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回收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473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剂回收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1)将含萃取油和溶剂的混合液进行加热,得到加热后混合液;(2)将所述加热后混合液进行相分离,得到回收溶剂和含萃取油物流;(3)将所述含萃取油物流进行加热分离,得到富萃取油物流;其中,步骤(2)和步骤(3)各自独立地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该方法通过将含萃取油物流进行加热分离的方式,使含萃取油物流的温度高于所述加热后混合液的温度,在降低富萃取油物流中溶剂含量的同时,降低了混合液的进料温度,从而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投资,同时也降低了回收溶剂的温度和换热量。换热量。换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剂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溶剂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原油日益短缺、进口原油劣质化不断加剧和油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溶剂脱沥青技术在加工重质、劣质油中的作用将会突显。溶剂脱沥青技术的开发和完善,将在合理充分利用石油资源,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有积极作用。
[0003]溶剂脱沥青的溶剂回收部分占据了整套装置绝大部分的设备投资和能耗。溶剂回收一般可以通过蒸发法和超临界溶剂回收的方法实现。不同于蒸发法回收溶剂发生相变需要提供大量潜热,超临界溶剂回收是在超临界条件下,溶剂由液态变为超临界流体状态,脱沥青油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逐渐与溶剂分离。整个过程中由于85

90%的溶剂未发生相变而节约了大部分的能耗,因而相比蒸发法能耗大为降低。
[0004]当前新建的溶剂脱沥青装置均采用超临界技术来回收溶剂,且超临界溶剂回收塔多采用等温操作。在超临界状态下回收的溶剂密度较低(100

200kg/m3),需要大量的换热面积进行换热回收热能。与工业上常用的蒸馏技术相比,溶剂脱沥青技术仍然存在能耗高、投资大等问题。
[0005]CN107177373A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渣油和/或催化油浆处理系统,在亚临界条件下对渣油和/或催化油浆进行萃取,然后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溶剂回收;CN105400545A公开了一种重质油分离方法及其处理系统,采用上部区域设有多个填料段的萃取塔,且相邻填料段之间设置有分布器,通过分布器引入来自超临界溶剂回收塔的超临界溶剂,使所述萃取上部的脱沥青油相中的重组分得到进一步分离;CN102690678A公开了一种劣质重质原油的加工方法,以劣质重质原油的常压渣油作为溶剂抽提装置的原料,在超临界状态下经溶剂抽提工艺进行分离,该方法以溶剂抽提的较低加工温度替代减压蒸馏的较高加工温度,降低了能耗,延长了开工周期。
[0006]上述方法所使用的超临界溶剂回收方法均为等温操作,为了降低塔底物流溶剂含量,超临界溶剂回收塔采用较高的进料温度,导致能耗相对较高,如代表性的ROSE工艺综合能耗为949.1MJ/t原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超临界溶剂回收方法中存在由于溶剂回收塔的等温操作引起混合液进料温度高、回收溶剂温度高、以及能耗高投资大等问题,提供一种溶剂回收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采用非等温的操作条件,即,通过将所述含萃取油物流进行加热分离的方式,在提高溶剂的回收率和降低富萃取油物流中溶剂含量的同时,降低混合液进料温度和回收溶剂温度,达到降低能耗和回收溶剂换热量的目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溶剂回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将含萃取油和溶剂的混合液进行加热,得到加热后混合液;
[0010](2)将所述加热后混合液进行相分离,得到回收溶剂和含萃取油物流;
[0011](3)将所述含萃取油物流进行加热分离,得到富萃取油物流;
[0012]其中,步骤(2)和步骤(3)各自独立地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
[001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溶剂回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加热器和溶剂回收塔,其中,所述溶剂回收塔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填料段、分布器、换热部件;
[0014]其中,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溶剂回收塔的中部连通所述分布器,用于将含萃取油和溶剂的混合液进行加热,并将得到的加热后混合液通过所述分布器实现在所述溶剂回收塔的内部进行均匀分布,并向上流动进入所述填料段;
[0015]所述填料段用于将所述加热后混合液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相分离,得到回收溶剂和含萃取油物流,其中,所述含萃取油物流向下流动进入所述换热部件;
[0016]所述换热部件用于将所述含萃取油物流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加热分离,得到富萃取油物流。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将含萃取油物流进行加热分离的方式,使含萃取油物流的温度高于所述加热后混合液的温度,在降低富萃取油物流中溶剂含量的同时,降低了混合液的进料温度,从而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投资,同时也降低了回收溶剂的温度和换热量;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通过在所述溶剂回收塔内设置有填料段、换热部件、分布器,尤其是在所述溶剂回收塔的下部设置换热部件,即,通过局部换热的方式,能够控制塔底物流的温度,使所述溶剂回收塔的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避免了由于传统的等温操作引起的能耗浪费,有效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装置占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溶剂回收的装置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部件的俯视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换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换热部件的俯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混合液
ꢀꢀꢀꢀꢀꢀꢀ
2、换热器
ꢀꢀꢀꢀꢀꢀꢀ
3、加热器
ꢀꢀꢀꢀꢀꢀꢀ
4、溶剂回收塔
[0027]5、填料段
ꢀꢀꢀꢀꢀꢀꢀ
6、换热部件
ꢀꢀꢀꢀꢀ
7、富萃取油物流 8、换热介质入口
[0028]9、换热介质出口 10、回收溶剂
ꢀꢀꢀꢀ
11、换热分管
ꢀꢀꢀꢀ
12、换热总管
[0029]13、U型换热管
ꢀꢀꢀ
14、垂直连接管
ꢀꢀ
15、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没有特殊情况说明下,所述容器的“顶部”是指容器从上到下的0

10%;容器的“上部”是指容器从上到下的10

30%;所述容器的“下部”是指容器从上到下的60

90%;所述容器的“底部”是指容器从上到下的90

100%。
[003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溶剂回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将含萃取油和溶剂的混合液进行加热,得到加热后混合液;
[0034](2)将所述加热后混合液进行相分离,得到回收溶剂和含萃取油物流;
[0035](3)将所述含萃取油物流进行加热分离,得到富萃取油物流;
[0036]其中,步骤(2)和步骤(3)各自独立地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剂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萃取油和溶剂的混合液进行加热,得到加热后混合液;(2)将所述加热后混合液进行相分离,得到回收溶剂和含萃取油物流;(3)将所述含萃取油物流进行加热分离,得到富萃取油物流;其中,步骤(2)和步骤(3)各自独立地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后混合液的温度高于所述溶剂的临界温度;优选地,所述加热后混合液的温度高于所述溶剂的临界温度5

50℃,优选为10

35℃;优选地,所述混合液中,所述萃取油和溶剂的重量比为1:1

15,优选为1:1

10;优选地,在所述加热之前,将步骤(2)中所述回收溶剂与混合液进行换热;优选地,所述回收溶剂与混合液的重量比为1:1.2

2,优选为1:1.3

1.5;优选地,所述换热后回收溶剂的温度高于所述混合液的温度1

20℃,优选为5

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萃取油为脱沥青油;优选地,以所述脱沥青油的总重量为基准,沥青质含量≤1wt%,金属含量≤50μg/g;优选地,所述萃取油由选自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稠油、劣质重油和油砂中的至少一种重油经萃取所得;优选地,所述溶剂为C4

C6烷烃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选自C4烷烃的混合烃、C4

C5烷烃的混合烃、C5烷烃的混合烃、C5

C6烷烃的混合烃和C6烷烃的混合烃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分离的条件包括:温度高于所述溶剂的临界温度5

50℃,优选为10

35℃;压力高于所述溶剂的临界压力0.5

2MPa,优选为0.5

1MPa;优选地,所述加热分离的条件包括:温度高于所述相分离的温度10

30℃,优选为15

25℃;压力高于所述溶剂的临界压力0.5

2MPa,优选为0.5

1MPa。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富萃取油物流中,所述溶剂的含量≤50wt%,优选为25

35wt%;优选地,所述加热分离的过程包括:将所述含萃取油物流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含萃取油物流进行分离;优选地,所述换热介质的入口温度为250

350℃,优选为280

320℃;所述换热介质的出口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新王翠红佘玉成罗涛王红孔佳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