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77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属于船舶停靠防护技术领域,目的是对船体及码头起到保护作用。包括橡胶材质且一体成型的护舷座,护舷座包括护舷本体和设置于护舷本体两侧的耳板,耳板位于护舷本体的根部,且耳板贴合重力式码头的胸墙并连接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护舷本体为带有开口朝向其根部的凹槽的槽体结构,包括侧板和底板;由护舷本体的侧板、底板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围成两端贯通的中空腔体。利用护舷座橡胶材质本身弹性性能的基础上,叠加了中空结构的缓冲性能,有利于承受来自船舶靠岸时的第一次撞击和挤压。且其护舷座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护舷座为橡胶材质,性能可靠、通过耳板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相连接,施工方便、维护容易。维护容易。维护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船舶停靠防护
,具体的是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造船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各地运输干线和枢纽港的出现,近年来船舶大型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主力船型不断升级,大型化船舶占据船队比例不断上升。大型船型由于船体大、质量大,存在许多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的不利因素,例如惯性大、净空高度高、瞭望盲区大。此外,船型增大后,船舶转向、旋回、停驻的反应时间也会延长,从而导致在受限水域航行或者在紧急情况下,航行危险性提高,同时也对航道、码头配套设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在船舶驶达码头场景下,船舶在靠泊过程中会对码头产生撞击、挤压和摩擦,在系泊场景下,极端天气条件下船舶受风浪影响上下颠簸也不可避免的会与码头发生撞击、挤压和摩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那么不仅会影响船体安全,同时也会对码头带来损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减小船舶停靠码头时与码头发生撞击、挤压和摩擦等相互作用力的问题,对船体及码头起到保护作用。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包括橡胶材质且一体成型的护舷座,所述护舷座包括护舷本体和设置于护舷本体两侧的耳板,所述耳板位于护舷本体的根部,且耳板贴合重力式码头的胸墙并连接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
[0006]所述护舷本体为带有开口朝向其根部的凹槽的槽体结构,包括侧板和底板;由护舷本体的侧板、底板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围成两端贯通的中空腔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护舷本体截面呈Y字形,凹槽呈V形。
[0008]进一步的,在侧板的正面铺设有一层耐磨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由多片耐磨片在侧板的正面沿纵向拼凑而成,各片耐磨片相互独立铺设于侧板的正面。
[0010]进一步的,各片耐磨片经过不锈钢螺钉可拆卸连接于侧板的正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耐磨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
[0012]进一步的,所述耳板经过连接螺栓组件连接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
[0013]所述连接螺栓组件包括预埋螺栓、套筒和紧固螺栓;
[0014]所述套筒的半段与预埋螺栓螺纹配合,并通过焊缝固定连接;套筒与预埋螺栓整体预埋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所述紧固螺栓穿过耳板上的螺栓孔与套筒螺纹连接。
[0015]进一步的,在紧固螺栓的头部与耳板之间安装有方形垫片。
[0016]进一步的,在耳板的正面设置有内凹的容置槽,所述方形垫片位于容置槽内。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沿着耳板的宽度方向贯穿耳板的外侧边沿。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护舷座由橡胶材质制作,具备弹性性能,在接受撞击和挤压时能通过变形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冲击对船舶的损伤,也降低了冲击对重力式码头的损坏。护舷本体呈槽体结构,其凹槽具有缓冲性能。利用橡胶材质本身弹性性能的基础上,叠加了中空结构的缓冲性能,有利于承受来自船舶靠岸时的第一次撞击和挤压。且该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其护舷座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护舷座为橡胶材质,性能可靠、通过耳板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相连接,施工方便、维护容易。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右视图;
[0023]图5为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护舷本体1、侧板1A、底板1B、凹槽1C、耳板2、容置槽2A、耐磨层3、耐磨片3A、不锈钢螺钉4、连接螺栓组件5、预埋螺栓5A、套筒5B、紧固螺栓5C、方形垫片5D、胸墙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0026]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如图2、图3和图4或图1所示,包括橡胶材质制作的且一体成型的护舷座,所述护舷座包括护舷本体1和设置于护舷本体1两侧的耳板2,所述耳板2位于护舷本体1的根部,且耳板2贴合重力式码头的胸墙6并连接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6;
[0027]所述护舷本体1为带有开口朝向其根部的凹槽1C的槽体结构,包括侧板1A和底板1B;由护舷本体1的侧板1A、底板1B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6围成两端贯通的中空腔体。
[0028]本技术公开的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护舷座由橡胶材质制作,具备弹性性能,在接受撞击和挤压时能通过变形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冲击对船舶的损伤,也降低了冲击对重力式码头的损坏。胸墙6是在不设置护舷结构的情况下,重力式码头上可直接接受船体撞击的墙体。
[0029]护舷本体1呈槽体结构,其凹槽1C具有缓冲性能。
[0030]众所周知,船舶靠近码头时,由于撞击力度较大,对护舷结构承受第一次撞击的吸能和反力特性有较高要求,本技术公开的护舷结构,利用橡胶材质本身弹性性能的基础上,叠加了中空结构的缓冲性能,有利于承受来自船舶靠岸时的第一次撞击和挤压。
[0031]护舷本体1截面可以呈方形,但是,为了保证缓冲能力的同时保证护舷本体1的强度,优选的,所述护舷本体1截面呈Y字形,凹槽1C呈V形。
[0032]为底板1B的正面为直接与船舶接触的一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底板1B的耐磨性与缓冲性,在底板1B的正面铺设有一层耐磨层3。
[0033]耐磨层可以为整体结构,本技术中,所述耐磨层由多片耐磨片3A在底板1B的正面沿纵向拼凑而成,各片耐磨片3A相互独立铺设于底板1B的正面。耐磨层由多片耐磨片3A在底板1B的正面拼凑而成,是指相邻两片耐磨片3A紧密挨在一起,两者之间的拼缝极小。
各片耐磨片3A相互独立,是指耐磨片3A之间仅挨在一起,相互之间没有连接在一起。该设置,在码头运营时,可以根据每片耐磨片3A的使用磨损情况,只更换需要更换的耐磨片3A即可,不必每次都将整个耐磨层全部换新,更节约成本。
[0034]耐磨片3A可以采用粘结剂等粘结于底板1B的正面,但是为了便于耐磨片3A的更换,各片耐磨片3A经过不锈钢螺钉4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B的正面。
[0035]耐磨片3A可以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制品,本技术中,所述耐磨片3A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工程塑料。
[003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等优点。其材料强度高,可以保证护舷结构不仅能够耐受船舶靠近时的冲击强度,同时能够承受船舶停靠时的摩擦和揉搓力量。材料耐磨性能强、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可以保证护舷结构不易断裂,能耐温、耐寒、耐老化、抗海水腐蚀。材料自润滑性的特点,能够减少护舷结构对船舶船体漆面的擦损,起到保护船体的效果。
[0037]为了实现护舷结构与胸墙6的稳固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材质制作的且一体成型的护舷座,所述护舷座包括护舷本体(1)和设置于护舷本体(1)两侧的耳板(2),所述耳板(2)位于护舷本体(1)的根部,且耳板(2)贴合重力式码头的胸墙(6)并连接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6);所述护舷本体(1)为带有开口朝向其根部的凹槽(1C)的槽体结构,包括侧板(1A)和底板(1B);由护舷本体(1)的侧板(1A)、底板(1B)与重力式码头的胸墙(6)围成两端贯通的中空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舷本体(1)截面呈Y字形,凹槽(1C)呈V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B)的正面铺设有一层耐磨层(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由多片耐磨片(3A)在底板(1B)的正面沿纵向拼凑而成,各片耐磨片(3A)相互独立铺设于侧板(1A)的正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顺岸重力式码头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片耐磨片(3A)经过不锈钢螺钉(4)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B)的正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涛吴宏雷梁成曹颜张玉雷王元辉张焕祥任远波李辉张淼臣夏子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