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86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输送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包括内套和外套,内套位于外套内,内套下端设置有下圆环,内套内设置有隔离套,内套内固定安装有内横板,内横板贯穿隔离套并与隔离套固连,隔离套内设置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固连在内横板上,启动第一油缸带动连接架向上移动,使环形座在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空间离开,将浆料由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空间注入,之后再通过第一油缸带动环形座进入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空间,等待物料凝固成型后,启动第二油缸带动下圆环沿着立柱向下移动,同时第一油缸带动连接架向上移动,从而内套与外套相互远离移动,从而利用外界力量辅助工件与模具之间分离。量辅助工件与模具之间分离。量辅助工件与模具之间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输送管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进行建筑、道路、桥梁作业时,一般采用混凝土泵泵送混凝土,通过混凝土输送管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地点。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输送管一方面需要承受混凝土流动过程产生的持续性的摩擦磨损和冲蚀,另一方面还要承受10MPa以上的泵送压力。混凝土对管道的磨损和冲蚀要求输送管具有较好的抗磨损能力,泵送过程的压力要求输送管整体上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冲击性能。现有的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用于混凝土输送管的浇注成型,通过将浆料注入模具,通过各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如改变温度、化学反应等,使浆料固化的成形方法。浇注工艺包括真空浇注、压力浇注、电泳浇注、凝胶浇注和触变浇注等。但由于工件与模具之间发生粘接而难以分离,现有的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不具有辅助脱模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成型时工件与模具之间发生粘接而难以分离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内套位于外套内,所述内套下端设置有下圆环,所述内套内设置有隔离套,所述内套内固定安装有内横板,所述内横板贯穿隔离套并与隔离套固连,所述隔离套内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固连在内横板上,所述内套与外套之间设置有环形座,所述环形座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第一油缸的输出轴端固连在连接架上。
[0006]所述下圆环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贯穿下圆环并固连在内横板上,所述底座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端固连在下圆环上。
[0007]优选的,所述外套外部套设有环形容器,所述环形容器有导热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环形容器与外套固连。
[0008]优选的,还包括注料机构,所述注料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注料机构一端位于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上端。
[0009]优选的,所述内套与隔离套之间的空腔内可填充有低温冷却介质。
[0010]优选的,所述注料机构包括环形管和多个支撑杆,所述环形管设置在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上端,多个所述支撑杆呈圆周阵列分布并固连在环形管底部,所述支撑杆下端固连在底座上,所述环形管上连通并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供料装置的
排料管连通,还包括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导流组件和多个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与相邻的导流组件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一端与环形管连通,所述套管内开设有滑槽,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延伸至套管内,所述导流管外固定安装有滑条,所述滑条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环形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板块,所述导流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板块,所述第二板块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条,所述驱动条贯穿第一板块,所述环形管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板块,两个所述第三板块之间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驱动条摩擦配合。
[0012]优选的,其中的一个所述转轴与外部驱动源传动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有益效果在于:启动第一油缸带动连接架向上移动,使环形座在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空间离开,将浆料由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空间注入,之后再通过第一油缸带动环形座进入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空间,等待物料凝固成型后,启动第二油缸带动下圆环沿着立柱向下移动,同时第一油缸带动连接架向上移动,使环形座在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空间离开,从而内套与外套相互远离移动,从而利用外界力量辅助工件与模具之间分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的放大剖视图一。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的导流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的导流管与套管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内套1、外套2、下圆环3、隔离套4、内横板5、第一油缸6、环形座7、连接架8、底座9、立柱10、第二油缸11、环形容器12、环形管13、支撑杆14、连接管15、万向联轴器16、套管17、滑槽18、导流管19、滑条20、第一板块21、第二板块22、驱动条23、第三板块24、转轴25、驱动轮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参照图1

5,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包括内套1和外套2,内套1位于外套2内,内套1下端设置有下圆环3,内套1内设置有隔离套4,内套1内固定安装有内横板5,内横板5贯穿隔离套4并与隔离套4固连,隔离套4内设置有第一油缸6,第一油缸6固连在内横板5上,内套1与外套2之间设置有环形座7,环形座7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架8,第一油缸6的输出轴端固连在连接架8上。下圆环3底端设置有底座9,底座9顶部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立柱10,立柱10上端贯穿下圆环3并固连在内横板5上,底座9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
的第二油缸11,第二油缸11的输出端固连在下圆环3上。
[0023]工作原理:启动第一油缸6带动连接架8向上移动,使环形座7在内套1与外套2之间的空间离开,将浆料由内套1与外套2之间的空间注入,之后再通过第一油缸6带动环形座7进入内套1与外套2之间的空间,等待物料凝固成型后,启动第二油缸11带动下圆环3沿着立柱10向下移动,同时第一油缸6带动连接架8向上移动,使环形座7在内套1与外套2之间的空间离开,从而内套1与外套2相互远离移动,从而利用外界力量辅助工件与模具之间分离。
[0024]实施例2:
[0025]参照图1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套2外部套设有环形容器12,环形容器12有导热金属材质制成,环形容器12与外套2固连。还包括注料机构,注料机构安装在底座9上,注料机构一端位于内套1与外套2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上端。内套1与隔离套4之间的空腔内可填充有低温冷却介质。环形容器12上安装有注液管,在工件成型时,向环形容器12内注入适量的低温冷却液,再通过向内套1与隔离套4之间放入冷却介质,从而可使工件的内外侧同步加速冷却,进而加速工件的加工效率,减少物料冷却的等待时间。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1)和外套(2),所述内套(1)位于外套(2)内,所述内套(1)下端设置有下圆环(3),所述内套(1)内设置有隔离套(4),所述内套(1)内固定安装有内横板(5),所述内横板(5)贯穿隔离套(4)并与隔离套(4)固连,所述隔离套(4)内设置有第一油缸(6),所述第一油缸(6)固连在内横板(5)上,所述内套(1)与外套(2)之间设置有环形座(7),所述环形座(7)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架(8),所述第一油缸(6)的输出轴端固连在连接架(8)上;所述下圆环(3)底端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顶部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上端贯穿下圆环(3)并固连在内横板(5)上,所述底座(9)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二油缸(11),所述第二油缸(11)的输出端固连在下圆环(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2)外部套设有环形容器(12),所述环形容器(12)有导热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环形容器(12)与外套(2)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料机构,所述注料机构安装在底座(9)上,所述注料机构一端位于内套(1)与外套(2)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混凝土输送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1)与隔离套(4)之间的空腔内可填充有低温冷却介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耐磨混凝土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德春王文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恩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