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环境恶化等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道路交通信息监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交通信息检测的技术手段更加多样,采集的信息更加丰富。目前已有多种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在实际中应用,如最先开始发展的路面接触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
线圈检测技术,以及新发展起来的路面非接触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
视频检测技术与雷达检测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采集到的交通信息主要包括各车道的车速、车流量、车道占有率、车型、车头时距等。
[0003]经检索,公告号CN112907960B,公告日期2022.04.15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拥堵监测装置,涉及道路交通监测
装置包括车流量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服务器,车流量监测设备监测道路的车流量并收集车牌信息,数据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监测装置,包括多个等间距分布的信息采集箱(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信息采集箱(1)的底部均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2),所述位置调节机构(2)设置在底固定板(3)的顶部并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驱动所述信息采集箱(1)实现空间位置的调节;所述底固定板(3)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机构(4),所述底固定板(3)通过两个所述安装机构(4)固定在红绿灯横杆的顶部;还包括太阳能组件(5)、雨水收集喷洒机构(6)、清洁机构(7)和控制箱(8);所述太阳能组件(5)设置在所述底固定板(3)的上方;用于收集雨水并对所述信息采集箱(1)喷水清洁的所述雨水收集喷洒机构(6)安装在所述底固定板(3)的顶部中端上;用于对所述信息采集箱(1)擦拭的所述清洁机构(7)安装在所述太阳能组件(5)上;所述控制箱(8)亦固定在所述底固定板(3)的顶部中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齿轮(22)、第一齿条(23)和第一电动推杆(24);所述第一齿轮(2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齿轮(22)的转轴底端与第一轴承座(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21)固定在所述底固定板(3)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22)的转轴顶端与转板(2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23)与所述第一齿轮(22)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条(23)的底部与固定在所述底固定板(3)顶部的第一导轨(25)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4)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齿条(23)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4)亦固定在所述底固定板(3)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2)还包括第二齿轮(28)、第二齿条(29)和第二电动推杆(210);所述第二齿轮(28)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二齿轮(28)转动设置在所述转板(26)顶部的支座(27)内,所述第二齿轮(28)的顶部与所述信息采集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29)与所述第二齿轮(28)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29)与所述支座(27)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齿条(29)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10)固定在所述转板(26)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4)包括两个L型安装板(41);两个所述L型安装板(41)的顶部均设置有滑轨(42),所述滑轨(42)与设置在所述底固定板(3)底部的滑槽(32)滑动配合;两个所述L型安装板(41)的顶端横板分别通过各自的单头螺栓(43)与所述底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底固定板(3)上设置有供所述单头螺栓(43)穿过的槽孔(31);两个所述L型安装板(41)之间通过上下两个双头螺栓(44)夹紧在红绿灯横杆上,所述L型安装板(4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垫(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信息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黄峥琳,欧碧映,黄河,骆诗湘,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清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