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罩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2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罩子,在罩子本体(37a)前端部的突出部(38)的一部分,设有比前端镜头面(34)的位置更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量比其他部分短的至少一个凹部(40),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凹部(40)的内面设有斜面(44),该斜面(44)在随着比前端镜头面(34)的位置更朝前方而向外侧扩开的方向上倾斜,将凹部(40)的内面斜面(44b)和前端镜头面(34)所成的角度(β),设定成比与凹部(40)邻接的其他部分的内面和前端镜头面(34)所成的角度(α)大的角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设置大致筒状的罩子本体的内窥镜用罩子
技术介绍
内窥镜具有以在细长插入部的前端部设有内窥镜用罩子的状态使用的情况。在该内窥镜用罩子上设有大致为圆筒状的罩子本体。在该罩子本体上设有被固定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的固定部。此外,在该固定部的前端延伸设置着向内窥镜的观察视场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并且,在设有这样的罩子的内窥镜中,利用该内窥镜用罩子,防止在插入部前端部的前端面露出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前端镜头面与管腔内壁面的直接接触。另外,在日本技术申请公开昭和56-75912号公报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和59-93413号公报中示出的结构是,在内窥镜用罩子的侧壁部分设有将附着于内窥镜前端面上的污物等排出的排出口。在此,上述日本技术申请公开昭和56-75912号公报所示的结构是,作为内窥镜用罩子的排出口,设有一直切开到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面上的切口,或斜向切除圆筒状的罩子本体而将其最低部分与内窥镜的前端面配置成同一面。另外,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和59-93413号公报所示的结构是,斜向切除圆筒状的罩子本体的切口最低部分设置于不延伸到内窥镜前端面的位置上。可是,在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设有大致圆筒状的罩子本体时,在内窥镜使用中,体腔内的粘液、污物或清洗水容易存留在罩子的内侧,因而也容易附着于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面。特别是,附着粘度高的粘液或污物时,存在着不能用送水操作除去,而且离开吸引口时也不能由吸引操作除去的情况。此外,在罩子本体上,由于具有从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向内窥镜的观察视场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部,因此,内窥镜的前端面擦蹭体腔内的粘膜,不能除去污物。为此,附着在内窥镜前端面上的污物等会进入内窥镜的观察视场内,存在视场变窄而使内窥镜的观察性能降低的问题。另外,在上述的日本技术申请公开昭和56-75912号公报所记载的内窥镜用罩子中,成为排出污物等的排出口的切口等被设置到与内窥镜前端面相同的同一面上。为此,产生从内窥镜前端面向前方突出的罩子的突出部分不存在的部分,所以存在作为罩子的功能被削弱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罩子易破损的问题。此外,当在内镜用罩子的侧壁设有由沿前端面的长孔构成的排出口的时候,存在较大的污物、或粘度高的粘液、或污物不能被排出的问题。再者,如上述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和59-93413号公报所示的内窥镜用罩子那样,切口的最低部分没有设置到内窥镜的前端面,因此,存在粘液或者污物很难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克服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罩子,不会削弱罩子本体的功能,并且罩子本体很难破损,而且粘液或污物很难存留在罩子本体的内侧,观察性能良好。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罩子中,在插入管腔内的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成一体或可安装拆卸自由地设置着大致筒状的罩子本体,该罩子本体防止在该前端部的前端面露出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前端镜头面与所述管腔内壁面直接接触,在所述罩子本体的前端部具有向所述内窥镜的观察视场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此外,在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设有比所述前端镜头面位置更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量比其他部分短的至少一个凹部,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凹部的内面设有斜面,该斜面在随着比所述前端镜头面的位置更朝向前方而向外侧扩开的方向上倾斜; 将所述凹部的内面斜面和所述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设定成比与所述凹部邻接的其他部分的内面和所述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大的角度。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罩子中,将凹部的内面斜面和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设定成比与罩子本体中的前端部的突出部的凹部邻接的其他部分的内面和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大,并且向外侧扩开,由此,即使粘液或污物进入突出部的内侧,这些物质也不会存留在突出部的内侧,可沿着凹部的内面斜面圆滑地被排向外部侧。此外,附着于凹部的内面斜面上的污物或粘液,通过从凹部的侧方或前方与体腔粘膜等接触,可被引向外部并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内窥镜用罩子中,在插入管腔内的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设有大致筒状的罩子本体,该罩子本体防止在该前端部的前端面上露出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前端镜头面与所述管腔内壁面直接接触,在所述罩子本体的前端部具有向所述内窥镜的观察视场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此外,在所述突出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斜面,该斜面在随着比所述前端镜头面的位置更朝前方而向外侧扩开的方向上倾斜;并且,在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设有比所述前端镜头面的位置更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量比其他部分短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内面的第二斜面和所述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设定成比与所述凹部邻接的其他部分的内面的第一斜面和所述前端镜头面所成角度大的角度。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罩子中,凹部的内面的第二斜面和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比与罩子本体中的前端部的突出部的凹部邻接的其他部分的内面的第一斜面和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大,并且向外侧扩开,由此,即使粘液或污物进入突出部的内侧,这些物质也不会存留在突出部的内侧,可沿着凹部的内面的第二斜面向外部侧圆滑地排出。此外,附着于凹部的内面的第二斜面上的污物或粘液,通过从凹部的侧方或前方与体腔粘膜等接触,可被引向外部并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整体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安装部分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安装部分的正视图。图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与凹部邻接的凸部部分内面的第一斜面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3B是表示内窥镜用罩子的凹部内面的第二斜面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4A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作用,是表示检查过程中突出部的凹部部分与体腔粘膜接触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4B是表示污物沿内窥镜用罩子的凹部内面的第二斜面被引向外部并排出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5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前端侧与体腔粘膜接触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变形例中的突出部前端侧外周面与体腔粘膜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5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突出部前端的较长凸部与体腔粘膜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7B是表示内窥镜中的罩子安装部分的正视图,图7C是表示内窥镜用罩子的凹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概略结构的正视图。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中的凸部内面的第一斜面与内窥镜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前端镜头面所成角度β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罩子中的凹部内面的第二斜面与内窥镜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前端镜头面所成角度α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13是表示在内窥镜装置的监视器中显示的内窥镜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图像的正视图,图14是用于说明显示图13所示观察图像时的内窥镜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视场区域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5A~图5C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用罩子,在插入管腔内的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成一体或可安装拆卸自由地设置着大致筒状的罩子本体,该罩子本体防止在该前端部的前端面露出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前端镜头面与所述管腔内壁面直接接触,在所述罩子本体的前端部具有向所述内窥镜的观察视场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设有比所述前端镜头面位置更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量比其他部分短的至少一个凹部,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凹部的内面设有斜面,该斜面在随着比所述前端镜头面的位置更朝向前方而向外侧扩开的方向上倾斜;   将所述凹部的内面斜面和所述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设定成比与所述凹部邻接的其他部分的内面和所述前端镜头面所成的角度大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引康太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