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造影剂的磁共振成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51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针对注入造影剂的患者进行成象扫描之前进行监视扫描。通常在监视扫描中连续获得患者的多个切片的磁共振图象。根据多个切片的磁共振图象产生投影图象,并且这些投影图象是动态显示的图象。操作人员观察监视图象并且发出成象扫描指令。由于投影图象被显示成监视图象,即使血管分布在三维区域,操作人员仍然能够精确确定造影剂到达诊断区域的定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成象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这样的磁共振成象装置和方法,其中造影剂被注入患者血管,通过监视扫描获得用于观测患者血管中流动进度的磁共振图象,并且在造影剂到达有关图象区域时通过成象扫描获得有关图象区域的磁共振图象。
技术介绍
通常,通过监视扫描获得的磁共振图象被称作监视图象,通过成象扫描获得的磁共振图象被称作″MR图象″。当被具有对应Larmor频率的射频激励脉冲(″RF脉冲″)激励时,位于静态磁场中的患者身体组织的核自旋产生磁共振信号(″MR信号″),并且通过这种MR信号获得患者的磁共振图象。根据这些磁共振图象可以获得诸如解剖诊断信息、生物化学信息和机能诊断信息等等的大量诊断信息,因此磁共振成象设备在今天的医疗诊断成象领域已经变得不可缺少。有时使用造影剂以便通过这种磁共振成象设备捕捉血管流动图象。造影剂增加了图象的对比度。根据这种方法,造影剂被注入患者血管,并且当造影剂到达有关图象区域时,进行成象扫描以获得有关图象区域的MR图象。在这种方法中,重要的是在造影剂进入有关图象区域时开始获取MR信号。然而由于不同患者的造影剂流速有所不同,因此难以得到这种定时。一个得到这种定时的方法是氟触发增强(fluoro-triggered-enhanced)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这是一种在造影剂已经被注入患者血管之后进行监视扫描的成象技术。在对患者的有关图象区域进行成象扫描之前,在监视区域中进行监视扫描,监视区域是与有关图象区域分离、位于穿过有关图象区域的血管的血流上行方向的区域。在这种监视扫描中,以连续方式产生多个图象并且在监视器上顺序显示。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显示的监视图象实时观察造影剂流入监视区域的状态,因此可以确定造影剂到达诊断区域的定时。监视区域中被显示成监视图象的图象可以是在注入造影剂之后得到的磁共振图象,也可以是通过使注入造影剂之前的磁共振图象与注入造影剂之后得到的磁共振图象相减得到的差值图象。由于监视图象是已经规定切片厚度的二维磁共振图象,对于三维延伸的血管中的流动状态,它们不提供令人满意的动态成象。另一方面,如果切片厚度被设置成20mm到30mm的较大厚度以便包含血管中的流动状态,则切片方向的MR信号发生均衡,血管对比度下降,因此血管变得难以识别。因此,操作人员不能清晰识别造影剂的流动。结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操作人员错过指示进行成象扫描的定时,从而导致不能获得期望MR图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成象装置和方法,其优点是允许以有利方式显示指示造影剂在患者身体内的流动状态的监视图象,从而利于操作人员识别成象扫描的启动定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磁共振成象设备,包括监视图象获得装置,根据监视扫描的脉冲序列获得患者的监视区域的多个切片的磁共振图象;投影装置,通过对所述监视图象获得装置获得的多个切片的磁共振图象进行投影处理重复产生投影图象;显示所述投影图象的显示装置;输入装置,允许在显示所述投影图象时输入成象扫描指令;图象获得装置,按照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指令并且根据成象扫描脉冲序列获得所述患者的有关图象区域的磁共振图象。下面的说明会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通过说明可以理解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来领会。通过如下所述的手段和组合可以实现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附图说明被说明书引用并且构成说明书组成部件的附解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且和前面的概括描述、下面针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被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示出了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磁共振成象设备的基本组成;图2示出了监视区域和有关图象区域之间的关系;图3示出了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部件的组成;图4图解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的MIP处理方法;图5图解了经过MIP处理的监视图象;图6示出了监视扫描和图象扫描的流程;图7示出了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图象获取过程流程图;图8示出了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部件的组成;而图9示出了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图象获取过程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磁共振成象设备(MRI设备)的基本组成的模块图。这种设备由静态磁场产生部件1,梯度磁场产生部件2,发送/接收部件3,控制部件4,处理器和存储器部件5,显示单元21,输入设备22,病床8和送入患者11的起重架12构成。静态磁场产生部件包括诸如超导磁体的磁体13和向磁体13提供电流的静态电源26,磁体13产生包围患者11的强静态磁场。静态磁场产生部件1还配有氦冷却单元9和控制氦冷却单元9的冷却控制器10。梯度磁场产生部件2包括在相互正交的X,Y和Z轴方向上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磁场线圈14和向这些线圈提供电流的梯度电源25。通过序列控制器24向梯度电源25提供梯度信号,序列控制器24对获得的信号进行位置编码。通过根据这种梯度信号控制从梯度电源25提供给X,Y,Z轴磁场线圈14的脉冲电流,合成X,Y和Z轴磁场。相互正交的切片方向梯度磁场Gz,相位编码方向梯度磁场Gx和频率编码方向(读出方向)梯度磁场根据需要均可被设置。在静态磁场上叠加相应方向上的梯度磁场。发送/接收部件3包括磁体13内的、配置在患者11附近的发送线圈15和接收线圈16,以及连接到这些线圈的发送器17和接收器18。发送器17向发送线圈15提供具有Larmor频率的RF电流脉冲。发送线圈15产生射频激励脉冲(RF脉冲)以激励患者体内的细胞核。接收线圈16拾取患者11体内激励的细胞核发射的信号。接收器18读取接收线圈16接收的MR信号,并且对其进行各种信号处理,例如前置放大、中间频率转换、相位检测、低频放大、滤波等等,在处理时信号被A/D(模数)转换以产生数字数据。控制部件4包括主控制器23和序列控制器24。主控制器23向序列控制器24提供脉冲序列信息,并且通过安装的软件(未示出)控制总体设备。序列控制器24根据序列控制信息驱动梯度磁场产生部件2,发送/接收部件3和处理器和存储器部件5。在本实施例中,在序列控制器24的控制下进行监视扫描和成象扫描。在监视扫描时,针对操作人员先前设置的多个不同的监视区域切片得到MR信号。在考虑到得到监视图象的时间段的情况下设置监视区域的尺寸和切片的数量。切片数量被设置成3,切片厚度被设置成8mm。为了实时显示监视图象,使用各种快速成象方法。此外,为了在短时间段内得到多个切片的磁共振图象,使用利用场回声(field-echo)方法的多切片方法。可以使用任何多切片方法,不一定是基于场回声方法的方法,并且可以使用各种脉冲序列。为了更加详细地描述多切片方法,参照这里参考引用的美国专利4,599,565。在成象扫描时,在操作人员先前设置的有关图象区域中得到MR信号。成象扫描不仅仅限于快速成象方法和使用规定的脉冲序列。处理器和存储器部件5包括存储器20和处理器19。存储器20在K空间结构中存储来自接收器18、经过数字转换的MR信号。处理器19对K空间数据集合进行富立叶变换,并且在实空间中重构磁共振图象。此外,处理器19也能够在重构的磁共振图象上进行减法处理或投影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得注入造影剂之前的磁共振图象和注入造影剂之后的磁共振图象来进行监视扫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在获得位于磁共振成象设备内部的患者的有关图象区域的磁共振图象之前从患者的监视区域获得磁共振图象,从而显示监视区域的图象的方法,包括步骤:在注入造影剂之前通过用于监视扫描的脉冲序列获得所述患者的监视区域的多个切片的磁共振图象以 作为屏蔽图象;在注入造影剂之后通过用于监视扫描的脉冲序列获得与所述屏蔽图象相同的切片位置的磁共振图象以作反差图象;根据相同切片位置的所述屏蔽图象和所述反差图象产生各个切片的差值图象;对所述多个差值图象进行投影处理以产 生投影图象;将所述投影图象显示成动态图象;和响应所述投影图象正在显示时输入的指令,通过用于成象扫描的脉冲序列获得所述患者的有关图象区域的磁共振图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林直之福岛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