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780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通过将集中式水泵站系统架设于高层梁柱框架处,包括在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空间内自下至上依次架设的泵房组层、水池组层以及冷却塔层;其中,水池组层设置于泵房组层的上方,且与泵房组层之间具有预设间隔距离,水池组层包括循环水池、添加水池、生产水池和/或生活水箱,冷却塔层位于循环水池的顶板上,冷却塔的出水管与循环水池连通,冷却用水设备的循环冷却回水管同时连通冷却塔的进水管以及添加水池的补水管,添加水池的补水管和/或冷却塔的进水管安装有流量控制组件,实现了水泵站场地布设的零占地,通过高层梁柱框架高度充分利用新水水头,通过循环冷却回水管的分流设计实现节能降耗。节能降耗。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烧结厂是钢铁冶炼生产的重要工序,主要为高炉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烧结矿。根据烧结厂主要用水要求,常设置循环水泵站供应全厂设备循环冷却水和厂房室内加压消防用水、添加水泵站供应混合机工艺添加水、生产生活水泵站供应全厂加压生产用水和全厂加压生活用水。循环水泵站、添加水泵站补加水和生产生活水泵站生产水补加水均采用厂区生产新水,其中添加水泵站根据烧结工艺要求采用蒸汽热源将生产新水制备成热水用于混合机工艺添加水。生产生活水泵站将厂区生活水加压后供至生活设施用水点。烧结厂传统设计大多将全厂水泵站按以上三个构筑物形式分别设计,并布置在厂区不同位置;单个水泵站大多采用同层布置形式,即泵房、吸水池在同一层平面布置。水泵站传统设计布置形式存在占地面积较大,对于土地资源紧张、总平面布置紧凑的烧结厂,水泵站总图布置较难的问题。
[0003]目前,烧结厂大多按功能将水泵站分为循环水泵站、添加水泵站和生产生活水泵站三种类型分别设计,每种类型水泵站大多采用同层布置形式,其中循环水泵站如图1所示。它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水泵房和水池,循环冷却水泵站的冷却塔位于水池上,循环冷却水回水经管道上冷却塔降温后流入水池,水泵通过进水管从水池中吸取降温后的冷却水,经出水管加压输送至烧结厂设备冷却水用水点。添加水泵站和生产生活水泵站无冷却塔,水池补加水管直接接入水池,水泵通过进水管直接从水池中吸水,经出水管加压输送至烧结厂相应用水点。
[0004]烧结厂水泵站除了采用传统同层布置形式,专利文献CN203421882U还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离心水泵站,该专利技术为一种多层叠置式泵站设计工艺,如图2所示。它包括循环冷却水泵房、循环水池、冷却塔、循环冷却水泵、阀门、异径管、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循环冷却水回水管、循环冷却水泵进水管、循环冷却水泵出水管。其实施工艺是:循环水池叠置在循环冷却水泵房房顶上,冷却塔设置在循环水池上,形成三层叠置式结构;循环冷却水泵、阀门、异径管、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循环冷却水泵进水管、循环冷却水泵出水管均设置在循环冷却水泵房内部;经过用水设备后温度升高的循环冷却回水经循环冷却水回水管进冷却塔降温后重力自流入循环水池,循环冷却水泵通过循环冷却水泵进水管从循环水池中吸取降温后的冷却水,再经过循环冷却水泵出水管加压输送至设备冷却水用水点。但依然存在占地面积大、水泵站的集成化程度低、没有充分利用新水的自由水头能耗高,未考虑多个水泵站之间的联系,空间和能量利用率低,并且水泵房与水池一体成型设置,水泵房的负荷重,容易漏水。
[0005]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以解决现有水泵站占地面积大、集中化程度低、能量利用率低、泵房顶部负荷大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所述集中式水泵站系统架设于高架厂房的高层梁柱框架处,所述集中式水泵站系统包括在所述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空间内自下至上依次架设的泵房组层、水池组层以及冷却塔层;其中,
[0008]所述水池组层设置于所述泵房组层的上方,且与所述泵房组层之间具有预设间隔距离;所述水池组层包括循环水池和添加水池;其中,所述循环水池具有补水管,所述添加水池具有补水管,所述循环水池和所述添加水池均与所述高层梁柱框架结构固定连接;
[0009]所述泵房组层设置有水泵房,所述水泵房的内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水泵组和添加水泵组;其中,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组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组的进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组的出水管与冷却用水设备连通;所述添加水泵组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添加水泵组的进水管与所述添加水池连通,所述添加水泵组的出水管与热添加用水设备连通;
[0010]所述冷却塔层位于所述循环水池的顶板上,所述冷却塔层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所述冷却用水设备的循环冷却回水管同时连通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管以及所述添加水池的补水管;
[0011]其中,所述循环水池的补水管与生产新水管路系统连通,所述添加水池的补水管和/或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管安装有流量控制组件。
[0012]优选地,所述水池组层还包括与所述循环水池和/或所述添加水池并排设置的生产水池,所述水泵房内还设置有加压生产水泵组;其中,所述生产水池与所述高层梁柱框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生产水池具有补水管,所述生产水池的补水管与所述循环冷却回水管连通,所述生产水池的补水管安装有流量控制组件;所述加压生产水泵组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加压生产水泵组的进水管与所述生产水池连通,所述加压生产水泵组的出水管与生产用水设备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池的补水管的补水量Q1为所述生产水池的补水管的补水量为Q2、所述添加水池的补水管的补水量为Q3、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损失水量为Q4之和。
[0014]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池、所述添加水池以及所述生产水池共用同一水池底板。
[0015]优选地,所述水池底板的高度为H2,所述生产新水管路系统的管路出口的自由水头为Z1,所述循环水池的有效水深为H1,所述循环水池的有效水量为V1,所述循环水池的池底面积为A1,其中,H2=Z1

H1,H1=V1/A1。
[0016]优选地,所述水池组层还设置有与所述生产水池并排设置的生活水箱,所述水泵房内还设置有加压生活水泵组;其中,所述生活水箱设置于所述水池底板上,所述生活水箱具有补水管,所述生活水箱的补水管与生活供水管路系统连通;所述加压生活水泵组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加压生活水泵组的进水管与所述生活水箱连通,所述加压生活水泵组的出水管与生活用水设备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池、所述生产水池、所述添加水池以及所述生活水箱的底部均设置有放空管,以利用重力势能自流排空。
[0018]优选地,所述水泵房的顶板上预留有多个供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组的出水管、所述
添加水泵组的出水管、所述加压生产水泵组的进水管以及所述加压生活水泵组的出水管贯穿的防水套管。
[0019]优选地,所述流量控制组件为电动调节阀和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电动调节阀电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池的有效深度H1设置在4~6m之间,所述水池底板的高度为H2设置在10~20m之间,所述循环水池的补水管的出口距离所述水池底板的高度H3设置在5~6m之间,所述添加水池的补水管的出口距离所述水池底板的高度H4设置在2~2.5m之间,所述生产水池的补水管距离所述水池底板的高度H5设置在2.5~3m之间,所述生活水箱的补水管的出口距离所述水池底板的高度H6设置在1.5~2.0m之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式水泵站系统架设于高架厂房的高层梁柱框架处,所述集中式水泵站系统包括在所述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空间内自下至上依次架设的泵房组层、水池组层以及冷却塔层;其中,所述水池组层设置于所述泵房组层的上方,且与所述泵房组层之间具有预设间隔距离;所述水池组层包括循环水池和添加水池;其中,所述循环水池具有补水管,所述添加水池具有补水管,所述循环水池和所述添加水池均与所述高层梁柱框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泵房组层设置有水泵房,所述水泵房的内部设置有循环冷却水泵组和添加水泵组;其中,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组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组的进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所述循环冷却水泵组的出水管与冷却用水设备连通;所述添加水泵组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添加水泵组的进水管与所述添加水池连通,所述添加水泵组的出水管与热添加用水设备连通;所述冷却塔层位于所述循环水池的顶板上,所述冷却塔层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所述冷却用水设备的循环冷却回水管同时连通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管以及所述添加水池的补水管;其中,所述循环水池的补水管与生产新水管路系统连通,所述添加水池的补水管和/或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管安装有流量控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组层还包括与所述循环水池和/或所述添加水池并排设置的生产水池,所述水泵房内还设置有加压生产水泵组;其中,所述生产水池与所述高层梁柱框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生产水池具有补水管,所述生产水池的补水管与所述循环冷却回水管连通,所述生产水池的补水管安装有流量控制组件;所述加压生产水泵组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加压生产水泵组的进水管与所述生产水池连通,所述加压生产水泵组的出水管与生产用水设备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的补水管的补水量Q1为所述生产水池的补水管的补水量为Q2、所述添加水池的补水管的补水量为Q3、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损失水量为Q4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利用率的集中式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骅朱世华冯胜辉李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