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绍专利>正文

一种腌制竹笋恢复其天然绿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9074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腌制竹笋恢复其天然绿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腌制竹笋清洗;步骤2:竹笋脱盐处理;步骤3:酸处理;步骤4:桑叶提取液浸泡;步骤5:复绿预煮处理;步骤6:冷却处理;步骤7:竹笋摊晾:将绿竹笋表面水的晾干;步骤8:制作竹笋护色液:将竹笋与护色液混合,制得竹笋护色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腌制褪色的竹笋用桑叶提取液等一系列还原处理,使之生成原有颜色状态。由于桑叶中不存在对人体有害成分,食用安全性高,成本低,因此用桑叶提取液对食品安全更有保障。经过上述方法处理,竹笋系列产品的复绿工艺既能达到满意的色泽效果,又能较好的实现稳定的复绿效果,对于食品安全非常有意义。有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腌制竹笋恢复其天然绿色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腌制竹笋恢复其天然绿色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笋是膳食纤维食品之一,深受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原生态色泽是竹笋的主要感官指标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和食用欲。原生态竹笋系列产品的绿色来自叶绿素,在新鲜竹笋中,叶绿素使竹笋呈绿色状态。
[0003]但是新鲜竹笋在腌制和贮藏等环节中,叶绿素受酸、热、光、氧气、叶绿素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氢离子取代叶绿素中的镁形成脱镁叶绿素,导致新鲜竹笋由绿色变成褐绿色或黄褐色甚至完全褪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鲜竹笋在腌制和贮藏等环节中,容易导致新鲜竹笋由绿色变成褐绿色或黄褐色甚至完全褪色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腌制竹笋恢复其天然绿色的方法。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腌制竹笋恢复其天然绿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腌制竹笋清洗:将腌制竹笋取出,用流动水洗净;
[0010]步骤2:竹笋脱盐处理:将清洗后的竹笋放入清水中,进行脱盐处理6

12h;
[0011]步骤3:酸处理:将退色的竹笋清洗后采用酸性溶液中清洗浸泡,快速中和笋体内碱性物质;
[0012]步骤4:桑叶提取液浸泡:将酸处理后的竹笋置于桑叶提取液中浸泡10

15min。
[0013]步骤5:复绿预煮处理:将酸处理后的竹笋在100℃的复绿液中预煮处理10min,pH值控制在5.0

6.0范围内;
[0014]步骤6:冷却处理:将预煮处理后的竹笋放入清水进行瞬时冷却;
[0015]步骤7:竹笋摊晾:将绿竹笋表面水的晾干;
[0016]步骤8:制作竹笋护色液:将竹笋与护色液混合,制得竹笋护色液。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采用0.15

0.2%的酸性溶液中清洗浸泡15

20min。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指桑叶提取液是桑叶经食用酒精处理后,所得的含有叶绿素的提取液。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复绿液含Zn2+和H+,Zn2+含量为70

90mg/L,H+添加至pH值控制范围内。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制得竹笋护色液放入冷库保存,冷冻仓库内的温度为

4至4℃。
[0021]3.有益效果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1)本专利技术中,将腌制褪色的竹笋用桑叶提取液等一系列还原处理,竹笋生成原有颜色状态。由于桑叶中不存在对人体有害成分,食用安全性高,成本低,因此用桑叶提取液对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在竹笋深加工生产中,竹笋系列产品的复绿工艺达到满意的色泽效果,又能较好的实现稳定的复绿效果,对于食品安全非常有意义。
[002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竹笋腌制褪色机制研究分析,将桑叶提取液配比、浸泡时间、温度等对竹笋绿色还原程度进行分析和改进,完成腌制竹笋恢复天然绿色的技术研究,确定出预煮工艺流程中最适宜的预煮温度、预煮时间、pH值范围等多个参数范围,保证了竹笋的绿色还原程度,增加其视觉性和可口性等多个产品感官指标及重要微量营养素锌的含量。
[0025](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本方法处理过的竹笋产品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鲜、嫩、脆、爽口,保持了其原有的口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腌制竹笋恢复其天然绿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腌制竹笋清洗:将腌制竹笋取出,用流动水洗净;
[0031]步骤2:竹笋脱盐处理:将清洗后的竹笋放入清水中,进行脱盐处理6

12h;
[0032]步骤3:酸处理:将退色的竹笋清洗后采用酸性溶液中清洗浸泡,快速中和笋体内碱性物质;
[0033]步骤4:桑叶提取液浸泡:将酸处理后的竹笋置于桑叶提取液中浸泡10

15min。
[0034]步骤5:预煮处理:将酸处理后的竹笋在100℃的复绿液中预煮处理10min,pH值控制在5.0

6.0范围内;
[0035]步骤6:冷却处理:将预煮处理后的竹笋放入清水进行瞬时冷却;
[0036]步骤7:竹笋摊晾:将绿竹笋表面水的晾干;
[0037]步骤8:制作竹笋护色液:将竹笋与护色液混合,制得竹笋护色液。
[0038]本专利技术中,竹笋储藏:产品放入冷库保存,冷冻仓库内的温度为

4至4℃,4℃以下储藏最为适宜。
[003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竹笋腌制褪色机制研究分析,将桑叶提取液配比、浸泡时间、温度等对竹笋绿色还原程度进行分析和改进,完成竹笋恢复天然绿色的技术研究,确定出预煮工艺流程中最适宜的预煮温度、预煮时间、pH值范围等多个参数范围,保证了竹笋的绿色还原程度,增加其视觉性和可口性等多个产品感官指标及重要微量营养素锌的含量。
[0040]本专利技术中,将腌制褪色的竹笋用桑叶提取液等一系列还原处理,竹笋生成原有颜色状态。由于桑叶中不存在对人体有害成分,食用安全性高,成本低,因此用桑叶提取液对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在竹笋深加工生产中,竹笋系列产品的复绿工艺达到满意的色泽效果,
又能较好的实现稳定的复绿效果,对于食品安全非常有意义。
[00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本方法处理过的竹笋产品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鲜、嫩、脆、爽口,保持了其原有的口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0042]实施例2:
[0043]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0044]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将脱盐后的竹笋放入含有亚硫酸钠的溶液中,在0.15

0.2%的亚硫酸钠溶液中浸泡15

20min。
[0045]实施例3:
[0046]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0047]本专利技术中,步骤4中所指桑叶提取液是桑叶经食用酒精处理后,所得的含有叶绿素的提取液。
[0048]实施例4:
[0049]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腌制竹笋恢复其天然绿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腌制竹笋清洗:将腌制竹笋取出,用流动水洗净;步骤2:竹笋脱盐处理:将清洗后的竹笋放入清水中,进行脱盐处理6

12h;步骤3:酸处理:将退色的竹笋清洗后采用酸性溶液中清洗浸泡,快速中和笋体内碱性物质;步骤4:桑叶提取液浸泡:将酸处理后的竹笋置于桑叶提取液中浸泡10

15min;步骤5:复绿预煮处理:将酸处理后的竹笋在100℃的复绿液中预煮处理10min,pH值控制在5.0

6.0范围内;步骤6:冷却处理:将预煮处理后的竹笋放入清水进行瞬时冷却;步骤7:竹笋摊晾:将绿竹笋表面水的晾干;步骤8:制作竹笋护色液:将竹笋与护色液混合,制得竹笋护色液。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卉琳刘绍黄染林曲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