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54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光伏连接器包括公端插头和母端插头,所述公端插头和所述母端插头分别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该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拼合以围构形成容腔及均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公端插头和所述母端插头能够容置于所述容腔,所述第一线缆和所述第二线缆能够分别由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伸出所述保护盒;及密封材料,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时密封所述容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能够防护光伏连接器,以使光伏连接器能够长效地服役。长效地服役。长效地服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

技术介绍

[0002]在光伏电站中,需要使用光伏连接器将光伏组件连接起来构成具有设计输出功率的发电组件阵列,因此,光伏连接器是保障光伏电站高效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电器部件。
[0003]然而,由于光伏连接器在光伏电站中占的成本比重较低,前期电站建设时,光伏连接器引发的故障风险往往不受重视,后期却会成为电站运维的痛点。因光伏连接器失效而造成的运维成本包括发电量收益损失、备品备件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安全风险,这些运维成本最终都会影响电站的投资回报。
[0004]如图1所示,光伏连接器一般包括一公端插头10和一母端插头20,公端插头10和母端插头20分别连接第一线缆100和第二线缆200,以在二者插接相连接时,使第一线缆100和第二线缆200电连接。公端插头10和母端插头20的尾端一般还分别螺接有第一螺帽30和第二螺帽40,第一螺帽30和第二螺帽40与公端插头10和母端插头20螺接时能够抵压位于公端插头10和母端插头20尾端面的弹性密封件,以使公端插头10和母端插头20内的接线端子得以密封。
[0005]因连接器的适配性问题,公端插头10和母端插头20的壳体部分多数选用PPO(聚苯醚b)材质,然而,PPO存在苯环结构导致内应力大,遇到油脂和溶剂后短期内就会出现开裂情况。而户外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存在多样复杂性,常遇到公端插头10和母端插头20的壳体开裂问题,进而出现漏水等情况。
[0006]目前,产生上述问题后的解决方案是对光伏连接器进行剪断,并更换新的连接器,此方案需要组件切断电源进行操作,影响发电效率,同时因维修工操作存在差异性,在海外修理的费用较高。
[0007]因此,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该保护盒能够防护光伏连接器,以使光伏连接器能够长效地服役。
[0009]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所述光伏连接器包括公端插头和母端插头,所述公端插头和所述母端插头分别连接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所述保护盒包括:
[0011]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拼合以围构形成容腔及均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公端插头和所述母端插头能够容置于所述容腔,所述第一线缆和所述第二线缆能够分别由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伸出所述保护盒;及
[0012]密封材料,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时密封所述容腔。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材料包括:
[0014]第一密封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时填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拼合端面之间的间隙;及
[0015]第二密封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时填充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孔之间的间隙,以及填充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孔之间的间隙。
[0016]作为优选,所述光伏连接器还包括套置在所述第一线缆和所述第二线缆上的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所述第一螺帽和所述第二螺帽能够分别与所述公端插头和所述母端插头的端部螺接以固定所述第一线缆和所述第二线缆;所述密封材料包括:
[0017]第一密封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时填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拼合端面之间的间隙;及
[0018]第二密封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时填充所述第一螺帽与所述第一孔之间的间隙,以及填充所述第二螺帽与所述第二孔之间的间隙。
[0019]作为优选,两个环状的密封件分别粘接在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两个所述密封件粘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拼合端面上的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一密封部,两个所述密封件粘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孔壁的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二密封部;两个所述密封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时粘接相连。
[0020]作为优选,所述拼合端面、所述第一孔的孔壁和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相连通的容槽,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容槽内,所述密封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容槽的深度。
[0021]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件为NBR丁腈橡胶密封圈、SIL硅橡胶密封圈、PU聚氨脂橡胶密封圈、EPDM密封圈、丁基橡胶或PE闭孔泡棉双面胶。
[0022]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盒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被配置为导引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能够正对地拼合。
[0023]作为优选,所述导向部包括:
[0024]导向臂,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
[0025]导向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外一个,所述导向臂和所述导向孔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正对时插接相连。
[0026]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臂的末端设置有勾部,所述勾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合时与所述导向孔卡接,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保持于拼合状态。
[002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由PC、改性PPO或PA制成。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可于光伏电站建设时即安装在光伏连接器的外部,也可对服役中的光伏连接器进行改造加装,使光伏连接器的公端插头和母端插头部分与外界环境隔离,从而避免外界的油脂和溶剂接触公端插头和母端插头,也即能够避免公端插头和母端插头因接触外界的油脂和溶剂而导致的开裂问题,使光伏连接器能够适应室外各种复杂环境,得以长效、可靠地服役。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光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安装至光伏连接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图2的爆炸图。
[0033]图中:
[0034]10、公端插头;20、母端插头;30、第一螺帽;40、第二螺帽;
[0035]100、第一线缆;200、第二线缆;
[0036]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容腔;4、第一孔;5、第二孔;6、密封件;61、第一密封部;62、第二密封部;7、导向部;71、导向臂;72、导向孔;73、勾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所述光伏连接器包括公端插头(10)和母端插头(20),所述公端插头(10)和所述母端插头(20)分别连接第一线缆(100)和第二线缆(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能够拼合以围构形成容腔(3)及均与所述容腔(3)连通的第一孔(4)和第二孔(5),所述公端插头(10)和所述母端插头(20)能够容置于所述容腔(3),所述第一线缆(100)和所述第二线缆(200)能够分别由所述第一孔(4)和所述第二孔(5)伸出所述保护盒;及密封材料,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拼合时密封所述容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包括:第一密封部(61),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拼合时填充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拼合端面之间的间隙;及第二密封部(62),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拼合时填充所述第一线缆(100)与所述第一孔(4)之间的间隙,以及填充所述第二线缆(200)与所述第二孔(5)之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连接器还包括套置在所述第一线缆(100)和所述第二线缆(200)上的第一螺帽(30)和第二螺帽(40),所述第一螺帽(30)和所述第二螺帽(40)能够分别与所述公端插头(10)和所述母端插头(20)的端部螺接;所述密封材料包括:第一密封部(61),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拼合时填充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拼合端面之间的间隙;及第二密封部(62),能够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拼合时填充所述第一螺帽(30)与所述第一孔(4)之间的间隙,以及填充所述第二螺帽(40)与所述第二孔(5)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伏连接器的保护盒,其特征在于:两个环状的密封件(6)分别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琪权崔标王菊松陈洪野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