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转接器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8735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01:47
内窥镜用转接器(6)包括:内窥镜安装部(13);管路主体(21),其与内窥镜的处理器具插入口相连通;管路构件(22);送水管路罩(31),其由绝缘性构件形成,并覆盖管路构件(22)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有以越往基端侧越扩张的方式延伸出的延伸部(35);以及管路主体罩(41),其由绝缘性构件形成,并覆盖管路主体(21)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送水管路罩(31)的延伸部(35)以使得送水管路罩(31)不向管路构件(22)的顶端侧移动而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用转接器及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用转接器及内窥镜,特别是涉及能够安装于内窥镜的处理器具插入口的内窥镜用转接器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内窥镜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等中。内窥镜是为了通过将插入部插入检查对象内、并将利用设于插入部的顶端部的摄像元件拍摄获得的、或者借助贯穿于插入部内的像导获得的内窥镜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来进行检查等而使用的。另外,有内窥镜用的各种转接器。内窥镜用转接器之一是一种能够安装于内窥镜的处理器具插入口的转接器,该转接器能够贯穿处理器具,并且能够进行送水。通过使用这种转接器,能够一边向插入部的处理器具贯穿通道内贯穿高频处理器具并且向处理部位供给生理盐水等导电性液体,一边进行高频的处理。若一边进行送水一边进行高频的处理,则在转接器为金属制的情况下,高频电流例如经由生理盐水向金属制转接器流动,存在内窥镜的使用者接触到金属暴露部而被烧伤的隐患。因此,例如像日本特开2001-57962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一种通过利用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旋塞主体等或者利用电绝缘性的构件覆盖金属制构件的外表面来使内窥镜的使用者不会接触到金属暴露部而被烧伤的转接器。但是,若为了防止这种烧伤而利用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转接器的旋塞主体等,则管路自身的强度降低,因此为了提高转接器的管路自身的强度,一般来说,优选的是利用金属制的构件构成管路自身。在该情况下,为了利用树脂覆盖金属制的构件,考虑使用金属与树脂的一体嵌入成形法,但是由于成形后的树脂内的内部残留应力,存在树脂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另外,为了利用电绝缘性的树脂覆盖金属制的各个构件,也有利用粘接剂将树脂粘接于金属的方法,但是在仅借助于粘接剂的固定中,由于粘接剂的劣化,也存在树脂自金属脱落的隐患。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使转接器的管路自身的强度降低、且能够确保高频电流使用时的安全性的内窥镜用转接器及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转接器包括:内窥镜安装部,其用于安装于内窥镜的处理器具插入口;管路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处理器具插入口相连通的第1端口部和与所述处理器具插入口相连通的第2端口部,该管路构件为金属制;第1外壳构件,其由绝缘性构件形成,并覆盖所述第1端口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有以越往基端侧越扩张的方式延伸出的延伸部;以及第2外壳构件,其由绝缘性构件形成,并覆盖所述第2端口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第1外壳构件的所述延伸部以使得所述第1外壳构件不向所述第1端口部的顶端侧移动而脱落。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转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接器6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接器6的外观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接器6的沿着轴向的半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成端口部11的管路主体21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管路主体21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管路主体21的俯视图。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半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成端口部12的管路构件22的主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管路构件22的半剖视图。图12是从斜上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水管路罩31的立体图。图13是从斜下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水管路罩31的立体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水管路罩31的主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的XV-XV线的半剖视图。图16是从斜上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管路主体罩41的立体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管路主体罩41的主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管路主体罩41的俯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右侧视图。图2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接器6的组装方法的分解组装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接器6的变形例的转接器6A的、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结构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1包括具有挠性且细长的插入部2和操作部3而构成。在插入部2的顶端部2a,虽未图示,但是设有用于向检查部位照射照明光的照明窗、供来自检查部位的反射光入射的观察窗以及处理器具开口。另外,在操作部3上设有用于使设于顶端部2a的基端侧的弯曲部2b弯曲的弯曲旋钮、摄影用的释放按钮等各种功能用的多个操作构件4。而且,在操作部3上设有处理器具插入口5。在插入部2内形成有处理器具贯穿通道(未图示),处理器具贯穿通道(未图示)的一端与插入部2的顶端部2a的处理器具开口相连通,处理器具贯穿通道的另一端与设于操作部3的处理器具插入口5相连通。由设于插入部2的顶端部的摄像元件拍摄的处理对象的图像信号经由未图示的通用线缆传输到处理器装置,内窥镜图像显示于与处理器装置相连接的监视器。而且,手术者向内窥镜1的处理器具插入口5内插入处理器具,并使处理器具经由处理器具贯穿通道自顶端部2a的处理器具开口突出,能够对处理部位进行各种处理。特别是在一边向插入部2的处理器具贯穿通道内贯穿高频处理器具、并且向处理部位供给生理盐水等导电性液体一边进行高频的处理的情况下,手术者将转接器6安装于处理器具插入口5。另外,也有手术者不进行高频的处理,而是为了一边送水一边观察而将转接器6安装于处理器具插入口5的情况。转接器6具有两个端口部11、12和用于安装于内窥镜1的处理器具插入口5的内窥镜安装部13。端口部11是用于插入高频处理器具的钳子端口,端口部12是用于供给液体的送水端口。另外,在此,为了进行高频的处理,作为向端口部12供给的液体,列举了生理盐水等导电性液体作为例子,但是为了进行高频的处理,作为向端口部12供给的液体,有时也使用难以通电的液体。在端口部11的顶端部,能够安装由绝缘性构件形成的钳子塞14(图4),能够覆盖端口部11的顶端侧的金属制的管头部。在钳子塞14的中央部形成有孔14a,能够经由该孔14a插入高频处理器具。即,端口部11构成为在顶端部能够安装由绝缘性构件形成的作为塞构件的钳子塞14。另外,在端口部12连接有用于供给生理盐水等液体的送液装置的送液管。内窥镜安装部13是用于将转接器6安装于内窥镜1的处理器具插入口5的机构部。在将转接器6的内窥镜安装部13安装并固定于处理器具插入口5的状态下,从端口部11向处理器具贯穿通道内插入高频处理器具并使高频处理器具的顶端部自顶端部2a的处理器具开口突出,并且进行从端口部12向处理器具贯穿通道内的送水,从而手术者能够一边向处理部位供给液体,一边进行高频的处理。即,转接器6是能够安装于内窥镜1的处理器具插入口5的转接器,是能够供高频处理器具贯穿、并且能够进行送水的转接器。图2是表示转接器6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转接器6的外观的主视图。图4是转接器6的沿着轴向的半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构成端口部11的管路主体21的立体图。图7是管路主体21的主视图。图8是管路主体21的俯视图。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半剖视图。图10是构成端口部12的管路构件22的主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管路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内窥镜用转接器及内窥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用转接器包括:内窥镜安装部,其用于安装于内窥镜的处理器具插入口;管路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处理器具插入口相连通的第1端口部和与所述处理器具插入口相连通的第2端口部,该管路构件为金属制;第1外壳构件,其由绝缘性构件形成,并覆盖所述第1端口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有以越往基端侧越扩张的方式延伸出的延伸部;以及第2外壳构件,其由绝缘性构件形成,并覆盖所述第2端口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第1外壳构件的所述延伸部以使得所述第1外壳构件不向所述第1端口部的顶端侧移动而脱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4.22 JP 2013-0897651.一种内窥镜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用转接器包括:内窥镜安装部,其用于安装于内窥镜的处理器具插入口;管路构件,其具有与所述处理器具插入口相连通的第1端口部和与所述处理器具插入口相连通的第2端口部,该管路构件为金属制;第1外壳构件,其由绝缘性构件形成,并覆盖所述第1端口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具有以越往基端侧越扩张的方式延伸出的延伸部;以及第2外壳构件,其由绝缘性构件形成,并覆盖所述第2端口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第1外壳构件的所述延伸部以使得所述第1外壳构件不向所述第1端口部的顶端侧移动而脱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安装部具有用于使所述第2外壳构件不向基端侧移动的第1移动限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安装部具有筒状构件,所述筒状构件的内径小于所述第2外壳构件的外径,以使得所述第2外壳构件不向所述第2端口部的基端侧移动,所述第1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山真彦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