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绕组检测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70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线圈绕组检测台,涉及线圈绕组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结构、控制结构、升降结构、主体结构、检测结构、安装结构以及通电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承台箱体以及箱门,箱门一侧与承台箱体活动连接,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箱,控制箱下表面与承台箱体上表面连接,升降结构包括电动伸缩杆以及固定圆块。本发明专利技术PLC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插槽连接,磁性检测传感器收集磁性关系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设定程序判断该相绕组是否正确,同理再给另两相通电,全部合格时产品检测合格,检测快捷高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磁铁原理,给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这一特性来做检测,检测方便快捷;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完美的判断出线圈绕线绕制方向是否正确及各绕组线头连接是否正确。绕组线头连接是否正确。绕组线头连接是否正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绕组检测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圈绕组检测
,特别是涉及线圈绕组检测台。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带启停功能磁电机属于比较新的技术,市面上暂时没有本项目的检测设备。这种线圈在摩托车启动时,通过控制器给磁电机通电,磁电机作启动电机使用,启动完成后停止供电,线圈在摩托车运转带动下有电输出,这时作磁电机使用。因为要作启动电机使用,所以线圈通电低速运转产生的扭矩必须大,因此线圈通常为三相星形接法,并且每一相的线圈还要分为2组或3组线圈并联连接。
[0003]现有技术下线圈为18极,三相均分每一相为6极,6极之中再分2组或3组线圈,因此整个线圈为2*3=6组线圈或3*3=9组线圈连接输出,而每组线圈绕线会有一个首线端和一个尾线端即2个线头,因此整个线圈会出现12个线头或18个线头,各个线头要分别连接到星点和特定的输出端,由于线头太多很容易出现线头搭错位置的现象,一旦出现有其中两根输出线线头交换则会造成线圈的不合格,而肉眼无法对此进行判断,由于绕组各组线圈绕制参数相同,检测电阻值和电感值也无法很准确的判断。<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圈绕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00)、控制结构(200)、升降结构(300)、主体结构(400)、检测结构(500)、安装结构(600)以及通电结构(700),所述支撑结构(100)包括承台箱体(110)以及箱门(120),所述箱门(120)一侧与承台箱体(110)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200)包括控制箱(210),所述控制箱(210)下表面与承台箱体(110)上表面连接,所述升降结构(300)包括电动伸缩杆(310)以及固定圆块(320),所述电动伸缩杆(310)下表面与承台箱体(110)内部下表面连接,所述固定圆块(320)下表面与电动伸缩杆(310)上表面连接,所述主体结构(400)包括连接盘(410)以及磁性检测传感器(420),所述连接盘(410)下表面与固定圆块(320)上表面连接,若干所述磁性检测传感器(420)一侧均与连接盘(410)内表面连接,所述检测结构(500)包括插槽(510),所述插槽(510)安装于连接盘(410)外表面,所述安装结构(600)包括立柱(610)以及安装块(620),所述安装块(620)一侧表面与立柱(610)外表面连接,所述通电结构(700)包括气缸(710)、缸轴(720)以及通电片(730),所述气缸(710)一侧表面与安装块(62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气缸(710)一端设有缸轴(720),所述通电片(730)上表面与缸轴(720)下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0)还包括底座(130)以及把手(140),若干所述底座(130)上表面均与承台箱体(110)下表面连接,所述箱门(120)一侧表面设有安装槽口,所述把手(140)与安装槽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亮王顺华何顺达王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欣环创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