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4618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包括能力项合并单元、课程体系构建单元和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所述能力项合并单元用于对能力项进行合并分析;所述课程体系构建单元用于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所述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用于对能力项进行排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简便的实现对课程的构建,依据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衔接,确保课程构建的合理性。构建的合理性。构建的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课程体系构建
,特别涉及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以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新动能出现,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不断的涌现出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产业链也在不断的转型和升级。这种变化趋势,对人才的培养、培育提出了形成内涵和要求。面向职业的教育是培养行企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从类型来看,面向职业的教育包含学校开展的职业教育、企业开展的职业培训、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的职业培训等。学校开展的职业教育是一种系统的职业教育,而企业开展的培训和社会机构开展职业培训则是一种短期、单项、专题性的职业教育。无论哪种类型的教育,皆需系统性的设计课程体系。同时,产业链的升级,促使形态、模式等迈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范式迁移的新阶段,学校开展的职业教育和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的职业培训也也呈现出“专业向群”、“新技术融合
““
数字转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化合作”“协同共育”人才已成为必然。系统性、科学性的设计并开发课程体系更是非常必要。
[0003]课程体系构建过程时,基础课程如何合理确定?依据什么来确定?专业课程如何与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素养实现衔接,体现巩固和递进?传统的人为判断方式、操作逻辑,方法路径无法体现出内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特别是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构建,随着组群专业数量的增加,由于涉及的专业领域增宽、技术差异变大,复杂化加剧,逻辑性和合理性问题更是无法清晰梳理。伴随着时代进步,不同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需要融入,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结构特色,不同的产业用人需求,催变出不同育人机构设计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价值链、供应链“串联式”、“并联式”、“串并联混合式”对接等不同链合型专业群。要合理、清晰的厘清出平台类课程和方向类课程已变得无比复杂。而更精细化的理清楚哪几个专业需要共修共选什么课程?甚至共修哪些课程模块?在多达几十上百种的组合模式中选择哪种可行?不同职业方向组合如何设计课程和模块?用以往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论、操作路径、工具手段也彻底无法解决,必须思考出新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新的技术路径,开发出新的工具系统,解决新时期,新发展阶段所遇到的新问题。
[0004]为此我们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尝试新地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工艺,探索并实践出一种新路径,并提炼固化成新的工具性系统,为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一种既集聚技术性、工艺性和新颖性,又具备实践性、逻辑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课程构建多采用人工直接构建,课程合理性较差的难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包括能力项合并单元、课程体系构建单元和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其中:
[0009]所述能力项合并单元用于对能力项进行合并分析;
[0010]所述课程体系构建单元用于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
[0011]所述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用于对能力项进行排序。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能力项合并单元包括分析任务设置模块、能力项合并分析单元和分析结果查询模块,其中:
[0013]所述分析任务设置模块用于创建能力项分析任务,设定分析类型,按需导入多源数据库,实现对分析任务的管理和开展合并操作;
[0014]所述能力项合并分析模块用于不同分析类型下开展查重合并处理,通过词义融合、文本分词和术语发现算法智能甄别处理,和人工互动操作甄别处理,实现对岗位任务或能力项词条的合并处理;
[0015]所述分析结果查询模块用于对能力项分析任务结果的查询,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合并后的结果。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课程体系构建单元包括构建任务设置模块、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和构建结果查询模块,其中:
[0017]所述构建任务设置模块用于课程体系构建任务创建,选择需要导入分析的数据库,实现对分析任务的管理和开展分析的操作入口;
[0018]所述课程体系构建模块用于分析人员的邀请、配置,实现对分析方向的标签化设置和方向标签人员设置,并通过词义融合、文本分词、术语发现和基于关键词的文本生成算法,以及人工参与方式,实现对能力项开展标签化操作、对能力项开展目标化操作、对目标开展主题化操作、对主题开展课程化操作,同时实现数据比对分析,清晰现有能力标签和比对的数据库的匹配对应关系分析;
[0019]所述构建结果查询模块用于对构建任务结果的查询,以不同的查询方式和展示形式清晰呈现出专业、专业群、课程、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能力项之间的关系,展示出不同课程与标签方向的关系。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包含序化项目管理模块、能力项序化模块和序化结果查询模块,其中:
[0021]所述序化项目管理模块用于序化项目创建,设定序化项目分析类型,按需导入多源数据库,实现对序化项目的管理和开展序化操作的入口;
[0022]所述能力项序化模块用于对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的课程或岗位能力项的序化分析操作,以及能力项需要培养时长设计,通过以图形化形式开展能力项的排序、逻辑性梳理,或通过排版算法进行一键自动化整理;
[0023]所述序化结果查询模块用于对序化结果的查询,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合并后的结果。
[002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在所述能力项合并单元中,通过分析任务设置,建立分析任务,明确分析类型;
[0026]S2:在所述课程体系构建单元中,依照能力标签化、能力目标化、目标主题化和主题课程化的先后顺序,引导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的完成;
[0027]S3:在所述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中,通过创立序化项目、选择序化类型和序化的数据源库,实现对序化项目的创建,并对序化项目实现编辑或删除管理。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中,分析任务设置的具体方法为:
[0029]当是对岗位开展分析时,选择相应岗位数据库,针对一个或多个岗位开展分析,选择所需数据库后,系统自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将类似职责任务词条进行自动合并,并标示出合并结果,存放与数据库内;
[0030]对岗位职责任务进行甄别,去除重复的内容后进入能力项合并分析阶段。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中,分析任务设置的具体方法为:
[0032]当选择优化分析类型时,选择完所有需要分析处理的能力项来源,系统自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将类似能力词条进行自动合并处理,直接进入分析能力项合并分析阶段。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力项合并单元、课程体系构建单元和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其中:所述能力项合并单元用于对能力项进行合并分析;所述课程体系构建单元用于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所述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用于对能力项进行排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项合并单元包括分析任务设置模块、能力项合并分析单元和分析结果查询模块,其中:所述分析任务设置模块用于创建能力项分析任务,设定分析类型,按需导入多源数据库,实现对分析任务的管理和开展合并操作;所述能力项合并分析模块用于不同分析类型下开展查重合并处理,通过词义融合、文本分词和术语发现算法智能甄别处理,和人工互动操作甄别处理,实现对岗位任务或能力项词条的合并处理;所述分析结果查询模块用于对能力项分析任务结果的查询,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合并后的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课程体系构建单元包括构建任务设置模块、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和构建结果查询模块,其中:所述构建任务设置模块用于课程体系构建任务创建,选择需要导入分析的数据库,实现对分析任务的管理和开展分析的操作入口;所述课程体系构建模块用于分析人员的邀请、配置,实现对分析方向的标签化设置和方向标签人员设置,并通过词义融合、文本分词、术语发现和基于关键词的文本生成算法,以及人工参与方式,实现对能力项开展标签化操作、对能力项开展目标化操作、对目标开展主题化操作、对主题开展课程化操作,同时实现数据比对分析,清晰现有能力标签和比对的数据库的匹配对应关系分析;所述构建结果查询模块用于对构建任务结果的查询,以不同的查询方式和展示形式清晰呈现出专业、专业群、课程、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能力项之间的关系,展示出不同课程与标签方向的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包含序化项目管理模块、能力项序化模块和序化结果查询模块,其中:所述序化项目管理模块用于序化项目创建,设定序化项目分析类型,按需导入多源数据库,实现对序化项目的管理和开展序化操作的入口;所述能力项序化模块用于对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的课程或岗位能力项的序化分析操作,以及能力项需要培养时长设计,通过以图形化形式开展能力项的排序、逻辑性梳理,或通过排版算法进行一键自动化整理;所述序化结果查询模块用于对序化结果的查询,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合并后的结果。5.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能力项合并单元中,通过分析任务设置,建立分析任务,明确分析类型;S2:在所述课程体系构建单元中,依照能力标签化、能力目标化、目标主题化和主题课程化的先后顺序,引导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的完成;S3:在所述能力项关系序化单元中,通过创立序化项目、选择序化类型和序化的数据源
库,实现对序化项目的创建,并对序化项目实现编辑或删除管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分析任务设置的具体方法为:当是对岗位开展分析时,选择相应岗位数据库,针对一个或多个岗位开展分析,选择所需数据库后,系统自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将类似职责任务词条进行自动合并,并标示出合并结果,存放与数据库内;对岗位职责任务进行甄别,去除重复的内容后进入能力项合并分析阶段。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分析任务设置的具体方法为:当选择优化分析类型时,选择完所有需要分析处理的能力项来源,系统自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将类似能力词条进行自动合并处理,直接进入分析能力项合并分析阶段。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能力标签化、能力目标化、目标主题化和主题课程化的具体方法为:在能力标签化时,采用互动模式,主持员邀请参与此构建工作的专家,以消息通知方式让专家登录并参与构建;主持员按照专业方向或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设计标签方向,并对标签进行专家匹配分工,不同标签采用不同的标识予以区分;不同标签的专家进入系统时会接收到所分配的工作任务;专家依据所分配的工作任务在能力词库中选择所需能力词条,或运用数据比对技术选择某个来源的能力库;运用关键词抽取和术语发现算法,进行数据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凯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