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25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包括机体、移动机构、放置机构和分隔机构,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冷冻箱、放置箱和加热箱,所述冷冻箱位于所述放置箱的一侧,所述加热箱位于所述放置箱的另一侧,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和所述分隔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放置机构连接,所述放置机构活动位于所述冷冻箱、所述放置箱或者所述加热箱内。使用此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通过移动机构、放置机构和分隔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对产品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能自动对产品进行转移,且能很好地避免在转移的过程中因气体泄漏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或者是避免因气体泄漏而影响整体试验结果的问题。验结果的问题。验结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


[0001]本技术涉及试验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冷热冲击试验机是金属、塑料、橡胶、电子等材料行业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材料结构或复合材料,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检测试样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分为两箱式和三箱式,区别在于试验方式和内部结构不同。
[0003]目前常见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在试验的过程中,无法直接将被试验的产品进行自动转移,导致整体的试验效率低,不利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包括:机体、移动机构、放置机构和分隔机构;
[0005]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冷冻箱、放置箱和加热箱,所述冷冻箱位于所述放置箱的一侧,所述加热箱位于所述放置箱的另一侧;
[0006]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和所述分隔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放置机构连接,所述放置机构活动位于所述冷冻箱、所述放置箱或者所述加热箱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动门,所述转动门转动盖合所述空腔,所述转动门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所述第一门体转动盖合所述冷冻箱,所述第二门体转动盖合所述放置箱,所述第三门体转动盖合所述加热箱。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门体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二门体上设置有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三门体上设置有第三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二观察窗和所述第三观察窗均为透明观察窗。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冷冻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放置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加热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底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均为电动伸缩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气缸、齿轮组和丝杆,所述机体设置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箱内,所述第一电机箱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空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齿轮组与所述丝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组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移动块上,所述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放置机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架、第二电机和若干放置座,所述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一连接板,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
放置架,若干所述放置座均设置于所述放置架上,且若干所述放置座等距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夹,若干所述固定夹等距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与所述机体的内侧壁连接,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限制口、第二限制口和第三限制口,所述冷冻箱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限制口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放置箱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限制口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限制口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空腔的底部中间,且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均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分隔板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丝杆活动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均为电动伸缩板。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此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通过移动机构、放置机构和分隔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对产品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能自动对产品进行转移,且能很好地避免在转移的过程中因气体泄漏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或者是避免因气体泄漏而影响整体试验结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8]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的一方向示意图;
[0019]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的内部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第一分隔板的一方向示意图;
[0022]图5为第二分隔板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包括:机体100、移动机构、放置机构和分隔机构,所述机体10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设置有冷冻箱500、放置箱600和加热箱700,所述冷冻箱500位于所述放置箱600的一侧,所述加热箱700位于所述放置箱600的另一侧,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和所述分隔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空腔101内,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放置机构连接,所述放置机构活动位于所述冷冻箱500、所述放置箱600或者所述加热箱700内。
[0025]具体地,所述机体100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动门110,所述转动门110转动盖合所述空腔101,所述转动门110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门体111、第二门体112和第三门体113,所述第一门体111转动盖合所述冷冻箱500,所述第二门体112转动盖合所述放置箱600,所述第三门体113转动盖合所述加热箱700。所述第一门体111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114,所述第二门
体112上设置有第二观察窗115,所述第三门体113上设置有第三观察窗116,所述第一观察窗114、所述第二观察窗115和所述第三观察窗116均为透明观察窗。进一步地,所述冷冻箱5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板510,所述放置箱6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底板610,所述加热箱7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底板710,所述第一底板510、所述第二底板610和所述第三底板710均为电动伸缩板。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10、气缸220、齿轮组230和丝杆240,所述机体100设置有第一电机箱102,所述第一电机210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箱102内,所述第一电机箱102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空腔10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丝杆240设置于所述空腔101的底部,所述齿轮组230与所述丝杆24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组230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40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块241,所述气缸220设置于所述移动块241上,所述气缸220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架310、第二电机320和若干放置座330,所述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移动机构、放置机构和分隔机构;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冷冻箱、放置箱和加热箱,所述冷冻箱位于所述放置箱的一侧,所述加热箱位于所述放置箱的另一侧;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和所述分隔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放置机构连接,所述放置机构活动位于所述冷冻箱、所述放置箱或者所述加热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动门,所述转动门转动盖合所述空腔,所述转动门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所述第一门体转动盖合所述冷冻箱,所述第二门体转动盖合所述放置箱,所述第三门体转动盖合所述加热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二门体上设置有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三门体上设置有第三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二观察窗和所述第三观察窗均为透明观察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放置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加热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底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均为电动伸缩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箱式冷热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气缸、齿轮组和丝杆,所述机体设置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箱内,所述第一电机箱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空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齿轮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思俊峰邹文龙谭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启亚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