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680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溶液、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水溶液、催化剂混合均匀,搅拌状态下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止血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用敷料作为伤口处的覆盖物,用于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被大量使用。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医用敷料可以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医用创面敷料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如今新型的创面护理用敷料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多种不同性能的医用敷料可供临床护理人员选用。
[0003]在医用敷料中,止血材料具有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创面大小和出血部位等诸多显著优点,在止血用品中备受青睐。在现有的各类止血材料中,止血材料的主要性状有织物状、无纺布、水凝胶以及粉末状,除粉末状止血材料外,其他形状材料在处理急诊科大出血伤口时,效果难以提高。目前粉末状淀粉基材料以其生物安全性好、吸水率高、可降解等特性在止血材料得到广泛采用,但其原始粒径一般分布在10

50μm,且大多数颗粒的粒径在30μm以下,这些小粒径淀粉颗粒聚集时,因颗粒堆积后间隙小,产生毛细现象,导致在吸水过程中非常容易团聚导致后续水渗透困难,使整体淀粉颗粒聚集体吸水速度慢,吸水率也大大降低。
[0004]壳聚糖,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微生物以及甲壳、昆虫类动物外壳中的甲壳素经脱乙酰化作用提取制备而来,化学名称为β

(1,4)
‑2‑
乙酰氨基
‑2
脱氧

D

葡聚糖,是一种含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线性多糖。因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抗菌剂及抗氧化性能,壳聚糖已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壳聚糖化学结构中富含带正电的氨基基团,在止血过程中可吸引聚集红细胞和带负电荷的蛋白质,进而可有效促进凝血进程,而且壳聚糖本身与血液接触后具有强粘附性,可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但因刚性特征使其几乎不能贴附狭窄出血口,在急诊科紧急情况下无法完全实现有效止血。
[0005]聚乙烯醇海绵是一种可溶胀类医用材料,多用于创面创伤治疗、护理以及封闭负压引流。聚乙烯醇海绵本身不具有止血功能,主要依赖其在局部迅速吸血溶胀产生物理压迫作用而止血。仅依靠物理作用,因此其对大出血救治效果欠佳。
[0006]而直接将聚乙烯醇和壳聚糖复合制备而成的复合压缩止血海绵,聚乙烯醇海绵吸附溶胀,极容易导致刚性的壳聚糖脱落,在使用过程中,壳聚糖脱落,堵塞止血海绵孔道,进而影响止血海绵的吸液溶胀性能,极易导致二次出血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8]一种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1、将壳聚糖溶液、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水溶液、催化剂混合均匀,搅拌状态下50

60℃加入戊二醛反应1

3h,加入无水乙醇继续搅拌,调节体系呈中性,加入至模具中,

20~

40℃冷冻处理1

2h,恢复至室温,置于氯化钙乙醇溶液中浸泡1

4h,超声清洗,干燥后灭菌处理得到多孔型材;
[0010]步骤2、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解于水中,调节体系pH值为8

8.4,加入鞣酸搅拌均匀,将多孔型材浸没其中,超声处理1

2h,超声功率为300

400W,超声温度为40

50℃,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1

3次,干燥,浸入纳米粒混合液中,室温静置10

20h,取出干燥得到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
[0011]优选地,步骤1中,壳聚糖溶液采用壳聚糖加入酸性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
[0012]优选地,酸性溶液为乙酸、柠檬酸或苹果酸中至少一种的水溶液。
[0013]优选地,步骤1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水溶液采用乙烯醇、海藻酸钠加入水中搅拌至溶解完全制得。
[0014]优选地,步骤1中,壳聚糖、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催化剂、戊二醛的质量比为10

20:5

15:1

5:0.01

0.1:1

2。
[0015]优选地,步骤1中,催化剂为盐酸、硫酸、醋酸、磷酸中至少一种。
[0016]优选地,步骤1中,氯化钙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8

1.2%。
[0017]优选地,步骤2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鞣酸、水的质量比为1

2:1

2:80

100。
[0018]优选地,步骤2中,采用浓度为0.5

1.5mol/L盐酸调节体系pH值为8

8.4。
[0019]优选地,步骤2中,纳米粒混合液采用熊去氧胆酸、聚乙烯亚胺加入二甲基亚砜中混合均匀,接着在去离子水中透析即得。
[0020]优选地,熊去氧胆酸、聚乙烯亚胺、二甲基亚砜的质量比为1

4:1

2:30

60。
[0021]优选地,步骤2中,纳米粒混合液中,纳米粒的粒径为150

200nm,Zeta电位为60

70mV。
[0022]一种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采用上述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制备方法制得。
[00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所示:
[0024](1)本专利技术将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交联反应,然后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醇分散在体系中,聚乙烯醇与壳聚糖均不溶于无水乙醇,因此在交联结构中形成大量的细密通孔,而钙离子与海藻酸钠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也形成交联网络结构,从而形成双重互穿三维网络结构,不仅有效增强结构的力学性能,而且吸附性能极为优异,对伤口处的处理效果极好。
[0025](2)在碱性超声环境中,鞣酸在多孔型材表面与多孔内部进行自组装聚合,为纳米粒混合液中纳米粒的吸附沉积提供带负电的结构层,同时由于其结构中含有丰富的酚基,与多孔型材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相互间结合程度高;而熊去氧胆酸与聚乙烯亚胺自组装形成阳离子纳米粒,可有效诱导血小板激活与聚集,实现快速止血;本专利技术通过库仑力激活带负电的血小板,诱导血小板聚集,加速凝血过程,即使将处理剂去除后,其残留在伤口部位的活性组分仍可继续发挥作用。
[0026](3)本专利技术具有极高的弹性,柔韧性极好,并可应对深、窄且不可压迫性伤口的出血,与伤口贴合度高,并可在伤口处迅速吸液膨胀,而且具有有效促进红细胞聚集并活化血
小板的功能,双重加快凝血进程,同时生物相容性好,止血完成后不必立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壳聚糖溶液、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水溶液、催化剂混合均匀,搅拌状态下50

60℃加入戊二醛反应1

3h,加入无水乙醇继续搅拌,调节体系呈中性,加入至模具中,

20~

40℃冷冻处理1

2h,恢复至室温,置于氯化钙乙醇溶液中浸泡1

4h,超声清洗,干燥后灭菌处理得到多孔型材;步骤2、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解于水中,调节体系pH值为8

8.4,加入鞣酸搅拌均匀,将多孔型材浸没其中,超声处理1

2h,超声功率为300

400W,超声温度为40

50℃,清洗,干燥,再浸入纳米粒混合液中,室温静置10

20h,取出干燥得到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壳聚糖溶液采用壳聚糖加入酸性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溶液为乙酸、柠檬酸或苹果酸中至少一种的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促进伤口止血的处理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