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超临界萃取分离方法及装置、重油超临界萃取分离组合方法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967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0
重油超临界萃取分离方法及装置、重油超临界萃取分离组合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重油原料送至第一抽提塔,与萃取溶剂逆流接触进行超临界萃取,脱沥青油溶液自塔顶流出,直接进入第二抽提塔,降压后进行超临界萃取分离,轻脱沥青油溶液自塔顶流出,直接进入溶剂回收塔,降压后在超临界状态下轻脱沥青油溶液中的萃取溶剂与脱沥青油分离,分离出的萃取溶剂自塔顶流出,升压至抽提压力后送至抽提塔中循环使用;含少量萃取溶剂的脱沥青油自塔底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及装置中抽提塔和溶剂回收塔操作温度接近,抽提塔塔顶物料不经过换热进入溶剂回收塔进行溶剂回收,大大降低了装置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油超临界萃取分离方法及装置、重油超临界萃取分离组合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
,涉及一种溶剂选择性萃取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临界条件下分离重油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加工更多的石油,提供更多的液体运输燃料,以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可是世界石油产量正在接近高峰,且质量日趋重质化、劣质化,炼油企业正面临着加工越来越多含硫、高硫劣质渣油及增产高质量运输燃料的挑战。
[0003]溶剂脱沥青技术是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技术之一,其组合工艺是重油最大化加工利用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发展方向。溶剂脱沥青是一种液-液萃取的物理过程,根据溶剂对渣油中各组分有不同的溶解度而进行分离。溶剂脱沥青工艺中脱沥青油和脱油硬沥青的收率相互制约,即获得高收率的脱沥青油的同时必然残余低收率、更劣质的脱油沥青。脱沥青油可作为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装置的原料,脱油沥青一般作为延迟焦化装置原料或沥青调和组分,也可作为气化装置原料。以C4烃类获得的脱油沥青已较为劣质,难以作为沥青调合组分,一般作为延迟焦化装置或气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油超临界萃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重油原料送至第一抽提塔,与萃取溶剂逆流接触进行超临界萃取,脱沥青油溶液自塔顶流出,脱油沥青溶液自塔底流出;(2)所述脱沥青油溶液直接进入第二抽提塔,降压后进行超临界萃取分离,轻脱沥青油溶液自塔顶流出,重脱沥青油溶液自塔底流出;(3)所述轻脱沥青油溶液直接进入溶剂回收塔,降压后在超临界状态下轻脱沥青油溶液中的萃取溶剂与轻脱沥青油分离,分离出的萃取溶剂自塔顶流出,升压至抽提压力后送至抽提塔中循环使用;含少量萃取溶剂的轻脱沥青油自塔底流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回收塔塔底出料加热后进入轻脱沥青油汽提塔,利用蒸汽进行汽提处理,脱除其中夹带的萃取溶剂,得到轻脱沥青油产品。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抽提塔塔底流出的脱油沥青溶液加热后引入脱油沥青汽提塔,利用蒸汽进行汽提处理,脱除其中夹带的萃取溶剂,得到脱油沥青产品。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抽提塔塔底流出的重脱沥青油溶液加热后引入重脱沥青油汽提塔,利用蒸汽进行汽提处理,脱除其中夹带的萃取溶剂,得到重脱沥青油产品。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轻脱沥青油汽提塔、脱油沥青汽提塔和重脱沥青油汽提塔的塔顶物料冷凝冷却,将物料中的萃取溶剂和水静置分层,分离得到的萃取溶剂升压升温后返回第一抽提塔中循环使用。6.按照权利要求1-3、5中任一种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油原料单独或者与萃取溶剂混合后,由第一抽提塔中部进料;萃取溶剂由第一抽提塔下部进料。7.按照权利要求1-3、5中任一种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抽提塔、第二抽提塔和溶剂回收塔的操作温度接近,所述萃取溶剂处于超临界状态,所述操作温度高于萃取溶剂的临界温度5-40℃;优选地,所述操作温度高于萃取溶剂的临界温度10-20℃。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抽提塔的内部压力为6-20MPa;第二抽提塔的内部压力为6-15MPa;优选地,第一抽提塔的内部压力为9-15MPa;第二抽提塔的内部压力为8-14MPa。9.按照权利要求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回收塔的内部压力高于萃取溶剂的超临界压力0.5-2MPa;优选地,所述溶剂回收塔的内部压力高于萃取溶剂的超临界压力0.5-1Mpa。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溶剂为C4至C6烷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地,萃取溶剂为C4烷烃的混合溶剂、C4与C5烷烃的混合溶剂、C5烷烃的混合溶剂、C5与C6烷烃的混合溶剂、或者C6烷烃的混合溶剂。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所述抽提塔内的萃取溶剂与重油原料的重量比为1.5-4:1;优选地,进入所述抽提塔内的萃取溶剂与重油原料的重量比为1.8-2.5:1。12.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原料升压加热到第一抽提塔
操作温度后送至第一抽提塔中。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油原料为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油浆、油砂沥青、煤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新王翠红佘玉成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