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704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包括运动器械、阻力调节装置和氧气抽吸装置;运动器械上设有动力输出轴;阻力调节装置包括壳体、传动齿轮组、控制组件、传动输入轴和传动输出轴,所传动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连接,传动齿轮组至少有两组且任意传动齿轮组的传动比不同,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不同的传动齿轮组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人们在使用运动器械进行有氧运动的同时,通过阻力调节装置来控制氧气抽吸装置工作,从而使外部的新鲜的氧气能够精确输送至运动者周围,以避免在高强度有氧运动过程中运动者感到缺氧。而阻力调节装置能够通过切换传动齿轮组来实现运动者运动过程中的阻力调节,从而使运动者能够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从而使运动者能够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从而使运动者能够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于健康生活的倡导和鼓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健身房进行锻炼,健身房内的有氧运动器械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运动时对空间的依赖,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人们长期在室外水泥地上进行跑步等运动所造成的膝盖磨损问题。
[0003]然而,健身房内虽然对于运动健康有着较好的安全保障,但是健身房依然是属于密闭环境,其室内的空气流通效率远不如室外环境来得高效,这也就导致了在进行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时,环境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外界新鲜的氧气无法及时供给,人们就会容易产生缺氧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包括运动器械、阻力调节装置和氧气抽吸装置;
[0006]所述运动器械上设有动力输出轴;
[0007]所述阻力调节装置包括壳体、传动齿轮组、控制组件、传动输入轴和传动输出轴,所传动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至少有两组且任意所述传动齿轮组的传动比不同,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不同的传动齿轮组啮合;
[0008]所述氧气抽吸装置包括泵体、抽吸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泵体上设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阻力调节装置的传动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抽吸管道的一端和进气口,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和排气口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
[0010]所述传动输入轴可沿其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固定连接于传动输入轴上,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均固定连接于传动输出轴上;
[0011]所述控制组件为拨叉,所述拨叉转动连接于壳体上,所述拨叉转动的一端位于壳体外部,另一端设有倒U形的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位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所述拨动部用于拨动传动输入轴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或使第二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输入轴包括轴体和轴套,所述轴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键连接有轴套,且所述轴体可沿其轴线方向相对于轴套移动,所述轴套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与任意一个轴套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固定连接于轴体上。
[0013]优选的,所述轴套内设有限位环。
[0014]优选的,所述阻力调节装置还包括负载轮,所述负载轮与传动输入轴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阻力调节装置还包括摩擦减速组件,所述减速组件包括摩擦片、弹簧和螺杆,所述摩擦片位于负载轮的正上方并通过弹簧与壳体连接,所述螺杆螺接于壳体上,所述螺杆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位于摩擦片的正上方并与摩擦片抵接,所述螺杆用于控制摩擦片与负载轮之间的距离。
[0016]优选的,所述氧气抽吸装置还包括渐扩口,所述渐阔口包括大径端和小径端,所述小径端与排气管道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期管道均为波纹管。
[0018]优选的,所述抽吸管道上设有固定卡箍。
[0019]优选的,所述运动器械为动感单车、跑步机、椭圆机。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的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能够使人们在使用运动器械进行有氧运动的同时,通过阻力调节装置来控制氧气抽吸装置工作,从而使外部的新鲜的氧气能够精确输送至运动者周围,以避免在高强度有氧运动过程中运动者感到缺氧。
[0022](2)本专利技术的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的阻力调节装置能够通过切换传动齿轮组来实现运动者运动过程中的阻力调节,从而使运动者能够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0023](3)本专利技术的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的阻力调节装置在切换传动齿轮组以实现助力调节时,还能同步对氧气抽吸装置的抽吸效率进行改变,从而使运动者在进行大阻力的训练时能够得到更大量的氧气供给。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中阻力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8]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0029]图中:1、运动器械;2、阻力调节装置;21、壳体;22、传动齿轮组;221、第一传动齿轮;222、第二传动齿轮;223、第三传动齿轮;224、第四传动齿轮;23、控制组件;24、传动输入轴;241、轴体;242、轴套;25、传动输出轴;26、负载轮;27、摩擦减速组件;271、摩擦片;272、弹簧;273、螺杆;3、氧气抽吸装置;31、泵体;32、抽吸管道;33、排气管道;34、渐扩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1]如图1至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包括运动器械1、阻力调节装置2和氧气抽吸装置3;
[0032]所述运动器械1上设有动力输出轴;
[0033]所述阻力调节装置2包括壳体21、传动齿轮组22、控制组件23、传动输入轴24和传动输出轴25,所传动输入轴24与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22至少有两组且任意所
述传动齿轮组22的传动比不同,所述控制组件23用于控制不同的传动齿轮组22啮合;
[0034]所述氧气抽吸装置3包括泵体31、抽吸管道32和排气管道33,所述泵体31上设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阻力调节装置2的传动输出轴25固定连接,所述泵体31上还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抽吸管道32的一端和进气口,所述排气管道33的一端和排气口连通。
[0035]其中,运动器械1为供运动者进行有氧运动的器械,运动器械1上设有一个供运动者做功以消耗能量的装置,该装置具体可以为运动器械1上自带的车轮或转轴等,或是运动器械1上外置的储能装置如飞轮等,以动感单车为例,动感单车上供运动者做功以消耗能量的装置即为车轮,车轮上设置有一个与车轮同轴并固定连接的动力输出轴,以将运动者运动所消耗的能量输送至阻力调节装置2。
[0036]阻力调节装置2的作用主要为增加运动者运动时的负载,以及将运动者输出的能量通过不同的传动比传输至氧气抽吸装置3的泵体31,以实现泵体31对外界氧气的抽取。其中阻力调节装置2的传动齿轮组22的传动比的范围为0.1~10之间,包括传动比为0.1和10的情况,传动比是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Ⅰ=ωa/ωb=na/nb,式中ωa和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器械(1)、阻力调节装置(2)和氧气抽吸装置(3);所述运动器械(1)上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阻力调节装置(2)包括壳体(21)、传动齿轮组(22)、控制组件(23)、传动输入轴(24)和传动输出轴(25),所传动输入轴(24)与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22)至少有两组且任意所述传动齿轮组(22)的传动比不同,所述控制组件(23)用于控制不同的传动齿轮组(22)啮合;所述氧气抽吸装置(3)包括泵体(31)、抽吸管道(32)和排气管道(33),所述泵体(31)上设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阻力调节装置(2)的传动输出轴(25)固定连接,所述泵体(31)上还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抽吸管道(32)的一端和进气口,所述排气管道(33)的一端和排气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22)包括第一传动齿轮(221)、第二传动齿轮(222)、第三传动齿轮(223)和第四传动齿轮(224);所述传动输入轴(24)可沿其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21)和第二传动齿轮(222)均固定连接于传动输入轴(24)上,所述第三传动齿轮(223)和第四传动齿轮(224)均固定连接于传动输出轴(25)上;所述控制组件(23)为拨叉,所述拨叉转动连接于壳体(21)上,所述拨叉转动的一端位于壳体(21)外部,另一端设有倒U形的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位于第一传动齿轮(221)和第二传动齿轮(222)之间,所述拨动部用于拨动传动输入轴(24)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传动齿轮(221)与第三传动齿轮(223)啮合或使第二传动齿轮(222)与第四传动齿轮(224)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运动器械氧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输入轴(24)包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史瑞蒋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