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133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关于中药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G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中药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稳心颗粒是山东步长制药公司的核心大品种,该中药是由党参,黄精,三七,甘松等药材制备而成,但由于甘松的产地不同,其药材的品质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保证甘松药材原料的内在质量,我公司开展相关甘松质量标准研究。
[0003]甘松,本草鉴定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又名苦弥哆、甘松香、人参香、麝果、邦贝,在我国西藏地区是不可或缺的香料品种,在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具有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理气安神、疏肝解郁等功效,多用于治疗气郁胸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神经衰弱、癔病、失眠、易惊等症,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治疗脾胃病、心悸、胸腹痞满等。甘松是富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药材,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甘松有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缓解焦虑情绪、调节血糖代谢等作用,在临床用途愈加广泛。由于缺乏大规模的资源种植基地,甘松靠野生资源主供市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炉霍县、理塘县、稻城县等地的年产量较高。由于生长环境不一,甘松挥发性成分在含量上也有所差异。
[0004]目前,2020版中国药典对甘松的鉴别包括性状鉴别,薄层色谱法,鉴定方法较为单一。对甘松药材的含量测定,挥发性成分照通则2204测定本品含挥发性成分不得少于2.0%(m/g)。甘松活性成分“甘松新酮”,按照通则0512记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但由于现有技术针对甘松挥发性成分的鉴定方法,其专属性不强,且缺乏更高灵敏度仪器的应用。此外,也没有构建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难以系统性、多方面去控制中药材的质量。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面、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检测方法来鉴别甘松挥发性成分,并且构建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来定性和定量测定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有效成分,从而对甘松挥发性成分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GC

Orbitrap

MS,借助Orbitrap质谱仪的使用,该检测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优势。本专利技术还建立指纹图谱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较高的分离度,且共有峰的标定数量为19个共有峰,可对甘松药材内在质量进行整体评价。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⑴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甘松,加入蒸馏水,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收集乙酸乙酯层,干燥,定容,滤过,得供试品溶液样品;
[0008]⑵
、气相色谱条件:采用毛细管柱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50~270℃,进样量0.6~1.2μl,分流比30~5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80℃,以3~7℃
·
min
‑1速度升温至80~100℃,以30~50℃
·
min
‑1速度升温至130~140℃,保持4~6min;以8~12℃
·
min
‑1速度升温至170~180℃,保持8~10min;以6~8℃
·
min
‑1程序升温至240~260℃,保持10~20min;
[0009]⑶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60~80eV,离子源温度:270~290℃,溶剂延迟时间:2~3min,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检测范围m/z 50~550,得到甘松挥发性成分的GC

Q

Exactive Orbitrap MS总离子流图;
[0010]⑷
、成分鉴定:使用X Calibur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使用第一级质谱EI

MS与标称质谱库NIST MS Search 2、Mainlib、Chinese Pharma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甘松挥发性成分中的化学物质。
[0011]所述步骤(1)中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1~3h,优选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2h。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干燥为使用无水Na2SO4干燥。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2)气相色谱条件为:采用Thermo TG

WAXMS毛细管柱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60℃,进样量1μl,分流比4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70℃,以5
·
min
‑1速度升温至175℃,保持9min,以7℃
·
min
‑1程序升温至250℃,保持15min。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毛细管柱色谱柱的规格为0.25mm
×
30m
×
0.25μm。
[0015]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所述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⑴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甘松,加入蒸馏水,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收集乙酸乙酯层,干燥,定容,滤过,得供试品溶液样品;
[0017]⑵
、气相色谱条件为:毛细管柱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5~115℃,保持0.8~1.2min,以23~27℃
·
min
‑1,升温至123~127℃,保持4~6min;以4~6℃
·
min
‑1升温至125~135℃,保持2.5~3.5min;以28~32℃
·
min
‑1升温至180~190℃,保持6.5~7.5min;以23~27℃
·
min
‑1升温至205~215℃,保持1.5~2.5min;以13~17℃
·
min
‑1升温至240~260℃,保持4.5~5.5min,进样口温度为230~250℃,检测器温度240~260℃;分流进样,分流比14~16:1;
[0018]⑶
、共有峰的鉴定:将甘松挥发性成分供试品溶液检测后得到的气相色谱图导入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分析,以百分峰面积大于1.0的色谱峰作为筛选条件,共标定共有峰,通过检索GC

Q

Exactive Orbitrap MS相关质谱数据,鉴定共有峰成分;
[0019]⑷
、指纹图谱的建立:将共有峰峰面积数据进行标度化预处理后,采用曲线模拟的方法生成甘松挥发性成分共有模式的对照指纹图谱,从而建立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

气相色谱条件为:Thermo TG

WAXMS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初始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甘松,加入蒸馏水,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收集乙酸乙酯层,干燥,定容,滤过,得供试品溶液样品;

、气相色谱条件:采用毛细管柱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50~270℃,进样量0.6~1.2μl,分流比30~5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80℃,以3~7℃
·
min
‑1速度升温至80~100℃,以30~50℃
·
min
‑1速度升温至130~140℃,保持4~6min;以8~12℃
·
min
‑1速度升温至170~180℃,保持8~10min;以6~8℃
·
min
‑1程序升温至240~260℃,保持10~20min;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60~80eV,离子源温度:270~290℃,溶剂延迟时间:2~3min,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检测范围m/z 50~550,得到甘松挥发性成分的GC

Q

Exactive Orbitrap MS总离子流图;

、成分鉴定:使用X Calibur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使用第一级质谱EI

MS与标称质谱库NIST MS Search 2、Mainlib、Chinese Pharma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甘松挥发性成分中的化学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1~3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干燥为使用无水Na2SO4干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气相色谱条件为:采用Thermo TG

WAXMS毛细管柱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60℃,进样量1μl,分流比4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70℃,以5
·
min
‑1速度升温至175℃,保持9min,以7℃
·
min
‑1程序升温至250℃,保持15min。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毛细管柱色谱柱的规格为0.25mm
×
30m
×
0.25μm。7.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甘松,加入蒸馏水,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涛王明耿林永强任振丽林林黄桂福徐翔王爱杰林玉梅沈锡春刘士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