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112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所述底盘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底盘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车身底盘以及动力电池包体;动力电池包体设置于车身底盘上,并与车身底盘集成一体结构;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系统电连接,动力电池系统还与动力电池包体电连接;驱动电机通过底盘系统与车身底盘机械连接;驱动电机设置于汽车轮胎的轮毂内,并与轮毂集成一体驱动结构,从而能够驱动汽车轮胎沿水平面的任意角度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车辆的横向移动控制、原地转向控制等功能,实现同一级别车型或跨级别车型的灵活开发和标准匹配、降低整车重量,延长续航、集成度高,体积减小便于整车布置。体积减小便于整车布置。体积减小便于整车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结构一般包括:车身底盘系统、底盘系统、轮胎、驱动电机系统以及动力电池系统,这些系统匹配在一起,使得整车的布置严重受限,且牵一发动全身;对于轻量化时代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整车重量也增加不少,严重影响到汽车的续航能力。
[0003]基于上述新能源汽车结构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底盘转向控制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所述底盘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底盘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车身底盘以及动力电池包体;动力电池包体设置于车身底盘上,并与车身底盘集成一体结构;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系统电连接,动力电池系统还与动力电池包体电连接;驱动电机通过底盘系统与车身底盘机械连接;驱动电机设置于汽车轮胎的轮毂内,并与轮毂集成一体驱动结构,从而能够驱动汽车轮胎沿水平面的任意角度移动。
[0006]进一步地,驱动电机为轮毂电机,轮毂电机分别设置于前后汽车轮胎的轮毂内,从而能够驱动汽车沿其横向移动或纵向移动。
[0007]进一步地,轮毂电机包括右前轮毂电机、右后轮毂电机、左前轮毂电机以及左后轮毂电机;右前轮毂电机设置于右前轮胎的轮毂内,右后轮毂电机设置于右后轮胎的轮毂内,左前轮毂电机设置于左前轮胎的轮毂内,左后轮毂电机设置于左后轮胎的轮毂内。
[0008]进一步地,底盘系统包括前底盘系统和后底盘系统,轮毂电机包括前轮毂电机和后轮毂电机;前底盘系统设置于前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之间,后底盘系统设置于后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之间。
[0009]进一步地,底盘系统包括减震子系统,减震子系统设置于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之间,并分别与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机械连接。
[0010]进一步地,底盘系统包括悬架子系统,悬架子系统设置于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之间,并分别与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机械连接。
[0011]进一步地,底盘系统包括防滑控制子系统,防滑控制子系统设置于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之间,并分别与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机械连接。
[0012]进一步地,减震子系统包括减震弹簧,减震弹簧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轮毂电机和车身底盘之间,从而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0013]进一步地,右前轮毂电机、右后轮毂电机、左前轮毂电机以及左后轮毂电机分别与
动力电池系统的控制器电连接,从而进行统一控制。
[0014]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底盘系统,所述底盘系统为上述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
[0015]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可形成平台化通用车身驱动系统,实现同一级别车型或跨级别车型的灵活开发和标准匹配、降低整车重量,延长续航、集成度高,体积减小便于整车布置,释放更多空间给客户应用、应用轮毂电机,车辆的控制域扩大,可以实现车辆的横向移动控制、原地转向控制等。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 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示意图;
[0019]图2 为本技术车身底盘与动力电池包体配合示意图;
[0020]图3 为本技术车身45度角移出示意图;
[0021]图4 为本技术车身横向行驶示意图。
[0022]图中:1、右前驱动电机;2、右后驱动电机;3、左前驱动电机;4、左后驱动电机;5、减震子系统;6、后底盘系统;7、车身底盘;8、动力电池包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如图 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具体可以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移动;具体地,所述底盘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底盘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车身底盘7以及动力电池包体8;其中,动力电池系统指为整车提供动力的能量源;动力电池包体8设置于车身底盘7上,并与车身底盘7集成一体结构;动力电池包体8为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源;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系统电连接,动力电池系统还与动力电池包体8电连接;驱动电机通过底盘系统与车身底盘7机械连接;进一步地,驱动电机为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设置于汽车轮胎的轮毂内,并与轮毂集成一体驱动结构,这样使得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汽车轮胎沿水平面的任意角度移动,即可以使汽车沿整车的直线行驶,也可以较大角度实现侧向行驶,可以实现车辆的纵向移动控制,原地转向控制等;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驱动电机设置于新能源汽车轮胎的轮毂内,从而能够直接控制轮胎更大角度的行驶,便于汽车控制;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基于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的通用式车身系统,该系统采用轮毂电机同时将电池与底部车身集成为一体,形成车轮驱动系统,动力电池包体与车身底盘平台化一体式通用车身系统,通过同一平台实现跨车型、跨级别车型的灵活开发与标准配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底盘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车身底盘(7)以及动力电池包体(8);所述动力电池包体(8)设置于所述车身底盘(7)上,并与所述车身底盘(7)集成一体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还与所述动力电池包体(8)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底盘系统与所述车身底盘(7)机械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汽车轮胎的轮毂内,并与所述轮毂集成一体驱动结构,从而能够驱动所述汽车轮胎沿水平面的任意角度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分别设置于前后汽车轮胎的轮毂内,从而能够驱动汽车沿其横向移动或纵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右前轮毂电机(1)、右后轮毂电机(2)、左前轮毂电机(3)以及左后轮毂电机(4);所述右前轮毂电机(1)设置于右前轮胎的轮毂内,所述右后轮毂电机(2)设置于右后轮胎的轮毂内,所述左前轮毂电机(3)设置于左前轮胎的轮毂内,所述左后轮毂电机(4)设置于左后轮胎的轮毂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系统包括前底盘系统和后底盘系统(6),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前轮毂电机和后轮毂电机;所述前底盘系统设置于所述前轮毂电机和所述车身底盘(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丽方涛梁长飞丁凌志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