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及其热管理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379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及其热管理控制系统,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水泵,为冷却液的流动提供动力;散热器,与水泵连接,冷却液在散热器内进行热交换;降温装置,与散热器相邻设置,用于对散热器进行降温;行驶状态传感器,用于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温度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检测行驶状态信息和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控制降温装置、水泵动作。本申请提供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可以接收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以及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并对车辆的散热状态做出合理预判,提前对降温装置、水泵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出现过温风险,另外,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及其热管理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热管理控制系统的纯电动商用车。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技术是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动力系统的上限,是保障整车正常运行的最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整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0003]空调系统热管理,主要涉及制冷时冷凝系统散热,以及制热时的PTC加热系统;
[0004]电池系统热管理,主要涉及电池充放电时的冷却散热以及温度过低充电时需加热;
[0005]整车驱动及电附件热管理,主要涉及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等工作时的散热,
[0006]现有方案中,ATS散热风扇(自适应电子风扇)根据各控制器水温监测情况进行风扇转速、水泵、流量调节,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重型商用车应用环境恶劣、复杂多变、且路况、载重等情况也变化较大,简单的ATS散热风扇管理策略不能满足整车需求,比如在重载爬坡、环境温度较高时,仅通过温度监测,会存在一定滞后性,极易造成散热不足,导致过温情况,如在重载爬坡过程中,初始阶段温度较低,ATS风扇低转速,当进行到一定距离时,温度快速提升,此时风扇转速的提高无法阻止电机、温升速率,导致过温风险。
[0007]综上所述,如何避免热管理控制系统出现过温风险,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温度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以及行驶状态传感器所获取的测量的行驶状态信息,对车辆的发热状态做出合理的预判,提前对降温装置、水泵、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过温风险,另外,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0009]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热管理控制系统的纯电动商用车。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包括:
[0012]水泵,为冷却液的流动提供动力;
[0013]散热器,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器、内进行热交换,以使流经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降低;
[0014]降温装置,与所述散热器、相邻设置,用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降温;
[0015]行驶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并发送给控制装置;
[0016]温度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并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0017]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和所述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控制所述
降温装置、所述水泵、动作;
[0018]所述行驶状态传感器、所述温度获取装置、所述降温装置、所述水泵、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行驶状态传感器包括坡度传感器、;所述坡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0020]可选地,还包括用于获取所述测量载重信息的载重获取装置,所述载重获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0021]可选地,还包括用于获取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0023]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整车控制器、以及电机、组件,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多合一控制器、和所述电机、组件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降温装置、所述水泵、均连接。
[0024]可选地,所述多合一控制器、包括直流斩波器控制器、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气泵控制器、PTC加热系统控制器。
[0025]可选地,所述控电机、组件包括电机、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速的动力模式开关,所述动力模式开关、设置有至少两个档位。
[0026]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控制系统。
[0027]可选地,包括水壶,所述水壶用于为所述热管理控制系统添加冷却液。
[0028]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热管理控制系统的过程中,车辆行驶时,首先需要检测车辆的运行状态,并结合温度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开启热管理控制系统,若否,则热管理控制系统不工作;若是,则启动热管理控制系统,水泵提供动力使冷却液循环流动,温度获取装置获取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并将所获取的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传输至控制装置,行驶状态传感器用于获取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并将获取的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以及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并对车辆的散热状态做出合理预判,并控制降温装置、水泵工作,以调节冷却液在流经散热器时的换热量。
[002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可以接收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以及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对车辆的散热状态做出合理预判,提前对降温装置、水泵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出现过温风险,另外,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0030]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热管理控制系统的纯电动商用车。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热管理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ATS风扇、水泵的转速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具体实施例示
意图。
[0034]图1

图2中:
[0035]1为水泵、2为散热器、3为降温装置、4为坡度传感器、5为载重获取装置、6为环境温度传感器、7为电机控制器、8为多合一控制器、9为电机、10为动力模式开关、11为整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温度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以及行驶状态传感器所获取的测量的行驶状态信息,对车辆的发热状态做出合理的预判,提前对降温装置、水泵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过温风险,另外,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热管理控制系统的纯电动商用车。
[0038]请参考图1

图2。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为冷却液的流动提供动力;散热器(2),与所述水泵(1)连接,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器(2)内进行热交换,以使流经所述散热器(2)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降低;降温装置(3),与所述散热器(2)相邻设置,用于对所述散热器(2)进行降温;行驶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并发送给控制装置;温度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多个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并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和所述发热部件的工作温度控制所述降温装置(3)、所述水泵(1)动作;所述行驶状态传感器、所述温度获取装置、所述降温装置(3)、所述水泵(1)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状态传感器包括坡度传感器(4);所述坡度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取载重信息的载重获取装置(5),所述载重获取装置(5)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取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6),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俊张双全吕雪军宫梦伟卢成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