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线线槽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42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线线槽,包括线槽体(1)、用于将所述线槽体(1)固定于车下的线槽吊耳(2)、以及设于所述线槽体(1)内部的线槽隔舱板(13),所述线槽隔舱板(13)将所述线槽体(1)的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布置不同线束的隔舱(14);所述线槽体(1)包括主槽体(11)和变向段槽体(12),所述变向段槽体(12)相对于所述主槽体(11)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偏转夹角α,和/或,所述变向段槽体(12)相对于所述主槽体(11)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落差夹角β。该曲线线槽能够适应车体结构及线缆布置需求,增强线槽安装可靠性,可以提供更为优异的电磁兼容性能。可以提供更为优异的电磁兼容性能。可以提供更为优异的电磁兼容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线线槽及轨道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轨道车辆的曲线线槽。本技术还涉及设有所述曲线线槽的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动车组、高铁等轨道车辆使用电缆、电线较多,线路总长较大,涉及接线的电气设备种类庞杂,如何将数量众多的电线准确无误地敷设在车内,并与设备可靠连接,是电气系统装联技术的核心,也是动车组、高铁等轨道车辆行车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的基本保证。
[0003]车下布线通常采用线束预组的方式,一般是在车下的一、二位侧都设计有布线用的线槽和线管,线束预组好后沿着线槽内固定,然后再把线槽固定到车底相应位置上,线束在到达相应设备附近后,从线槽中转弯90
°
,沿车体预先设计的走线架到达相应的车下设备接线,而且,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设计一位侧线槽布设主回路高压配线,二位侧线槽布设控制电路配线。
[0004]面对车下复杂的运营环境,目前在车下主要使用开放式长方形线槽已无法满足对线束防护、固定的更高要求,线束易被风沙击打并出现固定脱落的隐患;同时,不同频率线束混放于一起,线束相互辐射,使车下线束电磁环境变差,影响信号传输及车辆运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线线槽,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曲线线槽的轨道车辆。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曲线线槽,包括线槽体、用于将所述线槽体固定于车下的线槽吊耳、以及设于所述线槽体内部的线槽隔舱板,所述线槽隔舱板将所述线槽体的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布置不同线束的隔舱;所述线槽体包括主槽体和变向段槽体,所述变向段槽体相对于所述主槽体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偏转夹角α,和/或,所述变向段槽体相对于所述主槽体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落差夹角β。
[0008]可选地,所述线槽体为分段式结构,相邻两段所述线槽体的端部之间设有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包括连接板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呈“U”形,焊接于其中一段所述线槽体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向上支撑另一段所述线槽体或其线槽吊耳的底部。
[0009]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呈“Z”字形,其具有低位平板和高位平板,所述低位平板与高位平板通过斜向板相连接,所述低位平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所述高位平板向上支撑所述线槽体或线槽吊耳。
[0010]可选地,所述线槽体设有能够与之形成法拉第笼的线槽盖。
[0011]可选地,所述线槽体和线槽盖分别通过接地线与车体进行接地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线槽体通过接地塞钉与车体接地座相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线槽体预置有出线孔,从所述出线孔引出至转向架上部线槽的全路
径线束设有软性金属屏蔽线管。
[0014]可选地,所述线槽体上分布有散热孔;和/或,所述线槽体的表面附着有塑粉层。
[0015]可选地,所述偏转夹角α和落差夹角β均为钝角。
[0016]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设于所述车体底部用于布线的线槽,其中,所述线槽为上述任一所述的曲线线槽。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曲线线槽,具有直段线槽和非直段线槽,非直段线槽相对于主槽体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偏转夹角,和/或,非直段线槽相对于主槽体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落差夹角。这样,其线槽截面随线缆走线路径变化,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线缆走线需求,其线槽高度变化,能够适应车体结构,避开下部设备,提高车下空间利用率。
[0018]此外,线槽体的内部采用隔舱设计,将不同线束分别布至于不同隔舱内,隔断不同线缆间信号的影响,可显著提高电磁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曲线线槽的俯视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曲线线槽的侧视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曲线线槽的截面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曲线线槽的轴测图(省去线槽隔舱板);
[0023]图5为线槽体内的线束分布示意图;
[0024]图6为相邻两段线槽体之间的搭接结构的侧视图;
[0025]图7为相邻两段线槽体之间的搭接结构的轴测图。
[0026]图中:
[0027]1.线槽体 11.主槽体 12.变向段槽体 2.线槽吊耳 21.边缘 3.散热孔 13.隔舱板 14.隔舱 4.连接板 41.低位平板 42.斜向板 43.高位平板 5.安装座 6.车体横梁 7.车体接地座 8.接地塞钉 9.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30]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曲线线槽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曲线线槽的侧视图.
[0031]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曲线线槽,主要由线槽体1和线槽吊耳2等组成,其中,线槽体1呈较为扁平的形状,在横截面上呈开口向上的“U”形,线槽吊耳2的宽度较窄,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线槽吊耳2,线槽吊耳2具有外翻的边缘21,边缘21上开设有螺栓孔,可通过螺栓固定于车底,从而将线槽体1固定在设计位置。
[0032]通过在线槽体1及线槽吊耳2上开设散热孔3,能更好的散发线缆间产生的热量,同时降低线槽重量,降低线槽成本,通过一体化线槽吊耳3及型材线槽体1的设计,可以增强增强线槽的承重能力,提高线槽安装的可靠性。
[0033]线槽体1并非沿直线方向一直延伸的常规线槽体,而是既具有主槽体11,又在两端具有变向段槽体12,其中,变向段槽体12相对于主槽体11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偏转夹角α,此偏转夹角α为钝角,也就是说,变向段槽体12的一端与主槽体11相连接,另一端向一侧倾斜一定角度。
[0034]如此,使得线槽截面能够随线缆走线路径而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线缆走线需求。
[0035]同时,变向段槽体12相对于主槽体11在高度方向上还具有落差夹角β,此落差夹角β为钝角,也就是说,变向段槽体12的一端与主槽体11相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
[0036]如此,使得线槽高度发生变化,以适应车体结构,避开车体的下部设备,提高车下空间利用率。
[0037]线槽体1设有能够与之形成法拉第笼的线槽盖(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使封闭的线槽形成法拉第笼,线槽体1及线槽盖分别使用扁平接地线与车体进行接地处理,阻绝感应电场,形成良好的EM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线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槽体(1)、用于将所述线槽体(1)固定于车下的线槽吊耳(2)、以及设于所述线槽体(1)内部的线槽隔舱板(13),所述线槽隔舱板(13)将所述线槽体(1)的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布置不同线束的隔舱(14);所述线槽体(1)包括主槽体(11)和变向段槽体(12),所述变向段槽体(12)相对于所述主槽体(11)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偏转夹角α,和/或,所述变向段槽体(12)相对于所述主槽体(11)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落差夹角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体(1)为分段式结构,相邻两段所述线槽体(1)的端部之间设有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包括连接板(4)和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呈“U”形,焊接于其中一段所述线槽体(1)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5)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的另一端向上支撑另一段所述线槽体(1)或其线槽吊耳(2)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线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呈“Z”字形,其具有低位平板(41)和高位平板(43),所述低位平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松盖增杰崔少杰孙栋邢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