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392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确定主变的位置,根据所确定的主变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位置,在各电流互感器外侧(远离主变的一侧)设定一模拟母线,忽略实际母线所在位置,以母线为参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试判别方法无需明确电流互感器一次极性端指向母线或是指向线路,无需明确二次绕组引出方式是s1引出,还是s2引出,无需每个流互感器均通过减极性特性判断二次绕组波形和极性,无需判断差流是否为零,即可解决内桥接线形式下,判断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绕组极性测试结果是否正确的问题,该方法省时省力,不容易出错,能统一、快速的判断出二次绕组引出方式。快速的判断出二次绕组引出方式。快速的判断出二次绕组引出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
,具体为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地市供电公司老旧110kV负荷变电站较多,主变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主变差动保护更换时,为了确保电流回路极性正确,必须开展极性测试,俗称“打极性”;但是110kV内桥接线的变电站电流互感器在装配时极性控制端标准不统一,各侧开关电流互感器极性朝向不同,且电流互感器长时间暴露于户外,器件极性端标志难以辨识这一情况,极性测试也没有简便统一的方法,急需一种简易的方法,帮助我们快速判断接入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极性是否正确。
[0003]在现有的方法中,首先需要对各侧电流互感器极性进行测试,其次,在测试完成后,还需要结合各侧电流互感器极性端指向,一次电流流入流出主变的情况,对各侧电流互感器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后,才能得出判断是否正确的结论。
[0004]但是,由于各个开关一次极性端和二次引出线情况标准不一,在作业现场分析判断耗时耗力,影响作业进度,同时,设备带负荷后,对电流互感器极性进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需在装置送电后才可进行校验,校验修正费时费力,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以解决各个开关一次极性端和二次引出线情况标准不一,在作业现场分析判断耗时耗力,影响作业进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首先,确定主变的位置,根据所确定的主变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位置,在各电流互感器外侧(远离主变的一侧)设定一模拟母线,忽略实际母线所在位置,以母线为参照物;
[0008]S2、在完成设定模拟母线以后,按照上述步骤S1极性测试方法,通过加在一次侧电池的直流电,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用指针表进行极性测试。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在极性测试时,将电池正极接到电流互感器的模拟母线侧,负极接至电流互感器的主变侧,保护屏内将指针表的正极分别接到流入保护装置的A、B、C三相,将指针表的负极接到中性线N上。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测试的正确结果仅有两种:(1)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指针表全为先正偏、后反偏;(2)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表全为先反偏、后正偏。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测试的正确结果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不一致的绕组需要调整二次绕组引出方式,使其最终一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的测试判别方法无需明确电流互感器一次极性端指向母线或是指向线路,无需明确二次绕组引出方式是s1引出,还是s2引出,无需每个流互感器均通过减极性特性判断二次绕组波形和极性,无需判断差流是否为零,即可解决内桥接线形式下,判断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绕组极性测试结果是否正确的问题,该方法省时省力,不容易出错,能统一、快速的判断出二次绕组引出方式,以及与之对应的极性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在保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极大提高现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的测试方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首先,确定主变的位置,根据所确定的主变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位置,在各电流互感器外侧(远离主变的一侧)设定一模拟母线,如图1中虚线位置所示,忽略实际母线所在位置,以母线为参照物,此时,各侧开关电流互感器位于模拟母线和主变之间,若能分清楚各侧开关电流互感器极性端的指向,只需在极性测试时,将电池正极接到电流互感器的模拟母线侧,负极接至电流互感器的主变侧,保护屏内将指针表的正极分别接到流入保护装置的A、B、C三相,将指针表的负极接到中性线N上;
[0019]S2、在完成设定模拟母线以后,按照上述步骤S1极性测试方法,通过加在一次侧电池的直流电,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用指针表进行极性测试,测试结果出来以后,正确的结果仅有两种:(1)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指针表全为先正偏、后反偏;(2)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表全为先反偏、后正偏;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不一致的绕组需要调整二次绕组引出方式,使其最终一致,正确极性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20][0021]正确极性测试结果表
ꢀꢀꢀꢀꢀꢀꢀꢀꢀꢀꢀꢀꢀꢀꢀꢀꢀꢀꢀꢀ
表1
[0022]实施例2:
[0023]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首先,确定主变的位置,根据所确定的主变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位置,在各电流互感器外侧(远离主变的一侧)设定一模拟母线,忽略实际母线所在位置,以母线为参照物;
[0025]S2、在完成设定模拟母线以后,按照上述步骤S1极性测试方法,通过加在一次侧电池的直流电,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用指针表进行极性测试。
[0026]在本实施方式的较优技术方案中,在各电流互感器外侧(远离主变的一侧)设定模拟母线,如图1中虚线位置所示;对于图1中内桥接线方式甲变来讲,运用常规方法,为了保证差动保护差流计算正确,以图1中箭头为潮流方向情况下,综合分析极性测试的结果,电流互感器一次极性端指向,二次绕组引出方式,根据减极性特性,判断正常运行方式下,差动电流是否为0;每一种电流互感器极性端指向,二次绕组引出方式,没有简便易行的办法,分析较为困难,且容易出错。
[0027]在本实施方式的较优技术方案中,本方法在各电流互感器外侧(远离主变的一侧)设定模拟母线,如图1中虚线位置所示;以设定的模拟母线为参考,A和B开关电流互感器极性均指向主变,C开关电流互感器极性端指向设定的模拟母线;法判断极性测试结果是否正确,不用考虑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引出方式和电流互感器极性端指向,只需在极性测试时,将电池正极接到设定的模拟母线侧,负极接至主变侧;在完成设定的模拟母线设置后,按照上述极性测试方法,正确的各侧极性测试结果有两种,一种是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全为先正偏、后反偏,另一种是全为先反偏、后正偏;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需要调整二次绕组引出方式,使其最终一致。
[0028]在本实施方式的较优技术方案中,使用基于设定模拟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确定主变的位置,根据所确定的主变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位置,在各电流互感器外侧(远离主变的一侧)设定一模拟母线,忽略实际母线所在位置,以母线为参照物;S2、在完成设定模拟母线以后,按照上述步骤S1极性测试方法,通过加在一次侧电池的直流电,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用指针表进行极性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极性测试时,将电池正极接到电流互感器的模拟母线侧,负极接至电流互感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民孙竟成侯念国冯照飞刘逸张双于琼禹建锋房悦肖思捷黄文龙刘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