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52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子的引出线结构,所述定子包括绝缘定子骨架和卷绕设置在所述定子骨架上的多个绕组,其中,所述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定子骨架的中性点引出线和线束引出线组件,所述中性点引出线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进线端,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出线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定子的引出线结构的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多根线束引出线分流,进而对大电流进行分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压大电流电机接线处无法承受大的线电流的问题,电气安全性高。电气安全性高。电气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电机的引出线引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常规电机制造中,电机接线方式分为星型串联和星型并联,对较为特殊的电机场合,要求电机的输出扭矩大且运行电压低。为了保持电机效率做到最优化,优选采用星型并联双股并绕结构;同时为了保证电气安全性,绝缘结构采用可靠性更好的绝缘支架和端子座压接结构。然而,在这种结构的电机中,因为压接结构处的压接端子耐电流较低,电机接线处无法承受大的线电流,在线电流过大时容易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引出线引出结构,解决低压大电流电机接线处无法承受大的线电流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的引出线结构,所述定子包括绝缘定子骨架和卷绕设置在所述定子骨架上的多个绕组,其中,所述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定子骨架的中性点引出线和线束引出线组件,所述中性点引出线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进线端,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出线端。
[0005]可选的,所述多个绕组为间隔设置的绕组。
[0006]可选的,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采用左右出线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采用单边出线结构。
[0007]可选的,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采用多根线束引出线分流。
[0008]可选的,所述线束引出线包括编织线和相分流绝缘线。
[0009]可选的,所述相分流绝缘线直径为d,d的范围是0.9mm≤d≤1.05mm。
[0010]可选的,相分流绝缘线根数为n,所述编织线直径为D,所述相分流绝缘线直径为d,D和d的关系为1≤D/(d*n)≤2。
[0011]可选的,所述定子应用于9槽并联电机,所述电机具有9个所述绕组。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设有上述的定子的引出线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绝缘定子骨架设有中性点引出线和线束引出线组件,对线束引出线组件采用多根线束引出线,进而对大电流进行分流,解决低压大电流电机接线处无法承受大的线电流的问题。
[00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引出线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线束引出线结构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
中性点引出线
[0021]2ꢀꢀꢀꢀꢀꢀꢀꢀꢀꢀꢀꢀ
线束引出线组件
[0022]3ꢀꢀꢀꢀꢀꢀꢀꢀꢀꢀꢀꢀ
绕组的出线端
[0023]4ꢀꢀꢀꢀꢀꢀꢀꢀꢀꢀꢀꢀ
绕组的进线端
[0024]5ꢀꢀꢀꢀꢀꢀꢀꢀꢀꢀꢀꢀ
第一连接端子
[0025]6ꢀꢀꢀꢀꢀꢀꢀꢀꢀꢀꢀꢀ
第二连接端子
[0026]7ꢀꢀꢀꢀꢀꢀꢀꢀꢀꢀꢀꢀ
编织线
[0027]8ꢀꢀꢀꢀꢀꢀꢀꢀꢀꢀꢀꢀ
相分流绝缘线
[0028]9ꢀꢀꢀꢀꢀꢀꢀꢀꢀꢀꢀꢀ
压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专利技术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0030]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结构和部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
[003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包括一种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包括绝缘定子骨架和卷绕设置在所述定子骨架上的多个绕组。所述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定子骨架的中性点引出线1和线束引出线组件2,所述中性点引出线1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进线端4,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2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出线端3。
[0032]此处以9槽并联电机引出线接线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引出线结构包括三组中性点引出线1和一组线束引出线组件2。其中,所述中性点引出线1连接多个绕组的进线端4,所述多个绕组为彼此间隔设置的绕组。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2是每隔两个绕组的出线端3连接在一起(即连接每相电机定子绕组)。
[0033]线束引出线组件2的结构如图2所示,单一相引出线需要连接三个绕组,为了节省线束引出线的连接端子的使用,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端子5和第二连接端子6,所述第一连接端子5采用左右出线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6采用单边出线结构。此处以一低压大电流电机为例,运行时其绕组单相电流高达11~13A左右,其线电流高达33~39A,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结构,其电机接线处难以承受如此高的电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该实施例中采用两根引线进行分流,可以有效地保证电气安全。
[003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2采用多根线束引出线分流,具体地,线束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引出线包括编织线7和相分流绝缘线8。所述编织线7的数量和相分流绝缘线8的数量可以根
据需要选择。
[0035]对此特定的线束引出线结构,为了实现更好的分流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对所述编织线7和相分流绝缘线8的数量和尺寸关系进行了优化。具体地,相分流绝缘线8根数为n,所述编织线7直径为D,所述相分流绝缘线8直径为d,D和d的关系为1≤D/(d*n)≤2。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计所述编织线7和相分流绝缘线8的数量和尺寸关系,并且采用比较粗的编织线7,可以通过所述编织线7和所述相分流绝缘线8实现更好的分流效果。此处仅为一种优选的设计,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织线7和相分流绝缘线8的数量和尺寸关系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关系,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6]更进一步的,所述相分流绝缘线8直径为d,d的范围是0.9mm≤d≤1.05mm。此处d的数值范围仅为一种可选的数值范围,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d的数值也可以在其他范围内选择,而不以此处为限,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应用于9槽并联电机,所述电机具有9个所述绕组。在该实施例中,以9槽并联电机的定子引出线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机中,相关参数(例如分流线束的类型、数量和尺寸关系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的引出线结构,所述定子包括绝缘定子骨架和卷绕设置在所述定子骨架上的多个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绝缘定子骨架的中性点引出线和线束引出线组件,所述中性点引出线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进线端,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出线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绕组为间隔设置的绕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的引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采用左右出线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采用单边出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的引出线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引出线组件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双球王鲁谭志毅施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