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87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包括:多个质量单元(10)、支撑结构单元(20)以及减振垫层(30),其中,支撑结构单元(20)包括两个支撑梁(21),分别固定在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上,并且分别沿着框架式道床的纵梁(1)方向平行延伸,由此支撑结构单元(20)与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构成框架式结构;其中,每个质量单元(10)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框架式结构的两个支撑梁(21)上,并且减振垫层(30)设置在质量单元(10)与支撑梁(21)的二者接触的表面之间。表面之间。表面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给人民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同时也对沿线附近带来了振动和噪声干扰。各地铁线路依据环评报告设置不同的减振措施,如框架式道床的减振效果可达10dB~15dB,应用于地下线、高架线、地面线以及车辆段物业开发等有高等减振降噪需求地段。然而在框架式道床系统运行多年后,区段内钢轨产生波磨、减振性能下降,导致振动超标,干扰沿线居民休息,引起居民投诉。
[0003]目前还没有降低框架式道床振动的有效措施。在现有措施中,如在钢轨或道床中部空间安装的一些降噪装置,由于与框架式道床无实际接触,不能有效降低道床本身的振动。
[0004]另外,框架式的道床结构便于更换轨道板下方弹性元件和清理轨道板下水沟。然而,框架式道床中部的空间会给检修、施工人员的行走带来不便。为方便行走目前做法是在中部空间上设置水沟盖板或降噪装置,此类装置仅放置于基础上,对框架式道床本身的减振效果微乎其微。
[0005]因此,需要新的技术和设备,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8]一种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9]多个质量单元(10)、支撑结构单元(20)以及减振垫层(30),
[0010]其中,支撑结构单元(20)包括两个支撑梁(21),分别固定在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上,并且分别沿着框架式道床的纵梁(1)方向平行延伸,由此支撑结构单元(20)与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构成框架式结构;
[0011]其中,每个质量单元(10)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框架式结构的两个支撑梁(21)上,并且减振垫层(30)设置在质量单元(10)与支撑梁(21)的二者接触的表面之间。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还包括辅助盖板(40),辅助盖板设置在横梁(2)的上方,并且辅助盖板表面与相邻的质量单元(10)的表面齐平。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质量单元(10)的两端与框架式道床的纵梁(1)之间的纵向防撞垫(50)。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质量单元(10)之间或者质量单元(10)与辅助盖板(40)之间的横向防撞垫(60)。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梁(21)通过U型螺栓结构(22)固定在横梁
(2)上。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梁(21)为方钢管。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质量单元(10)为钢壳结构,钢壳结构的空腔中还填充有配重物。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质量单元(10)为混凝土结构。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质量单元(10)形成有凸台结构(11)。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减振装置的质量单元可有效降低框架式道床的振动;并且质量单元可以方便调节质量、刚度、阻尼;另外减振装置可以为检修、维修人员提供行走空间等等。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的框架式道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的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的装配后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的支撑结构单元的框架式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5]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的支撑结构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0026]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的质量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述,所示内容用于充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而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8]参考图2

6,实施方案的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可以包括多个质量单元10、支撑结构单元20、减振垫层30、辅助盖板40、纵向防撞垫50以及横向防撞垫60。整个装置基本固定在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上,并且设置在框架式道床的两个纵梁1之间。
[0029]如图所示,质量单元10可以是钢壳结构或混凝土结构。钢壳结构可以根据内部填充不同质量填充物来调整整体质量单元的质量。混凝土结构可以是具有统一安装接口不同厚度的混凝土,来实现质量的调整。参考图6,质量单元10可以设计为具有凸台结构11,这样可以方便安装和运输等。
[0030]参考图4和5,支撑结构单元20包括两个支撑梁21,分别固定在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上,并且分别沿着框架式道床的纵梁1方向平行延伸,由此支撑结构单元20与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构成框架式结构。如图所示,所述支撑梁21可以为方钢管,或者钢搭建的钢结构。其可以通过U型螺栓结构22固定在横梁2上。支撑梁21可以是一整根钢管,或者也可以是由多根钢管拼接而成。
[0031]在安装时,每个质量单元10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框架式结构的两个支撑梁21
上,并且减振垫层30设置在质量单元10与支撑梁21的二者接触的表面之间,为减振系统提供刚度和阻尼。由此多个质量单元10并行地设置在支撑结构单元20的框架式结构中。
[0032]另外,在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的上方没有被质量单元10所覆盖,因此,可以在横梁2的上方设置辅助盖板40,并且可以使得辅助盖板表面与相邻的质量单元10的表面齐平。
[0033]为了防止在振动中相互碰撞,可以在在质量单元10的两端与框架式道床的纵梁1之间设置纵向防撞垫50;在相邻的质量单元10之间或者质量单元10与辅助盖板40之间设置横向防撞垫60。
[0034]框架式道床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允许在其上打孔钻眼,而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安装对框架式道床无任何损伤,由此能够适合于框架式道床。同时形成的道床表面与框架式道床平齐,铺设辅助盖板后使得整个道床面平整,可以为检修、维修人员提供行走空间。
[0035]以上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路在于上述基本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设计出各种变形的模型、公式、参数并不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质量单元(10)、支撑结构单元(20)以及减振垫层(30),其中,支撑结构单元(20)包括两个支撑梁(21),分别固定在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上,并且分别沿着框架式道床的纵梁(1)方向平行延伸,由此支撑结构单元(20)与框架式道床的横梁(2)构成框架式结构;其中,每个质量单元(10)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框架式结构的两个支撑梁(21)上,并且减振垫层(30)设置在质量单元(10)与支撑梁(21)的二者接触的表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盖板(40),辅助盖板设置在横梁(2)的上方,并且辅助盖板表面与相邻的质量单元(10)的表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框架式道床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质量单元(10)的两端与框架式道床的纵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冲闫宇智丁德云郝晨星郭浩乔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