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02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用海绵制成套管(50)的顶端部(58)而容易地进行扩径。当从套管(50)中只拔掉插入部(12)时,首先排出第1球囊(30)的气体而使第1球囊收缩。然后,当固定套管(50)并拔掉插入部(12)时,带环(45)和海绵制顶端部(58)相冲突,从而海绵制顶端部(58)容易地扩径。由此,带环(45)以及第1球囊(30)容易地通过海绵制顶端部(58),并容易地将插入部(12)从套管(50)中拔掉。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在插入部的顶端上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插入部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在插入部顶端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和将该内窥镜的插入部引导至体腔内的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
技术介绍
当把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到小肠等深部消化道时,如果只推压插入部,因为肠道复杂的弯曲,会导致力难以传递至插入部的顶端,向深部的插入比较困难。因此提出了一种内窥镜装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安装称之为套管或滑动管的插入辅助器械而插入到体腔内,使用该插入辅助器械引导插入部,由此防止插入部的多余的弯曲或挠曲(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在以往的内窥镜装置中,已知有在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部设置球囊,同时在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上设置有球囊的双球囊式内窥镜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作为使用插入辅助器械进行的内窥镜装置的处理,有时希望在将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插入部插入到体腔内的目的部位后,插入用来扩展肠道的狭窄部位的球囊扩张器、或用来注入造影剂的造影管等处理器械,进行所需的处理,其中造影剂用于观察肠道的狭窄部位。但是,由于上述处理器械直径比较大,所以无法利用穿通配置于内窥镜插入部的钳子管道进行插入。因此,希望在将插入辅助器械留置于体腔内的状态下仅拔掉内窥镜插入部,并将插入辅助器械作为引导器,插入上述处理器械。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4879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340462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301019号公报。但是,如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为了防止肠壁的卷入或夹入而形成顶端缩窄的形状,所以当拔掉内窥镜插入部时,内窥镜插入部的球囊卡在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上,从插入辅助器械上拔掉内窥镜插入部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在插入部的顶端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插入部容易地从插入辅助器械上拔掉的内窥镜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是具备在插入部的顶端部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可以扩径的扩径构造,通过使该顶端部扩径而可以将突出于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上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由于使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扩径构造,故能够将具有突出于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球囊的插入部容易地从插入辅助器械上拔掉。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二,其特征在于,上述扩径构造通过用软性部件构成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而可以进行扩径。即,通过只将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的缩窄部的材质做成橡胶、海绵等软性部件,使顶端部容易扩径,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具有突出于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球囊插入部从插入辅助器械上拔掉。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上述扩径构造在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切口而可以进行扩径。在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的缩窄部上形成切口并增强柔软性,由此使顶端部容易扩径,所以能够容易地拔掉球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之四是具备通过卡止部件将球囊安装在插入部的顶端部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卡止部件的表面形成从相对于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上述插入部的拔出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倾斜面,可以将突出于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上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便上述卡止部件的表面形成为高度从拔掉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增高的倾斜面,可以将上述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即,当在拔掉方向上牵拉插入部时,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跨上卡止部件的倾斜面且球囊钻入顶端部的内侧,所以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五是具备通过卡止部件将球囊安装在插入部的顶端部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卡止部件安装在形成于上述插入部的外周面的凹条部,通过使该卡止部件和插入部的外周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可以将突出于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上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使上述卡止部件的表面形成高度从拔掉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增高的倾斜面,可以将上述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即,当在拔掉方向上牵拉插入部时,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不与干扰拔掉的卡止部件相冲突,所以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另外,通过在安装有卡止部件的插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凹条部,即使在安装卡止部件之后也不会使插入部的外径变粗,另外,也成为球囊安装位置的标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装置,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扩径构造,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突出于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的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系统构成图。图2是表示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部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装有第1球囊的插入部的顶端硬质部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插通有插入部的套管顶端部分的侧剖视图。图5是表示在套管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通过图5所示的扩径构造拔掉插入部的状况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窥镜装置的操作方法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在套管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在套管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3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0是表示通过图9所示的扩径构造拔掉插入部的状况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在插入部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带环的放大斜视图。图13是表示通过图11所示的扩径构造拔掉插入部的状况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在插入部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中10-内窥镜,12-插入部,14-手持操作部,26-球囊送气口,28-供气吸引口,30-第1球囊,36-顶端部,45-带环,50-套管,51-管主体,52-握持部,58-顶端部,60-第2球囊,100-球囊控制装置,102-装置主体,104-手动开关。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系统构成图。同图所示的内窥镜装置由内窥镜10、套管(相当于插入辅助器械)50、以及球囊控制装置100构成。内窥镜10具有手持操作部14、连接设置在该手持操作部14上的插入部12。在手持操作部14上连接有通用导线15,在通用导线15的顶端上设置有连接器(未图示),其连接在未图示的处理器或光源装置上。在手持操作部14上并列设置有由术者操作的送气送水按钮16、吸引按钮18、快门按钮20,同时,在规定位置分别设有一对角旋钮22、22、以及钳子插入部24。而且,在手持操作部14上还设置有球囊送气口26,其用于向第1球囊30送去空气、或从球囊30吸引空气。插入部12由柔性部32、弯曲部34以及顶端硬质部36构成。弯曲部34是由多个节环以可弯曲的方式连接而成,通过在手持操作部14上设置的一对角旋钮22、22的转动操作,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弯曲操作。由此,能够使顶端部36的顶端面37朝向需要的方向。如图2所示,在顶端部36的顶端面37上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物镜光学系统38、照明透镜40、送气送水喷嘴42、钳子口44等。另外,在顶端部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装置,具备:在插入部的顶端部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所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可以扩径的扩径构造,通过使该顶端部扩径,可以将突出于所述插入辅助 器械的顶端的所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政由起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SRJ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