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470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和膜组,所述水箱设置有臭氧消毒单元,所述臭氧消毒单元通过气体管道和水箱连通,所述气体管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曝气孔,来自所述臭氧消毒单元的臭氧通过若干曝气孔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净化,所述水箱通过膜制水泵和膜组连接,所述膜组和用户端连接;所述膜组和用户端之间还设置有二供增压泵模块,所述二供增压泵模块用于将来自膜组的水进行增压后输送至用户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直饮水水质的同时,实现对用户端的有效二次供水。实现对用户端的有效二次供水。实现对用户端的有效二次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供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末端自来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质安全堪忧,全国各地饮用水事故接连不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家庭小型净水器盛行,但许多产品达不到卫生标准,通常采用简单的过滤,净水品质低,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来水直饮,人们仍渴望打开龙头即可饮用,因此急需开发管道直饮水技术。
[0003]同时,在直饮水供水过程中,通常选用较大的二供水泵进行增压,导致低楼层水压过大,在低楼层仍需使用减压阀进行稳压,以达到用水要求。这种供水方式通常需要选用大流量、大扬程水泵,水泵功率大,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能够保证直饮水水质的同时,实现对用户端的有效二次供水。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和膜组,所述水箱设置有臭氧消毒单元,所述臭氧消毒单元通过气体管道和水箱连通,所述气体管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曝气孔,来自所述臭氧消毒单元的臭氧通过若干曝气孔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净化,所述水箱通过膜制水泵和膜组连接,所述膜组和用户端连接,所述膜组和用户端之间还设置有二供增压泵模块,所述二供增压泵模块用于将来自膜组的水进行增压后输送至用户端。
[0006]所述膜组用于向低于预设楼层的用户端进行供水,所述二供增压泵模块用于向高于预设楼层的用户端进行供水。
[0007]所述若干曝气孔均匀地分布在气体管道的底部。
[0008]所述气体管道沿水箱的内壁延伸至水箱底部。
[0009]所述膜组为超滤膜。
[0010]所述膜组的数量至少为2组。
[0011]有益效果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臭氧消毒单元和模组有效保证了直饮水的水质;当膜组的产水压力满足供水要求时,可通过膜组直接向各楼层的用户端进行供水,当楼层较高时(即膜组的产水压力不足时),可通过设置二供增压泵模块(局部增压方式)向中高层的用户端进行供水,实现分段高压供水,能够有效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直接供水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局部增压供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请参阅图1,包括水箱1和膜组5,所述水箱1设置有臭氧消毒单元2,水箱1既可以作为自来水的调蓄池,又可以作为臭氧净化的反应器,所述臭氧消毒单元2通过气体管道8和水箱1连通,所述气体管道8沿水箱1的内壁延伸至水箱1底部,所述气体管道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曝气孔3,来自所述臭氧消毒单元2的臭氧通过若干曝气孔3对水箱1中的水进行净化,所述水箱1通过膜制水泵4和膜组5连接,所述膜组5和用户端连接。
[0017]请参阅图2,所述膜组5和用户端之间还设置有二供增压泵模块,所述二供增压泵模块用于将来自膜组5的水进行增压后输送至用户端,本实施方式中的增压泵模块包括中区二供增压泵6和高区二供增压泵7。所述膜组5用于向低于预设楼层的用户端进行供水,所述二供增压泵模块用于向高于预设楼层的用户端进行供水。
[0018]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曝气孔3均匀地分布在气体管道8的底部,该设计方式使得净化反应更充分。
[0019]进一步地,所述膜制水泵4置于膜组5之前,压力不大于0.6Mpa,膜制水泵4同时可作为后端低楼层的供水泵。
[0020]进一步地,所述膜组5为超滤膜,并且膜组5的数量至少为2组,当一组清洗时,可利用另外一组继续供水,实现直饮水24h连续供给。
[0021]本实施方式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工作方式如下:
[0022]A)将自来水注入水箱1后,通过曝气孔3在水箱1底部加入臭氧气体,臭氧与自来水充分混合,利用臭氧去除自来水中COD、色度和微生物。
[0023]B)将水箱1净化后的自来水通过膜制水泵4注入膜组5,通过膜组5的过滤作用,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胶体、高分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原生动物、重金属、硬度和盐分等。
[0024]C)将膜组5产水直接供给用户或者通过局部增压的方式(即采用二供增压泵模块)输送给不同高度楼层的用户,实现分段高压供水,具有节能降耗的效果。
[0025]以下通过两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26](一)当膜组5产水压力满足最高层用水要求时:
[0027]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包括:水箱1、臭氧消毒单元2、曝气孔3、膜制水泵4和膜组5。其处理过程如下:
[0028]某低楼层小区采用本工艺,水箱1作为自来水的调蓄池,在夜间低谷期间进行储水,在高峰期输送到用户,同时对臭氧消毒单元2通入3ppm的臭氧对自来水进行净化,臭氧气体通过气体管道8上的曝气孔3分布于水箱1中,与自来水充分接触反应,去除水中COD、色度和微生物。
[0029]进一步地,选用流量为日供水流量,压力为0.6Mpa的膜制水泵4进行制水,选用超滤膜作为膜组5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胶体、高分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和微生物。膜组5产水压力为0.4Mpa,仍满足最高层用水要求,因此无需局部增压供水,采用膜制水泵4作为二次供水泵。经本实施方式处理后水质品质高、处理效果稳定、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低。
[0030](二)当膜组5产水压力仅满足低楼层用水要求时:
[0031]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包括:水箱1、臭氧消毒单元2、曝气孔3、膜制水泵4、膜组5、中区二供增压泵6和高区二供增压泵7。其处理过程如下:
[0032]某高楼层小区采用本工艺,水箱1作为自来水的调蓄池,在夜间低谷期间进行储水,在高峰期输送到用户,同时对臭氧消毒单元2通入2ppm的臭氧对自来水进行净化,臭氧气体通过气体管道8上的曝气孔3分布于水箱1中,与自来水充分接触反应,去除水中COD、色度和微生物。
[0033]进一步地,选用流量为日供水流量,压力为0.6Mpa的膜制水泵4进行制水,选用超滤膜作为膜组5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胶体、高分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和微生物。膜组5产水压力为0.4Mpa,仅满足低楼层用水要求,但本小区楼层较高,因此需要通过增加小流量、小压力的中区二供增压泵6和高区二供增压泵7单独往中区和高区供水,实现低楼层膜制水泵4作为二次供水泵,中高楼层单独采用小流量的二供增压泵模块进行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和膜组(5),所述水箱(1)设置有臭氧消毒单元(2),所述臭氧消毒单元(2)通过气体管道(8)和水箱(1)连通,所述气体管道(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曝气孔(3),来自所述臭氧消毒单元(2)的臭氧通过若干曝气孔(3)对水箱(1)中的水进行净化,所述水箱(1)通过膜制水泵(4)和膜组(5)连接,所述膜组(5)和用户端连接;所述膜组(5)和用户端之间还设置有二供增压泵模块,所述二供增压泵模块用于将来自膜组(5)的水进行增压后输送至用户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直饮水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学聪王蓓蓓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