热风扇的出风方向上。
[0015]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在齿轮轴上设置散热风扇,当齿轮轴带动散热风扇运转时,可以使得散热器进行更好的散热。
[0016]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从动锥齿轮位于储油槽的上端或位于储油槽内。
[0017]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主减速器壳体包括上小下大的锥形顶盖、箱体和上大下小的储油槽;所述锥形顶盖设置在箱体的上端且储油槽设置在箱体的下端。
[0018]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回油管的出油端连接在锥形顶盖上。
[0019]基于上述方案,可以使得回油管流出的润滑油可以有较大的流动路径,对主减速器内的部件润滑范围更广。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技术中的直升机主减速器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中,在主减速器壳体的外部设有由油泵、进油管和设有散热器的回油管构成的散热组件,通过油泵可以将储油槽的润滑油在循环润滑的过程中同时对润滑油在主减速器壳体外侧进行散热;本专利技术中的散热系统,可以避免主减速器的齿轮之间和轴承面之间因过热而产生“烧蚀”现象,以免影响直升机的正常运转,从而避免对整机的安全性、可靠性产生巨大影响。
[0022]此外,油泵由旋翼轴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在主减速器工作时,主减速器通过减速齿轮组件带动旋翼轴旋转时,旋翼轴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油泵运转,油泵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对储油槽内的润滑油进行循环,在循环过程中通过散热器对润滑油进行散热;由于油泵由旋翼轴驱动,故油泵只有在主减速器工作时进行散热,可以实现自吸式外循环散热,主减速器在工作时的发热和散热同步性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中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中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的逻辑原理示意图。
[0026]图中标号说明:
[0027]1‑
旋翼轴;2

锥形顶盖;3

箱体;4

齿轮轴;5

摆线齿轮泵;6

进油管;61

进油管接口;7

同步带;8

储油槽;9

回油管;91

散热器;92

回油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包括主减速器壳体、减速齿轮组件和旋翼轴1,所述减速齿轮组件设置在主减速器壳体内,所述旋翼轴1与减速齿轮组件相连且所述旋翼轴1由减速齿轮组件驱动;所述主减速器壳体的底部设有储油槽8;直升机主减速器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主减速器壳体外部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油泵、进油管6和回油管9,所述进油管6连接在油泵的进油口和储油槽8的底部之间,所述回油管9连接在油泵的出油端和主减速器壳体的上端之间;所述回油管9上设有散热器91;所述旋翼轴1的下端与油泵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包括主减速器壳体、减速齿轮组件和旋翼轴,所述减速齿轮组件设置在主减速器壳体内,所述旋翼轴与减速齿轮组件相连且所述旋翼轴由减速齿轮组件驱动;所述主减速器壳体的底部设有储油槽;其特征在于,直升机主减速器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主减速器壳体外部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油泵、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油管连接在油泵的进油口和储油槽的底部之间,所述回油管连接在油泵的出油端和主减速器壳体的上端之间;所述回油管上设有散热器;所述旋翼轴的下端与油泵之间设有传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呈蛇形盘旋的散热铜管,所述回油管包括进油段和出油段,所述进油段连接在油泵的出油端与散热器的进油端之间,所述出油段连接在散热器的出油端和主减速器壳体的上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均为铜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自吸式外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为摆线齿轮泵。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艺敏郭凯王晋华张宇黄俊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奕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