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和使用该光纤的色散补偿器、光传输线及光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269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光纤,用于使传输波长带中的色散率平坦化,并适用于在宽范围内高位速率和高容量的WDM传输。在这种光纤中,当第一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1,第二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2,第三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3时,满足0.8%≤Δ1≤3.0%,-0.7%Δ2≤-0.4%,0.2%≤Δ3≤0.5%的条件。光缆截止波长处于在自1520纳米的短波长一侧。此外,当在1.5微米的波长带内的一特定波长的色散设为D(微微秒/纳米/千米)以及色散率设为S(微微秒/纳米2/千米)时,在一宽度范围不小于20纳米的特定设置的波长带中,满足各关系式:D<0,S<0,0<(D/S)≤200。(*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和使用该光纤的色散(dispersion)补偿器、光传输线以及光传输系统,作为一种用途,它们例如用于波分复用(WDM)传输。
技术介绍
WDM传输是一种用于使用一光纤传输多个波长的信号的通信系统,近些年来,将使用铒掺杂的光纤的铒掺杂光纤放大器(EDFA)用作光信号放大器。这种EDFA可以直接放大每个波长处在1.5微米(μm)波长带(wavelengthband)内的光信号,而没有在使用WDM传输的转发器中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因此,由于EDFA的出现WDM光通信加速发展了。 正如大家所知的,光信号的色度色散(chromatic dispersion)和非线性妨碍光信号的高位速率传输。如果光纤具有大的色度色散值,会产生波形畸变和不能实现高位速率传输。另一方面,当色度色散接近零时,会产生四波混合(four-wave mixing)(FWM)的一种非线性现象以及引起信号畸变,使得难于实现WDM传输。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公开的168046/1995号日本专利中提出了一种用于降低光纤本身非线性和保证在光信号传输范围内产生很小色散的光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其包含有使用至少3纤芯层和在纤芯层外侧的一金属包层构成的折射率分布型结构; 其中所述3纤芯层从内到外按照第一、第二和第三层的次序排列; 当第一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1,第二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2,第三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3时,满足0.8%≤Δ1≤3.0%,-0.7%Δ2≤-0.4%,0.2%≤Δ3≤0.5%的条件; 光缆截止波长处于在自1520纳米的短波长一侧;以及 当在1.5微米的波长带内的一特定波长的色度色散设为D(微微秒/纳米/千米)以及色散率设为S(微微秒/纳米↑[2]/千米)时,在一宽度范围不...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9-21 2000-287471;JP 2001-7-25 2001-2246061.一种光纤,其包含有使用至少3纤芯层和在纤芯层外侧的一金属包层构成的折射率分布型结构;其中所述3纤芯层从内到外按照第一、第二和第三层的次序排列;当第一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1,第二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2,第三纤芯层相对于金属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设为Δ3时,满足0.8%≤Δ1≤3.0%,-0.7%≤Δ2≤-0.6%,0.2%≤Δ3≤0.5%的条件;光缆截止波长处于在自1452纳米的短波长一侧;当在1.5微米的波长带内的一特定波长的色度色散设为D(微微秒/纳米/千米)以及色散率设为S(微微秒/纳米2/千米)时,在一宽度范围不小于20纳米的特定设置的波长带中,满足各关系式D<0,S<0,0<(D/S)≤200;以及其中当第一纤芯的外径设为a(微米),第二纤芯的外径设为b(微米),第三纤芯的外径设为c(微米)时,满足2.5≤a≤7,0.3≤(a/b)≤0.6,1.2≤(c/b)≤2.0的条件。2.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构成的色散补偿器,其中该色散补偿器连接到一具有正色散和正色散率的光传输线,在1.5微米波长带内的一宽度范围不小于20纳米的特定设置的波长带中,在所述光传输线的色散率(单位微微秒/纳米2/千米)经补偿在不小于-0.01,不大于+0.01的范围内。3.一种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崎隆一八木健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