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测的智能相机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368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控的智能相机系统及控制方法,智能相机系统包括,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并集成于智能相机系统内部;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定位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分别实现数据接收处理、实时展示目标感知效果及位置轨迹、通过授时对相机和传感器同步触发以及将感知数据推送至客户端;使用控制装置对相机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融合运算,配合网络传输模块形成的闭环系统,筛选并实时展示车路协同方案中路端目标感知效果,刷新感知目标的位置,快速验证方案部署效果。速验证方案部署效果。速验证方案部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测的智能相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测的智能相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慧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车路协同、服务控制,从而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其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已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07123303A的专利申请,提出一种雷达和智能相机联动管理路边停车位的系统及方法,对路测进出场车辆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强化处理检测结果,提高检测准确率。由此可见,如何进一步优化设计智能相机,使其集成并协同处理更丰富的影像、图片等数据,避免漏拍、误拍、探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降低人工核对工作量,提升对车路协同方案的路端感知效果,提高监测效率;将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控的智能相机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测的智能相机系统,包括,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其中,
[0006]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和传感器集成于智能相机系统内部;
[0007]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定位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其中,
[0008]处理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相机、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感知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0009]操作系统模块被配置为,实时展示车辆协同方案中路端目标感知效果,刷新路端目标的位置轨迹,验证车辆系统方案部署效果;
[0010]定位模块被配置为,基于GPS定位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的授时同步功能,对相机和传感器进行同步触发;
[0011]网络传输模块被配置为,服务器接收客户端的Websocket请求,并将感知的JSON格式的数据推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请求,同时接收JSON格式的数据,根据感知目标的坐标信息,将目标模型实时投影到地图软件中;
[0012]使用控制装置对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融合运算,输出符合监控需求的图像、视频和定位信息。
[0013]可选的,前视相机和后视相机分别设置一台或两台,使用长焦镜头或中焦镜头。
[0014]可选的,俯视相机数量为一台,安装设置于智能相机底部中心位置。
[0015]可选的,传感器包括,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且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测的智能相机控制方法,采用如第一方面描述的智能相机系统,通过处理器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定位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对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融合运算,输出符合监控需求的图像、视频和定位信息;其中,
[0017]处理器模块设置有主机处理器和从机处理器,处理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相机、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感知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0018]操作系统模块包括车路协同感知投影软件和地图软件,操作系统模块被配置为,实时展示车辆协同方案中路端目标感知效果,刷新路端目标的位置轨迹,验证车辆系统方案部署效果;
[0019]定位模块可使用GPS定位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定位模块被配置为,基于GPS定位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的授时同步功能,对相机和传感器进行同步触发;
[0020]网络传输模块包括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和局域网,网络传输模块被配置为,服务器接收客户端的Websocket请求,并将感知的JSON格式的数据推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请求,同时接收JSON格式的数据,根据感知目标的坐标信息,将目标模型实时投影到地图软件中。
[0021]进一步的,操作系统模块可使用的感知融合算法包括路测传感器融合感知、目标定位和跟踪、车牌识别和交通事件检测算法。
[0022]可选的,操作系统模块内对智能相机系统进行数据传输配置的步骤包括:
[0023]S101:使用IP地址访问智能相机系统;
[0024]S102:对智能相机系统进行基础配置、高级配置和系统维护;
[0025]S103:分别对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和传感器进行触发模式和触发策略的配置;
[0026]S104:分别对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和传感器进行通道配置;
[0027]S105:对前视相机、后视相机和俯视相机进行推流配置。
[0028]进一步的,在步骤S103中,触发模式包括:距离触发、时间触发和软触发,触发策略包括:图像优先、实时优先和同步优先。
[0029]进一步的,在步骤S104中,通道配置是将操作系统模块与传感器、相机建立连接,关联相机名称与传感器名称,用于感知融合计算。
[0030]进一步的,在步骤S105中,推流配置的流类型包括,主码流、子码流、第三码流,分别对应相机的三路码流。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控的智能相机系统及控制方法,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包括:
[0032](1)通过设置前视相机、后视相机和俯视相机,实现对前、后和杆下视野的无缝全
覆盖;同时前、后端相机可搭配长、中焦镜头,实现对前、对后各800米视野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感知和跟踪;
[0033](2)操作系统及处理器中的算法录入均支持二次开发,用户可植入自己设定的智能算法;
[0034](3)通过将相机、传感器及控制装置集成在一个智能相机系统内,使得系统延时极低,从相机触发曝光开始到操作系统获得完整的图像数据之间的延时小于50ms,可满足大部分智能交通和车路协同场景对系统延时的要求;
[0035](4)通过操作系统模块,在闭环系统中,筛选并实时展示车路协同方案中路端目标感知效果,实时投影并刷新感知目标的位置,快速验证方案部署效果。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相机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相机系统内部装配立体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相机系统控制装置各模块组成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相机系统控制方法流程图。
[0040]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测的智能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相机系统包括,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和传感器集成于所述智能相机系统内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定位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其中,所述处理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相机、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感知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操作系统模块被配置为,实时展示车辆协同方案中路端目标感知效果,刷新路端目标的位置轨迹,验证车辆系统方案部署效果;所述定位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GPS定位系统或北斗定位系统的授时同步功能,对相机和传感器进行同步触发;所述网络传输模块被配置为,服务器接收客户端的Websocket请求,并将感知的JSON格式的数据推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发起Websocket请求,同时接收JSON格式的数据,根据感知目标的坐标信息,将目标模型实时投影到地图软件中;使用所述控制装置对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融合运算,输出符合监控需求的图像、视频和定位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控的智能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视相机和后视相机分别设置一台或两台,使用长焦镜头或中焦镜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控的智能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俯视相机数量为一台,安装设置于所述智能相机底部中心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控的智能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5.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监测的智能相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相机系统,通过处理器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定位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对前视相机、后视相机、俯视相机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融合运算,输出符合监控需求的图像、视频和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处理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留郭长江范林林任超曹葵康刘军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