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造用于前围横杆的管件的设备和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引证
[0002]本申请要求2021年2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
2021
‑
0018687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前围横杆的管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造用于前围横杆的管件的设备和方法,该管件在增加刚性的同时减小了重量。
技术介绍
[0004]前围横杆(cowl crossbar)是车辆的驾驶舱模块的一部分,并且用于引导和支撑驾驶舱电子部件,例如转向轴、仪表板、空调系统、气囊、汽车音频系统等。
[0005]此外,前围横杆是用于防止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的弯曲或翘曲并增加车身的耐用性的框架,并且前围横杆在发生车辆碰撞事故时安全地保护乘客。
[0006]前围横杆包括:管件;管帽,联接到管件的两端;侧支架,联接到管帽中的对应一个以将管件连接到车身的两端;销构件,在车身的方向上穿过侧支架以引导车身的联接方向;仪表盘安装构件,形成在管件的两端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用于前围横杆的管件的设备,所述管件在横向方向上设置在车身内部,所述设备包括:挤出机,配置成接收管件材料并挤出所述管件材料;以及压塑机,配置成压缩挤出的管件材料并且形成所述管件,其中,所述压塑机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配置成在纵向方向上在所述管件材料的中央处形成中空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压塑机还包括:上模具,配置成挤压所述挤出的管件材料的上部;以及下模具,配置成挤压所述挤出的管件材料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上模具包括:上主体部分,上大直径形成部分,形成在所述上主体部分的下表面上以形成所述管件的大直径部分,以及上小直径形成部分,形成在所述上主体部分的下表面的与所述上大直径形成部分相邻的区域中,以形成所述管件的小直径部分;并且所述下模具包括:下主体部分,下大直径形成部分,形成在所述下主体部分的上表面上以形成所述管件的大直径部分,以及下小直径形成部分,形成在所述下主体部分的上表面的与所述下大直径形成部分相邻的区域中,以形成所述管件的小直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上大直径形成部分的高度和所述上小直径形成部分的高度彼此不同;并且所述下大直径形成部分的高度和所述下小直径形成部分的高度彼此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挤出机包括:第一挤出机,配置成接收聚丙烯管件材料;以及第二挤出机,配置成接收长玻璃纤维管件材料。6.一种制造用于前围横杆的管件的方法,所述管件在横向方向上设置在车身内部,所述方法包括:将液压缸布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中;将管件材料放置在所述上模具和所述液压缸之间并且放置在所述下模具和所述液压缸之间;使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朝向所述液压缸滑动,将所述管件材料抵靠所述液压缸的外周表面挤压,并且形成管件;使所述液压缸与所述管件分离;以及使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在远离所述液压缸的方向上滑动,并且从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对所述管件执行拆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件材料是聚丙烯和长玻璃纤维的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