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440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包括运输平台与设备平台,运输平台与设备平台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端面设置有轨道小车,所述轨道小车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轨道小车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运输设备,所述运输平台的长度台前端面左右侧设置有两套呈镜像对称的锁紧机构,所述运输平台的下端面设置有减震装置,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物料垂直运输高效转运问题,提高物料垂直运输效率,减少运输平台的设置数量,提高塔吊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输平台对建筑的占用空间,加快设备就位速率;保证了超高层物料垂直运输的高效性。直运输的高效性。直运输的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机电施工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建筑向着综合化、大型化和高层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30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物料垂直运输效率是制约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物料垂直运输主要通过楼层设置固定式卸料平台,利用塔吊进行吊装运输;
[0003]固定式卸料平台安装较为繁琐,且占用外侧建筑空间,长时间使用容易因老化造成安全隐患;垂直运输时只能运输至安装有卸料平台的楼层,不够灵活,影响物料快速转运效率;固定式卸料平台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需求计划进行拆除及重新安装,虽可周转,但安装成本较大且耗费时间较多;同时塔吊的使用效率降低。针对固定式卸料平台的特点,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物料垂直运输是施工进度的一大难题;为满足超高层物料垂直运输高效、安全、降耗等要求,研发了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针对固定式卸料平台的特点,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物料垂直运输是施工进度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满足超高层物料垂直运输高效、安全、降耗等要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包括运输平台与设备平台,运输平台与设备平台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端面设置有轨道小车,所述轨道小车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轨道小车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运输设备,所述运输平台的长度台前端面左右侧设置有两套呈镜像对称的锁紧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杆、不完全齿轮、勾爪、齿轮、齿条,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勾爪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不完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的左端面与齿轮的右端面啮合,所述齿轮的左端面与齿条的右端面啮合,齿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另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设备平台的上端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
[0007]优选的,所述不完全齿轮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块。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卡环。
[0009]优选的,所述运输平台的下端面设置有减震装置,包括外壳、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所述运输平台的下端面与第一承载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上端面左右侧均设置有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一承载板固
定连接,第二固定块与第二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面与第一固定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端面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面与第一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套装有第二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上端面有两套呈前后对称的减震装置,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1]优选的,所述设备平台的上端面设置有液压千斤顶与若干垫块。
[0012]优选的,所述运输平台内的导轨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塔吊吊着运输平台进行垂直运输,到达指定设备平台后,平台会触发锁紧装置,不完全齿轮一边带动勾爪对设备平台的固定槽进行固定,另一边带动啮合的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的移动,与齿条固定连接的凸块也跟着移动,进而解除了对轨道的限制,载着运输设备的轨道小车可通过滑轨进行快速移动,通过液压千斤顶及垫块对设备进行就位。
[0015]2、运输平台的下端设置有减震装置,可减少设备平台运输时产生的震动。
[0016]3、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物料垂直运输高效转运问题,提高物料垂直运输效率,减少运输平台的设置数量,提高塔吊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输平台对建筑的占用空间,加快设备就位速率;极大保证了超高层物料垂直运输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锁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与设备平台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小车运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运输设备升降就位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减震装置结构正视图;
[0023]图中:1、运输平台;2、设备平台;3、轨道小车;4、运输设备;5、固定杆;6、卡环;7、垫块;8、液压千斤顶;9、支撑板;10、第一承载板;11、第一固定块;12、第一支撑杆;13、第一弹簧;14、第二固定块;15、第二承载板;16、橡胶垫;17、第三固定块;18、橡胶块;19、导轨;20、外壳;21、第二支撑杆;22、第二弹簧;501、勾爪;502、不完全齿轮;503、配合块;504、齿轮;505、齿条;506、凸块;507、固定槽;50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
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现有问题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包括运输平台1与设备平台2,运输平台1的设置:使用槽钢制作成卸料平台的底座,底座四周设置护栏,平台上含两条轨道,轨道间宽度为1m,平采用槽钢,长度台前端设置快速对接头,对接头设置在平台两侧,为50cm,与底座夹角成90
°
。运输平台1与设备平台2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导轨19,导轨19的上端面设置有轨道小车3,轨道小车3与导轨19滑动连接,轨道小车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运输设备4,运输平台1的长度台前端面左右侧设置有两套呈镜像对称的锁紧机构。
[0026]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杆5、不完全齿轮502、勾爪501、齿轮504、齿条505,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包括运输平台(1)、设备平台(2)、轨道小车(3),运输平台(1)与设备平台(2)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导轨(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小车(3)与导轨(19)滑动连接,所述轨道小车(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运输设备(4),所述运输平台(1)的长度方向台前端面左右侧设置有两套呈镜像对称的锁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杆(5)、不完全齿轮(502)、勾爪(501)、齿轮(504)、齿条(505),所述固定杆(5)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转轴(508),所述转轴(508)与勾爪(50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08)与不完全齿轮(502)固定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502)的左端面与齿轮(504)的右端面啮合,所述齿轮(504)的左端面与齿条(505)的右端面啮合,齿条(50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凸块(506),所述凸块(506)的另一端与导轨(19)滑动连接,所述设备平台(2)的上端面固定开设有固定槽(5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齿轮(50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块(50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卡环(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层建筑环境下的物料垂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群周宝贵罗程斌钟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