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活塞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75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活塞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用于形成模具形状空腔的底座、中型模具、设置在中型模具两侧并卡合在底座上的外型模具以及上型模具,所述模具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分体式水冷通道,该分体式水冷通道整体呈圆柱形,包括设置在中型模具中心位置的凹槽一以及设置在两个外型模具上的凹槽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活塞模具中设置分体式水冷通道,大大增加了水冷通道的壁厚,避免嵌入通道内的水冷管破裂,从而提高了水冷效果,加速活塞铸造件冷却成型。型。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活塞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活塞铸造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活塞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进行冲型,待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
[0003]现有技术下常用的铝合金活塞在浇注后通过模具水冷散热结构降低模具的温度,加速活塞凝固成型,一般采用在活塞模具的中型设置直径约为6mm的水冷通道进行散热,但模具分型后水冷通道周边壁厚只有2mm左右,在浇注过程中容易破裂漏水,影响活塞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活塞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活塞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用于形成模具形状空腔的底座、中型模具、设置在中型模具两侧并卡合在底座上的外型模具以及上型模具,所述模具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分体式水冷通道,所述分式水冷通道整体呈圆柱形,包括设置在中型模具中心位置的凹槽一以及设置在两个外型模具上的凹槽二。
[0007]优选地,所述中型模具的中间壁厚为10mm,所述分式水冷通道的整体直径为16mm。
[0008]优选地,所述水冷通道内嵌有水冷管。
[000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在活塞模具中设置分体式水冷通道,大大增加了水冷通道的壁厚,避免嵌入通道内的水冷管破裂,从而提高了水冷效果,加速活塞铸造件冷却成型。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水冷通道的剖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外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底座;2、中型模具;3、外型模具;4、上型模具;5、凹槽一;6、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的具有水冷结构的活塞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用于形成模具形状空腔的底座、中型模具、设置在中型模具两侧并卡合在底座上的外型模具以及上型模具,所述模具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分体式水冷通道,所述分式水冷通道整体呈圆柱形,包括设置在中型模具中心位置的凹槽一以及设置在两个外型模具上的凹槽二。在具体的浇注中,先将底座模具固定好后中型模具从底部上升定位,然后两个外型模具从两侧合模卡入底座定位槽内,最后上型模具从顶部下降压在外型模具的配合面上,完成整个的模具合模过程,其中中型模具为铸件的形状内腔,铝液浇铸后中型水冷通道进行水冷却循环,加速铸件凝固成型。
[0016]本优选实施例所述中型模具的中间壁厚为10mm,所述分式水冷通道的整体直径为16mm,所述水冷通道内嵌有水冷管,通过在活塞模具中设置分体式水冷通道,大大增加了水冷通道的壁厚,避免嵌入通道内的水冷管破裂,从而提高了水冷效果,加速活塞铸造件冷却成型。
[0017]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活塞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用于形成模具形状空腔的底座、中型模具、设置在中型模具两侧并卡合在底座上的外型模具以及上型模具,所述模具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分体式水冷通道,所述分体式水冷通道整体呈圆柱形,包括设置在中型模具中心位置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家定陈杰毕柳剑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雅德帝伯活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