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752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智能控制领域,该系统包括传感组件和,所述传感组件包括用于对驱动桥轴荷情况进行感应的高度阀;所述控制组件包括ECU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与车辆的储气罐相连,出气口与车辆的左气囊、右气囊和提升气囊相连,所述高度阀和电磁阀均与ECU间电连接;所述ECU用于基于高度阀感应得到的驱动桥轴荷情况,当车辆为空载状态、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小于设定轴荷或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不小于设定轴荷时,对电磁阀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因提升桥轴荷分配不合理导致车辆提升桥轮胎磨损异常,出现驱动力不足打滑、驻车溜车等危险情况发生。驻车溜车等危险情况发生。驻车溜车等危险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智能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收费公路按轴收费,以及相关部门治超越来越严的情况下,提升桥载货车近两年得到迅速发展,但驾驶员在实际使用提升桥的过程中存在空载、满载情况下都将提升桥控制在提升状态,仅在超限站等查超的地方临时将提升桥放下的情况,从而躲避检查。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持续出现,当前强制要求提升桥仅允许在空载状态状态下提升。
[0003]提升桥是气囊式复合悬架提升桥,主要用于6X2或8X2型载货汽车的中桥。目前,提升桥的控制逻辑是:驾驶室里有一个翘板开关,通过二位五通电磁阀控制提升桥的升和降,二位五通电磁阀进气端与储气筒相连,出气端与提升桥气囊相连,在储气筒出气端加有限压阀;空载时,开关置于升状态,提升气囊充气,提升桥悬空,承载气囊放气;载货时,开关置于降状态,提升气囊放气,承载气囊充气至限压值;这种控制逻辑导致提升桥放下时,承载气囊的气压是固定的,无法根据轴荷对承载气囊气压进行调节,从而导致车辆处于半载且货物重心靠前或者在驱动桥掉入凹坑时,提升桥轴荷分配较多,驱动桥轴荷分配较少,致使车辆驱动力不足,同时也会导致车辆在坡道停车时,由于驱动轴附着力不足,车辆驻车力不够,致使车辆出现溜车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因提升桥轴荷分配不合理导致车辆提升桥轮胎磨损异常,出现驱动力不足打滑、驻车溜车等危险情况发生。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0006]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包括用于对驱动桥轴荷情况进行感应的高度阀;
[0007]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ECU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与车辆的储气罐相连,出气口与车辆的左气囊、右气囊和提升气囊相连,所述高度阀和电磁阀均与ECU间电连接;
[0008]其中,所述ECU用于基于高度阀感应得到的驱动桥轴荷情况,当车辆为空载状态、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小于设定轴荷或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不小于设定轴荷时,对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相应控制左气囊、右气囊和提升气囊的充气/放气。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0010]所述电磁阀的出气口包括三个,分别为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
[0011]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提升气囊相连;
[0012]所述第二出气口与左气囊和右气囊相连;
[0013]所述第三出气口通过第一出气口与提升气囊均相连,通过第二出气口与左气囊和
右气囊相连,用于实现左气囊、右气囊和提升气囊的放气。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车辆为空载状态时:
[0015]高度阀向ECU发出第一电信号,若ECU接收的第一电信号持续了预设时间,则ECU控制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口打开并与进气口连通,以向提升气囊内充气,控制第二出气口与第三出气口连通,以将左气囊和右气囊内的气体通过第三出气口排出。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小于设定轴荷时:
[0017]高度阀向ECU发出第二电信号,若ECU接收的第二电信号持续了预设时间,则ECU控制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三出气口连通,以将提升气囊内的气体通过第三出气口排出,控制第二出气口为关闭状态,左气囊和右气囊内不充气。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不小于设定轴荷时:
[0019]高度阀向ECU发出第三电信号,若ECU接收的第三电信号持续了预设时间,则ECU控制电磁阀的第二出气口打开并与进气口连通,以向左气囊和右气囊内充气,并当左气囊和右气囊内的气压大于预设气压且已持续设定时间,ECU控制电磁阀的第二出气口关闭,以停止向左气囊和右气囊内充气。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右气囊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对右气囊内的气压进行感应,并将感应得到的气压信号反馈给ECU。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高度阀的一端固定于驱动桥上,另一端固定于车架上。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与ECU间电连接。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车辆的车速低于设定车速,且已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时,ECU基于翘板开关的信号,对电磁阀进行控制,控制左气囊、右气囊和提升气囊的充气/放气。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5]ECU基于高度阀感应得到的驱动桥轴荷情况:
[0026]当车辆为空载状态且已持续预设时间时,ECU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向提升气囊内充气,同时将左气囊和右气囊内的气体排出;
[0027]当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小于设定轴荷,且已持续预设时间时,ECU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将提升气囊内的气体排出,同时控制左气囊和右气囊内不充气;
[0028]当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不小于设定轴荷,且已持续预设时间时,ECU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向左气囊和右气囊内充气,并当左气囊和右气囊内的气压大于预设气压且已持续设定时间时,停止向左气囊和右气囊内充气。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高度阀对驱动桥的轴荷情况进行感应,然后基于高度阀感应得到的驱动桥轴荷情况,当车辆为空载状态、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小于设定轴荷或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不小于设定轴荷时,ECU对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相应控制左气囊、右气囊和提升气囊的充气/放气,有效避免因提升桥轴荷分配不合理导致车辆提升桥轮胎磨损异常,出现驱动力不足打滑、驻车溜车等危险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

翘板开关,2

ECU,3

储气罐,4

电磁阀,5

提升气囊,6

左气囊,7

高度阀,8

右气囊,9

气压传感器,10

进气口,11

第三出气口,12

第二出气口,13

第一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包括用于对驱动桥轴荷情况进行感应的高度阀(7);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ECU(2)和电磁阀(4),所述电磁阀(4)的进气口(10)与车辆的储气罐(3)相连,出气口与车辆的左气囊(6)、右气囊(8)和提升气囊(5)相连,所述高度阀(7)和电磁阀(4)均与ECU(2)间电连接;其中,所述ECU(2)用于基于高度阀(7)感应得到的驱动桥轴荷情况,当车辆为空载状态、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小于设定轴荷或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不小于设定轴荷时,对电磁阀(4)进行控制,从而相应控制左气囊(6)、右气囊(8)和提升气囊(5)的充气/放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4)的出气口包括三个,分别为第一出气口(13)、第二出气口(12)和第三出气口(11);所述第一出气口(13)与提升气囊(5)相连;所述第二出气口(12)与左气囊(6)和右气囊(8)相连;所述第三出气口(11)通过第一出气口(13)与提升气囊(5)均相连,通过第二出气口(12)与左气囊(6)和右气囊(8)相连,用于实现左气囊(6)、右气囊(8)和提升气囊(5)的放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车辆为空载状态时:高度阀(7)向ECU(2)发出第一电信号,若ECU(2)接收的第一电信号持续了预设时间,则ECU(2)控制电磁阀(4)的第一出气口(13)打开并与进气口(10)连通,以向提升气囊(5)内充气,控制第二出气口(12)与第三出气口(11)连通,以将左气囊(6)和右气囊(8)内的气体通过第三出气口(11)排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车辆为承载状态且驱动桥轴荷小于设定轴荷时:高度阀(7)向ECU(2)发出第二电信号,若ECU(2)接收的第二电信号持续了预设时间,则ECU(2)控制电磁阀(4)的第一出气口(13)与第三出气口(11)连通,以将提升气囊(5)内的气体通过第三出气口(11)排出,控制第二出气口(12)为关闭状态,左气囊(6)和右气囊(8)内不充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货车提升桥载荷智能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治强金涛王小军马贞春何晓春郭少锵时朵彭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