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64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涉及车辆装配技术领域,线束防护件结构包括:下壳体,其用于安装车门线束;上壳体,其与下壳体配合构成用于包裹车门线束的筒状结构;锁紧件,其用于锁紧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或下壳体中的一者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制车门线束位置的限制件,车门线束依次穿过驾驶室钣金孔、限制件、筒状结构、限制件以及车门钣金孔。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线束防护件结构,可有效解决在车门和驾驶室的狭小空间状态下、车门线束防磨问题。车门线束防磨问题。车门线束防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装配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门上的电气控制功能与整车电气系统功能通过驾驶室与车门之间的车门线束进行连接。车门是一个运动部件,车门与驾驶室通过车门铰链进行连接。在车门开闭运动过程,车门线束需满足被有效防护,以保证车门电气功能的安全及稳定。
[0003]随着车辆行业的快速发展,驾驶室结构多种多样,为保证司机的驾乘空间,对驾驶室空间结构的优化愈加严格,对于车门线束的布线空间和车门线束的保护护套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车门线束上设置橡胶件,橡胶件整体式包裹在车门线束上,装配时橡胶件需要穿过驾驶室和车门的两道钣金孔,为保证橡胶件和钣金孔的密封防水效果,需要将橡胶件的接头部和钣金孔过盈配合,然而,采用橡胶件对车门线束进行防护,会在结构空间较小时出现车门开闭过程与周边部件干涉磨损的情况。而且,在橡胶件损坏后,需要整体对车门线束拆解更换,增加了售后维护难度,提高了售后成本。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在车门和驾驶室的狭小空间状态下、车门线束防磨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可有效解决在车门和驾驶室的狭小空间状态下、车门线束防磨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包括:
[0008]下壳体,其用于安装车门线束;
[0009]上壳体,其与所述下壳体配合构成用于包裹所述车门线束的筒状结构;
[0010]锁紧件,其用于锁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0011]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中的一者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车门线束位置的限制件,所述车门线束依次穿过驾驶室钣金孔、所述限制件、所述筒状结构、所述限制件以及车门钣金孔。
[0012]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呈弯曲状,所述筒状结构的中部位置低于端部位置。
[0013]优选的,所述限制件为用于与所述车门线束卡接的限位卡槽。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槽沿所述上壳体端部的周向设置,且所述限位卡槽的槽口朝下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槽和所述上壳体为一体式注塑件。
[0016]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自锁部,所述自锁部相对所述筒状结构的中部对称分布,所述自锁部包括设于所述下壳体一侧的卡扣和设于所述下壳体另一侧的卡带,所述卡带可绕过所述上壳体插入所述卡扣内,所述卡带间隔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卡扣卡接的凸
起部。
[0017]优选的,所述筒状结构的中部设有预备卡槽,所述预备卡槽用于在所述自锁部失效时安装卡簧。
[0018]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均为塑料材质件。
[0019]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线束防护件结构时,可以将车门线束依次穿过驾驶室钣金孔、限制件、筒状结构、限制件以及车门钣金孔,此时的筒状结构是指未固定装配的上壳体或下壳体,当完成了车门线束的穿线操作后,可以利用锁紧件将另一壳体与装有车门线束的壳体进行锁紧操作,以确保筒状结构充分包裹车门线束、有效保护车门线束,且本装置适用于车门和驾驶室的空间狭小的情况。另外,位于壳体端部的限制件可有效限制车门线束的位置,避免使用过程中车门线束出现脱落现象。并且,由于驾驶室钣金孔和车门钣金孔均与筒状结构的端部具有一定间隙,可避免车门线束、筒状结构以及两个钣金孔出现运动干涉现象,提高各部件的使用效果。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线束防护件结构,可有效解决在车门和驾驶室的狭小空间状态下、车门线束防磨问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线束防护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车门打开时的车门线束和线束防护件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3为车门关闭时的车门线束和线束防护件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1

图3中:
[0026]1为车门线束、2为筒状结构、21为下壳体、22为上壳体、23为预备卡槽、3为限制件、4为锁紧件、41为自锁部、411为卡扣、412为卡带、5为驾驶室钣金孔、6为车门钣金孔、7为车门铰链、8为圆弧饰板、9为车门、10为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可有效解决在车门和驾驶室的狭小空间状态下、车门线束防磨问题。
[0029]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线束防护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门打开时的车门线束和线束防护件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30]图3为车门关闭时的车门线束和线束防护件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31]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包括:
[0032]下壳体21,其用于安装车门线束1;
[0033]上壳体22,其与下壳体21配合构成用于包裹车门线束1的筒状结构2;
[0034]锁紧件4,其用于锁紧上壳体22和下壳体21;
[0035]上壳体22或下壳体21中的一者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制车门线束1位置的限制件3,车门线束1依次穿过驾驶室钣金孔5、限制件3、筒状结构2、限制件3以及车门钣金孔6。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的上壳体22、下壳体21以及锁紧件4可构成用于包裹车门线束1的筒状结构2,该筒状结构2和车门线束1相互独立、无需与车门线束1进行集成,可在使用过程中对筒状结构2进行单独更换,以降低本装置的售后维护成本。并且,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效率高,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于不同状态的车门线束1进行安装。
[0037]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下壳体21、上壳体22、锁紧件4以及限制件3的形状、结构、尺寸、位置等进行确定。
[0038]在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线束防护件结构时,可以将车门线束1依次穿过驾驶室钣金孔5、限制件3、筒状结构2、限制件3以及车门钣金孔6,此时的筒状结构2是指未固定装配的上壳体22或下壳体21,当完成了车门线束1的穿线操作后,可以利用锁紧件4将另一壳体与装有车门线束1的壳体进行锁紧操作,以确保筒状结构2充分包裹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防护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21),其用于安装车门线束(1);上壳体(22),其与所述下壳体(21)配合构成用于包裹所述车门线束(1)的筒状结构(2);锁紧件(4),其用于锁紧所述上壳体(22)和所述下壳体(21);所述上壳体(22)或所述下壳体(21)中的一者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车门线束(1)位置的限制件(3),所述车门线束(1)依次穿过驾驶室钣金孔(5)、所述限制件(3)、所述筒状结构(2)、所述限制件(3)以及车门钣金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防护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2)呈弯曲状,所述筒状结构(2)的中部位置低于端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防护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件(3)为用于与所述车门线束(1)卡接的限位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防护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槽沿所述上壳体(22)端部的周向设置,且所述限位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要强张胜张正梅张佩周仕敬吴亚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