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756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贯穿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伸缩杆,在物料完成冷却成型后,伸缩杆收缩使得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分离,当物料留在成型槽内部时,推杆伸长带推动推板向前移动,将生产出来的工件推出,方便工人取料,由内向外推保持了工件的完整性。完整性。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铸造设备是金属加工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就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机械,他的出现加开的工件的生产速度,同时提高了金属工件的质量。
[0003]现有技术中铸造设备存在的缺陷是:
[0004]1、对比文件CN207521683U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汽车金属配件铸造设备,“包括工作台,冲压腔,可调节底座结构,冲压块,浇铸液灌注口,电动冲压臂,冲压调控座,防尘袋存放结构,可调节控制装置,冲压腔保护液汽化器,固定架,铸造腔,铸造台,顶料板,顶料内壁,顶料外壁,液压连接管,顶料臂固定座和铸造液入口,所述的冲压腔开设在工作台内;所述的可调节底座结构固定在工作台的下部。本技术轮框卡接在垫块的下部,配合推杆,有利于方便推动该设备移动,且不易晃动,使得使用更加方便;盛放板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存放铸造成型的配件,增加使用功能;防尘套袋本体套接在该铸造设备的外侧,有利于提高对该设备的防尘效果,且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小”,该装置内部缺少制冷设备,在产品浇筑后,冷却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不高。
[0005]2、对比文件CN210702505U公开了一种金属耐磨介质铸造设备,“包括铸造设备和承接装置,所述承接装置活动安装在铸造设备的内部,所述承接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侧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一端内侧面均活动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端两侧边缘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卡板的另一端边缘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卡板的一端面卡接有挤压木板,所述挤压木板的顶面转动连接有第二紧固螺丝。本技术可以在产品加工后快速转动承接装置对产品进行夹持脱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产品掉落产生碰伤,以及防止产品脱落造成产品的损坏”,该装置缺少辅助脱模结构,在脱模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件的损坏。
[0006]3、对比文件CN214001199U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冶金铸造设备,“其包括铸造设备本体,所述铸造设备本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底部设有拉板,所述铸造设备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架,底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凹座,两个凹座内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凹座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滑杆上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板,四个弹簧均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移动,且便于对轮子进行制动,方便人们使用”,该装置内部缺少引导装置,容易导致模具早一点的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
[0007]4、对比文件CN212525965U公开了一种整体多路阀铸造设备,“包括铸造设备主体、操作面板、滑杆、清沙机构和润滑机构,所述操作面板处于铸造设备主体的一侧表面,所述
铸造设备主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清沙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处于滑槽内部,能够将操作面板表面上残留的碎沙进行清理,保证制作沙型时其操作面板表面的洁净,避免残留过多对多路阀形腔造成影响,且能够通过螺纹进行自由的移动,当压板脱离压槽时,也能将毛刷取出,对推杆进行清洗更换,定期进行清洗,能够保证其清理效果,使用更为便捷,同时通过弹簧抵触毛刷,再由压板的抵触,能够调节推杆与操作面板表面之间松紧度,使用更为灵活,提高铸造设备加工质量”,现有的结构内部结构相对固定,导致工件无法进行更换,只能进行单一的产品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贯穿安装有伸缩杆;
[0010]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位于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模具;
[0011]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第二支撑板远离固定模具的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引导轨道,引导轨道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活动模具。
[0014]优选的,所述活动模具远离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嵌合件,活动模具远离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塑形槽,且塑形槽位于多组嵌合件的内侧,塑形槽的顶部贯穿有第一半圆引导管,第一半圆引导管贯穿安装在活动模具的顶部,活动模具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移动轮,移动轮活动安装在引导轨道的内侧。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具靠近活动模具的一侧内部安装有成型槽,且成型槽与塑形槽相适合,成型槽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第二半圆引导管,第二半圆引导管贯穿固定模具的顶部,第二半圆引导管与第一半圆引导管相对应,固定模具靠近活动模具的一侧开设有嵌合槽,嵌合槽位于成型槽的外侧,嵌合槽与嵌合件相对应,固定模具的内部盘旋安装有吸热管,吸热管一端贯穿固定模具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对接口,吸热管一端贯穿固定模具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口,吸热管位于成型槽的外侧,固定模具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推杆,推杆位于两组吸热管之间,推杆的一端安装有推板,推板贯穿成型槽的内侧。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框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固定框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和支撑架,第二过滤网位于支撑架的前方和后方,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吹风机,固定框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座,固定框的内侧通过连接座安装有冷凝管,冷凝管的一端贯穿固定框的顶部,冷凝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对接口,冷凝管另一端安装有压缩机,压缩机的一侧通过连接管安装有第二连接口,第二连接口贯穿安装在固定框的外壁上。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口的前端通过螺纹安装有第一对接槽,第一对接槽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螺纹接头,第一螺纹接头通过螺纹与第一连接口对接。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对接口的顶部外侧通过螺纹安装有第二对接槽,第二对接槽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通过螺纹与第一对接口对接。
[0019]优选的,该设备的工作步骤如下:
[0020]S1、首先工作人员将安装板通过第一螺钉安装在车厢的内部,再由安装板对外壳固定,保证外壳的稳定性,然后将基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架和支撑板上,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方便工人对装置进行组装,然后将电线与组装座对接,再将贴合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安装在车厢上,方便贴合板对储存箱固定,保证储存箱的稳定性,由多组对接槽连接外部电源,电力通过对接槽传输到传输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01),所述第一安装板(20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内侧贯穿安装有伸缩杆(202);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安装板(401),且第二安装板(401)位于第一安装板(201)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40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二支撑板(4)靠近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模具(5);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框(8),且固定框(8)位于第二支撑板(4)远离固定模具(5)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引导轨道(101),引导轨道(101)位于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40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02)的输出端安装有移动板(203),移动板(203)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活动模具(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模具(3)远离移动板(203)的一侧安装有嵌合件(301),活动模具(3)远离移动板(203)的一侧安装有塑形槽(302),且塑形槽(302)位于多组嵌合件(301)的内侧,塑形槽(302)的顶部贯穿有第一半圆引导管(303),第一半圆引导管(303)贯穿安装在活动模具(3)的顶部,活动模具(3)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移动轮(304),移动轮(304)活动安装在引导轨道(101)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具(5)靠近活动模具(3)的一侧内部安装有成型槽(501),且成型槽(501)与塑形槽(302)相适合,成型槽(501)的顶部贯穿安装有第二半圆引导管(502),第二半圆引导管(502)贯穿固定模具(5)的顶部,第二半圆引导管(502)与第一半圆引导管(303)相对应,固定模具(5)靠近活动模具(3)的一侧开设有嵌合槽(508),嵌合槽(508)位于成型槽(501)的外侧,嵌合槽(508)与嵌合件(301)相对应,固定模具(5)的内部盘旋安装有吸热管(503),吸热管(503)一端贯穿固定模具(5)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对接口(504),吸热管(503)一端贯穿固定模具(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连接口(505),吸热管(503)位于成型槽(501)的外侧,固定模具(5)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推杆(506),推杆(506)位于两组吸热管(503)之间,推杆(506)的一端安装有推板(507),推板(507)贯穿成型槽(501)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智能制冷效果的铸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8)远离第二支撑板(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806),固定框(8)靠近第二支撑板(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808)和支撑架(809),第二过滤网(808)位于支撑架(809)的前方和后方,支撑架(809)的一侧安装有吹风机(807),固定框(8)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座(801),固定框(8)的内侧通过连接座(801)安装有冷凝管(802),冷凝管(802)的一端贯穿固定框(8)的顶部,冷凝管(80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对接口(803),冷凝管(802)另一端安装有压缩机(804),压缩机(804)的一侧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铭泽徐利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联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